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競爭的時代,我們該教孩子什麼?

今天的知識,20年後還用得上嗎?和AI競爭的時代,我們該教孩子什麼,才能讓他在21世紀的世界中大顯身手?在新書《和爸媽一起學創新》《和爸媽一起學創業》的序言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給出了答案。他這樣寫道:“對一個國家而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後二三十年內,中國能不能成為科技和經濟強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廣大民眾的創新能力。

和AI競爭的時代,我們該教孩子什麼?

《和爸媽一起學創新》和《和爸媽一起學創業》

今年4月的一天中午,我收到塗子沛先生的一個電話,他高興地告訴我,他給孩子們寫的第一套童書《給孩子講人工智能》入選了第16屆文津獎推薦圖書。我知道文津獎是國家圖書館主辦並聯合全國圖書館界共同參與的大獎,代表了我國每年出版的公益性圖書的最高水平,真是百裏挑一,能評上這個獎很不容易。透過手機,我分享了他的興奮和快樂,對他筆耕不倦為新興信息技術佈道得到大眾認可表示祝賀。
塗先生近年出版了很多佳作,已經三次入選文津獎。他領銜的這兩本新書,《和爸媽一起學創新》和《和爸媽一起學創業》,有針對性地呼應了新時代的教育需求,為家長和孩子帶來了耳目一新的精神食糧。
對一個國家而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後二三十年內,中國能不能成為科技和經濟強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廣大民眾的創新能力。對一個人而言,創新是一種人格特徵。是否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是選拔一流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今天的科學研究也告訴了我們,創新能力不完全是天生的,可以後天培養。
通俗地講,所謂創新精神就是質疑批判的精神,探索求真的精神,開拓踐行的精神,持續超越的精神。擅長創新思維的人往往不滿足於現狀,不因循守舊,不循規蹈矩,不固步自封,不怕冒險,不怕挑戰,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豐富的想象力和廣泛的興趣。這些品質正是基礎教育應關注的重點,可惜目前的學校把人的大腦當成一個要填滿的容器。主要關心書本知識的灌注,很少關注創新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其實,人的大腦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教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點燃孩子們頭腦中的創新思維。
“技術創新”原本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時給出的定義是:“創新是發明的第一次商業化應用。”現在,創新的概念大大擴展了,已延伸到基礎研究的“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等各個領域。但創新的核心還是把新思想推向市場,因此“創新”和“創業”有密切關係,這也是為什麼作者要同時出版這兩本書的動機。這兩本書並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在嚴謹的理論指導下,層層深入,引導孩子逐步樹立創新創業的意識。未來創業的人可能是少數,但創業的精神許多崗位都需要。我們的社會需要很多專注細分市場的小而美的公司,不能用是否上市來衡量創業是否成功。
關於技術創新的大部頭著作不少,但把創新創業的大道理給孩子們講明白很不容易。這兩本新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前沿科技和創新創業領域的專家,有着豐富的專業知識、開闊的格局、前瞻的視角與深刻的洞見。更為難得的是,他們本身也是父親,因此在他們筆下,這些本來是講給成年人的創新創業理論,都變得富有童趣,通俗易懂。各種小故事穿插其中,再加上生動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一位耐心又博學的父親,面對孩子娓娓道來,讓人讀起來興味十足,收穫良多。
父母的燈下小語可以決定世界未來發展的方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任何説教都抵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這兩本書既是送給孩子的,也是送給家長的,希望家長首先轉換思維,擺脱不必要的教育焦慮,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鼓勵他們天馬行空去想象,自由地發展個性和潛力,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終身成長。
責編|翟巧紅     編輯|張素玲
來源|人民網,作者:李國傑 中國工程院院士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6 字。

轉載請註明: 和AI競爭的時代,我們該教孩子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