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嘉賓
許仲梓委員(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包信和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李書福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毅 常河 張亞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高質量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也是創新成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當前經濟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抓手。
如何依靠科技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破“難點”、除“痛點”、通“堵點”,實現產業的跨越式升級?本刊特邀請三位分別來自地方黨政、科研院校和企業界的代表委員進行圓桌對話,發表真知灼見。
破“難點”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主持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順利開啓。如何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許仲梓: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容是實現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科技創新是實現三種變革的主要依靠。質量變革要求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要求顯著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將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實現這三種變革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江蘇省要堅持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之路,加快推動省內全域一體化,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國內大循環;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羣綜合承載能力,實現優勢互補、整體提升;提升重大載體平台的開放能級,積極主動地促進東亞“小循環”,融入國際大循環。
包信和:研究工作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和國家重大需求,根據自身特色找準主攻方向,發揮好高校、科研院所國家隊的作用。中國科大確定了“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總體方向。在人才創新方面,實施了“一流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行動綱領、研究生教育“德創”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同時全面參與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牽頭或參與建設了人工智能、能源研究院等,服務國家目標,對接國家戰略,呼應地方需求,為構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貢獻力量。
李書福:對於汽車行業來説,我們既要保持傳統核心能力的優勢,又要開創新的革命性優勢,比如人機交互、無人駕駛、中央計算、換電充電基礎設施等。我們正在全球範圍內尋求資源協同和規模化效應,不斷探索汽車上下游產業,打造未來汽車出行新業態,實現從汽車製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轉型。
除“痛點”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和引領創新能力
主持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如何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強化基礎研究對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持,解決制約發展的“卡脖子”之痛?
許仲梓:江蘇是製造業大省,也是科教強省,創新資源豐富,創新能力突出,在推進長三角創新一體化中應當而且能夠有所作為。要堅定不移走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路子,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在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上有所作為。這就需要把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作為重要突破口,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資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儘早取得突破。應該根據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分層次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拆除創新體制機制壁壘,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力爭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的重大技術難題,暢通“雙循環”、提升“話語權”。
包信和: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中國科大加強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佈局建設大科學裝置集羣,通過大裝置推動關鍵領域基礎性科學問題的突破。中國科大正在積極推進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多個“大國重器”立項建設,着力突破領域重大科學問題與關鍵核心技術。像芯片和航空發動機等“卡脖子”技術是多學科集成的系統工程,中國科大承擔了國家新增交叉學科論證工作任務。
李書福:堅持科技創新是我們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就汽車行業來説,政府牽頭遴選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機構和企業集中攻關,地方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和重點企業等加強協同。未來,我們在全球的研發投入還要繼續加大,在新能源科技、車聯網、智能駕駛、共享出行、車載芯片、低軌衞星等前沿技術領域不斷提升能力,積極構建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系統。
通“堵點”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
主持人:如何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一項項創新成果轉化成看得見的“生產力”?
許仲梓:成果轉化不只是原始成果,關鍵在後面的集成技術,更加需要系統研究。“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我們需要主動扛起責任擔當,加速科技成果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和核心優勢。一方面,要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加強地方高校院所和創新型企業與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的發展聯動,形成創新發展的非對稱性優勢。另一方面,要圍繞從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的創新全鏈條,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促進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主動提供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各項服務。
包信和:應用研究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堅持“需求牽引、應用導向”,着力從源頭上提升科技成果質量。應該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和產出的科研成果,形成校企聯動的創新模式。比如中國科大依託先進技術研究,構建“立足合肥、覆蓋安徽、輻射全國”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同時在量子科技、智能語音等領域提供高質量的源頭供給,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合肥打造“量子中心”“中國聲谷”。
李書福:創新能力建設的關鍵是教育體制改革,根本出路是教育競爭力的提升,只有通過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的產學研結合,才能培養出適合市場競爭的人才。未來,民營企業將更積極參與產學研用創新項目,把更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從大學和科研機構實驗室挖掘出來,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