Android 11 Beta1正式發佈了,但同一天出現的一份非官方“適配名單”卻更加值得關注。
2020年6月11日,谷歌發佈了Android 11的首個公開測試版本(Beta1),這標誌着新系統的底層功能已經基本定型,日常使用的穩定性也已經達標。換句話説,也就是距離Android 11正式版的推送,以及各大廠商對新系統的升級適配,基本上也沒剩幾個月的時間了。
但是你能想到嗎,就在谷歌放出新系統“公測版”的當天,博主@數碼閒聊站 突然曝光稱,當前已經有包括OPPO Find X2系列、一加8系列、vivo iQOO3、小米10系列、Redmi K30 Pro系列在內五個品牌的多款機型,已經準備於本月內直接推送基於Android 11 Beta的測試版系統。
國內手機品牌第一時間跟進最新的Android測試版系統更新,這樣的事情放到三年前是絕對難以想象的,更不要説是一眾主流品牌“不約而同”的集體行為了。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如今他們會對Android版本如此“上心”呢?
能及時更新,這本身就是一種實力體現
為什麼手機廠商要給消費者及時且持續地提供系統更新?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三易生活其實很早就進行過論述。因為給老機型更新系統並提供持續的維護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往往會降低消費者的換機慾望,因此表面上來看,“系統更新”很像是一種“做慈善”的行為。
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能夠及時且持續維護已售出的產品、特別是一些已退市的老機型,這直接體現出不僅僅是廠商的“誠意”,更反映了其在產品開發與軟件適配方面的實力。説白了,系統更新表面上看雖然是門“賠錢生意”,但更新得及時、更新包提供得多,同樣也能帶來用户黏性與商譽。對於如今很多時候本就不完全靠賣硬件賺錢的手機企業來説,忠誠的用户可能要比頻繁換機帶來更多的長遠受益。
不僅如此,當我們再看一遍上文所述的“更新列表”,就不難發現,這些廠商均為實力雄厚的一線品牌。換句話説,給用户以最及時的頻率提供系統更新,他們技術上能夠做得到,財務上也“賠的起”。因此稱之為實力自證,可謂是恰如其分。
積極出海,也讓國產手機廠商學到了很多
當然,國內手機廠商並不可能是有一天突然開竅,意識到了消費者忠誠度與產品技術形象的重要性。促使他們開始重視系統更新的,很可能是別的現實原因,比如説來自海外消費者的強烈意見。
畢竟和國內與安卓生態相比,海外的智能手機產品因為可以直接使用谷歌服務,對於廠商來説適配新系統的工作量天生就要少上一截(不需要考慮本地化的情況下)。所以以往許多海外智能手機品牌,在國內與海外的系統更新頻率常常都呈現出“兩個世界”。
於是乎,當OPPO、vivo、一加、小米、redmi這些在國內做得風生水起的智能手機品牌,近幾年來紛紛出海擴張的時候,他們當然也會遭遇到海外用户對於“系統更新”的高要求。在這樣的“鍛鍊”下,有志於海外市場的國內廠商在系統更新這件事上越來越認真、越來越有效率,其實也從另一個角度説明了相應品牌在全球化方面的程度。
谷歌的“胡蘿蔔加大棒”的確很有效
手機廠商有了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支撐及時的系統更新服務,這些源自海外市場消費者的明確需求,也讓廠商開始重視“系統更新”對於產品和企業形象的重要性,而這些或許就是如今國內廠商對於系統更新變得積極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強烈動力,那就是來自谷歌的“鞭撻”與“援助”。
説“鞭撻”,谷歌當然沒法直接催促手機廠商更新系統,但他們已經通過自家應用商店的准入機制,強令所有Android APP都必須優先適配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統。要知道,包括淘寶、微信、QQ這些軟件,在谷歌商店Play Store裏當然也都是有上架的。這就意味着大家平時常用的應用,實際上一樣會因為谷歌的小心思導致只能支持最新版的Android系統,這就相當於變相“逼迫”手機廠商必須及時提供更新了。
而説“援助”,則是因為谷歌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推出了將系統應用內核與驅動程序分割開,能大幅簡化系統更新編譯難度的Project Treble技術。到了Android 11上,又加入了能有效減少系統更新所需時間,同時有效避免更新出錯的AB雙系統分區技術。如此一來,對於手機廠商來説,推出一個新版系統更新所需的成本大幅降低,而對於消費者來説,安裝一個新系統也不再需要漫長的重啓過程。這自然使得無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對於Android系統更新的積極性都大大增強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