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生物醫療初創企業“金管家”
集投資、孵化、研發於一體,聚焦交叉學科——
當好生物醫療初創企業“金管家”
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結束了近5個月的試運行,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昇國際科學園內的巢生北京創新旗艦實驗室(Nest.Bio)(以下簡稱“巢生”)在今年4月正式投入運行。這是一家專注於生物醫藥早期前沿與創新技術項目孵化的投資性綜合平台,集投資、孵化、研發於一體,聚焦交叉學科,謀求首創。
當下,中關村科學城正想方設法網羅最前沿產業的創新者,擦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金字招牌”,為建黨百年獻禮。巢生聚焦的生物醫藥產業是一個重要方向。
“和互聯網初創項目不同,生命科學項目需要專業的場地、實驗室和器材,在起步之初投入就非常大。如果在創業初期,初創項目能夠擁有一個‘管家’來幫科學家們打點好各種瑣事,創業的第一步就會走得更快、更穩健。”巢生北京創新旗艦實驗室負責人周悦欣告訴記者。
走進巢生北京創新旗艦實驗室,這處由老廠房改造而來的辦公空間用挑高舒展的骨骼架構打造出敞亮利落的辦公環境。近3000平方米的空間中,共享實驗平台、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實驗室、成像平台等實驗平台齊備。既能為企業提供數百平方米的獨立實驗室,也有共享實驗平台向需要驗證科研想法的科學家開放。
與普通建築不同,創建實驗室需要百級到萬級的潔淨度空間,對建築的層高、承重等要求也更高。因為搭建了實驗室,巢生的投入也比普通孵化器高出許多。
“目前,北京實驗室已經有超過10家企業入駐。與普通投資機構比,我們在技術上的權重更高一些。”周悦欣説,巢生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風險投資和孵化機構,目標是找到革命性的生命科學技術,通過創新孵化模式轉化成為有影響力的生物技術公司。
“在其他地方辦公要辛苦地跟孵化器溝通需求,而巢生可以直接提出各種解決方案讓你選。”去年成立的北京益萊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是第一家入駐巢生實驗室的企業。公司聯合創始人程蔚告訴記者,巢生真的做到了拎包入住的標準。“不專業是做不出這種貼心服務的。”
瀏覽巢生核心團隊資料,不難發現,其核心成員多是科學家出身,擁有創業、投資、投行等多重經歷,既看得懂技術,又瞭解市場和整個商業環境。巢生不但瞭解實驗室的管理、運營,更清楚技術轉化和創業的需求與痛點。
程蔚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創新的生物製藥公司需要動輒幾百萬元的投入製備實驗儀器。巢生提供的組織細胞培養間節約了自建的巨大投入。在公共的實驗室空間,巢生購置了一些使用率較高的儀器,配備專門的實驗室管理員,提供技術諮詢服務。
作為巢生北京實驗室的合作方,中關村科學城也有自己的考量。“引入巢生是我們佈局生物醫藥建設的重要一步。”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廉告訴記者,硬科技的孵化必須配套相應的實驗室和中試平台。巢生團隊有醫藥投資孵化經驗,有國際化視野。“我們希望通過他們吸引更多最前沿產業方向的創新者在中關村科學城集聚,把這個產業變成海淀區的新標籤。”
巢生這樣的孵化器有多大吸引力?2020年11月底竣工的巢生北京創新旗艦實驗室早已高朋滿座。來自巢生的數據顯示,巢生的4個實驗室有超過50家企業入駐,實驗室平台平均入駐率均達到90%。有8家巢生孵化的企業完成了落地,累計完成22億元融資。巢生極度創新和有效轉化的商業邏輯得到了初步驗證。
“我們的核心優勢是與頂尖高校、科研院所有深入的合作,我們的團隊都是科學家,團隊+投資基金+技術等資源的整合,有更好的轉化與孵化能力。”周悦欣説,北京大量的科研院所為科研產出提供了創新源頭,對海外人才極具吸引力,而北京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方面獨樹一幟,清華、北航等高校的自動化系統都能應用於交叉學科研究。“這是北京的優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