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總喜歡趁着假期去周邊露營,在三兩結伴的情況下欣賞沒有光污染影響的璀璨星空。
當然,有些人沉醉於星星閃爍的美景,有些人卻在思考,這些閃爍的繁星除了會發光之外,有沒有別的用處。
露營看星星而此前,科學家就曾發現有百餘顆恆星“消失”了,整個過程非常詭異,因此他們懷疑是外星文明“偷走”了這些恆星,讓其為自己“貢獻能量”。
那麼,這些恆星真的消失了嗎?以上這種説法有科學依據嗎?
科學家發現恆星“神秘消失”
人類總是感嘆自己的壽命太短,還未好好體驗世間的一切就要迎來死亡,從而羨慕夜空中那些一直閃爍的星星,認為它們是“永恆”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閃爍的星空實際上,那些發光的恆星也會有死亡的時刻,比如咱們的太陽,它可能在幾十億年之後,就會從青壯年走向老年期,再經歷漫長的演化,最終走完自己的一生。
不過,恆星演化的週期至少都是以億年為單位的,所以按照人類的壽命和文明長度來看,想看到恆星死亡是不太可能的,更別説同時看到一百多顆恆星死亡了。
恆星的演化發現恆星消失的契機是上世紀中期,美國的天文學家對豺狼座的觀測和研究。
當時他們給那一片星空留下了照片,而到了幾十年之後,科學家再度為其拍照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不少恆星竟然已經消失了。
豺狼座2017年,有關於尋找消失恆星的項目“一個世紀的觀測期間消失和出現的源”正式啓動,通過比對過往的觀測數據,來尋找類似的失蹤恆星。最終的結果顯示,竟然有一百多顆恆星都神秘“消失”了。
至於消失的原因,目前並未得出結論。但按照咱們前文中所説的“恆星死亡”猜想的時間跨度來看,其消失應該與死亡沒有關係。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Beatriz Villarroel和西班牙的Instituto deAstrofísicade Canarias領導的一項相關新研究解釋説:“除非一顆恆星直接坍塌成一個黑洞,否則就沒有已知的物理過程可以消失。”
觀測中詭異消失的恆星當然除了認為恆星坍塌成黑洞之外,還有不少科學家認為恆星的消失應該與外星文明有關。認為消失的恆星應該是被高科技外星文明奴役了,正在它們的星系當中“發光發熱”。
外星文明的“戴森球”啓動了?
首先,咱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些戴森球到底是什麼。
在1959年時,美國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在自己的論文中提到,外星文明的先進程度可能比人類文明高得多,因此根據人類衡量文明等級的標準,外星文明應該有能力開發更多的恆星資源。
所以戴森球實際上就是一個將恆星包裹起來的巨大的人造結構,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將恆星的絕大多數能量利用起來,避免“浪費”。
弗里曼·戴森當然,這些年來,許多人對戴森球的結構提出了多種設想,有的認為包裹恆星的應該是密密麻麻的衞星,也有人認為可能是更高級的人造天體。
如果能夠將自己所處星系當中的恆星製造成戴森球,那麼科技必然會在這種影響下更進一步。
而當單顆恆星的能源已經滿足不了外星文明的需求時,它們就會“徵用”其他恆星。像在咱們觀測中離奇“消失”的那一百多顆恆星,可能就是被帶走的倒黴蛋。
戴森球的設想需要注意的是,科學家説的“消失”並不是完全不見,而是在短短几十年期間變得黯淡,甚至許多都已經淡到消失在了視野之內。
這種變化顯然是不符合規律的,所以才會有科學家稱它們可能是被“外星人的戴森球”拖去壓榨了,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弱。
赫羅圖中各個恆星的亮度不過對於這一點,該研究項目的科學家馬丁·洛佩斯·科雷多伊拉卻認為恆星消失與外星文明無關,因為從目前的觀測來看,並沒有發現附近有任何外星文明活動的跡象,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Beatriz Villarroel評論道:“發現一顆真正消失的恆星或一顆無處出現的恆星將是一項寶貴的發現,而且還將包括我們今天所知的新的天體物理學。正是這種我們不能很好解釋的現象,才在後來孕育出了許多偉大的理論和發現。”
附近並無外星人活動跡象綜上所述,目前是沒有科學依據能夠證明恆星的消失就是外星人的手筆。至於戴森球的想象,雖然某些方面確實符合,但是從根本上來説,還是沒有支柱性證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將恆星消失的現象與外星文明啓動戴森球相聯繫有些牽強的話,那麼科學家的另一個發現則更貼近“戴森球”,它就是恆星KIC 8462852的變化。
戴森球的多種“形態”恆星亮度驟降的發現
這顆名為KIC 8462852的恆星距離地球足足有1400光年,可以説非常遠了。但是由於它的光芒非常明顯,所以一直都是科學家關注的重點。
但是科學家卻在長期的觀察之中發現了這顆恆星有些與眾不同的特徵,原來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閃爍”,這種閃爍指的正是亮度的變化。
KIC 8462852按理來説,恆星的亮度出現變化,主要是因為圍繞其運動的行星導致的,但是再有影響,也不至於直接讓恆星的亮度下降20%。所以科學界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
運動的行星會影響恆星的亮度部分科學家認為這種詭異的閃爍,可能是因為附近充斥着大量的彗星碎片,是自然現象導致的。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恆星亮度驟降應該不是自然現象,而是“人為”所致,這個人自然就是外星文明瞭。
彗星後來為了將這顆遙遠恆星的基本情況搞清楚,SETI研究所使用艾倫望遠鏡陣對其進行觀測,然後並未得到任何窄帶或者寬帶信號。在這種情況下確定,這一位置附近應該沒有所謂的外星文明。
當然,想要徹底搞清楚KIC 8462852到底是為什麼會出現異常閃爍的現象,可能只能等咱們湊得更近才能得出了。而且,外星文明的“戴森球”是否真的與人類想象中的一模一樣,也並無定論。
相關的信號監測記錄對於尋找戴森球的問題,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到更小的天體上,因為建設戴森球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如果恆星過大,可能在未能建完之前,原材料就耗盡了。
戴森球應該選小型恆星“戴森球”可能出現在小型恆星上
雖然大家都知道個頭越大的恆星其發出的能量越多,像宇宙當中著名的巨無霸恆星盾牌座UY和斯蒂芬2-18如果能被戴森球包裹,那能量利用率應該會比太陽高出數倍。
但是“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因為想將恆星包裹起來,不僅需要足夠的距離,還要大量的材料。此前就有科學家做出推測,咱們想要在太陽附近製造出戴森球,就算拆了木星、火星都不夠,所需的建築材料數量超乎想象。
木星在這種情況下,將一些步入“暮年”的恆星改造為戴森球將會更加容易,比如白矮星。這種低質量恆星演化默契的產物,雖然密度高,但是體積卻很小。
質量與太陽類似的白矮星,體積應該和地球差不多。雖然它發光發熱的情況已經非常微弱了,但是施工程度比較容易,所以是“初級戴森球”的首選項。
這些研究人員計算了在白矮星的適居帶上建造1米厚的戴森球所需要的質量,結果大約為1023千克,比月球的質量略小。另外,研究人員計算表明,圍繞白矮星的戴森球可以產生類似地球上的重力。
白矮星所以,咱們在尋找戴森球的過程中應該將搜索範圍擴大,不要只關注一些質量較大的恆星,對於那些看似黯淡的小質量恆星也應該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