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打開《頭號玩家》的正確方式! 這才是“史上第一個遊戲彩蛋”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科技

日前,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頭號玩家》在中國上映,成為本年度第一部超10億票房的進口大片。影片口碑可以用“炸裂”形容,VR(虛擬現實)世界裏一波波流行文化的“回憶殺”讓年輕觀眾們重温青春記憶,再度熱血沸騰。

《頭號玩家》開篇於2045年的未來,“在這個時代,現實生活糟心得讓人想逃離”。遊戲天才哈利迪開發出的VR遊戲“綠洲”讓人逃避現實的荒漠。哈迪利去世前在遊戲中隱藏了彩蛋,找到的人將接手“綠洲”世界的控制權,繼承市值超5000億的公司。主人公韋德·沃茲闖入最後一關,擺在他面前的是台懷舊的雅達利遊戲機Atari2600,他需要通關設置了“史上第一個遊戲彩蛋”的《魔幻冒險》,方能贏得勝利。


這款遊戲並非虛構,1979年,雅達利公司發佈的《魔幻冒險》遊戲,由沃倫·羅賓尼特開發。當時的程序員沒有署名權,沃倫不滿老闆的專斷,在遊戲中設置了顯示姓名的彩蛋。諾蘭·布什內爾創辦的雅達利是世界第一家電腦遊戲機廠商。1972年,原為硅谷電子工程師的諾蘭製造出“乒乓球”PONG投幣式街機。遊戲機一舉成功,開啓了電腦遊戲時代。

年僅25歲的諾蘭給公司取名“雅達利”Atari源於玩日本象棋時的斷喝——“將軍!”20世紀70年代末,諾蘭推出了連接電視的新型家用遊戲機Atari2600。這種插卡式機本身的利潤不高,靠銷售遊戲卡帶盈利。可惜好景不長,卡帶滯銷,雅達利被諾蘭賣給了華納公司,從此幾易其主,每況愈下。


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對電腦遊戲的興趣退潮了。1982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外星人E.T.》熱映,雅達利孤注一擲買下了版權。電影改編出的遊戲過於糟爛而遇冷,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從1982年聖誕節開始,整個美國電腦遊戲業崩潰了,此後任天堂、索尼和世嘉等日本公司佔領了美國市場。

美國《時代》雜誌曾破天荒地把電腦推舉為1982年“年度人物”。封面上,人類一籌莫展地對着台計算機。計算機技術在電子遊戲領域一展身手後,又進入了電影。這一年,與《外星人E.T.》先後上映的《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是史上第一部計算機虛擬現實“賽博空間”電影,VR的概念在銀幕上正式產生。


《電子世界爭霸戰》由史蒂文·利斯伯吉爾執導,傑夫·布里吉斯主演。講述了自由不羈的程序員凱文·弗林設計的遊戲被英康公司高管據為己有,他到公司計算機“主控制程序”(MCP)中拿回遊戲源代碼。沒想到被“物質分解激光”射中,數字化的他進入了計算機世界。原為象棋程序的MCP已進化為獨立智能,還反過來要挾使用者,這個程序暴君奴役、玩弄、吸收其他程序。弗林聯合安全程序“創”(Tron)等程序人夥伴抗擊MCP,為數字世界的自由而戰。取得勝利後,弗林返回現實世界成為英康的老闆。

電影的諸多靈感都來自於雅達利公司,程序人比拼的“光盤大戰”就是“乒乓球”遊戲的翻版。影片的特效還很原始,像是未渲染之前的電腦建模。角色身穿熒光條緊身衣,騎着電光機車疾馳等特效場面帶有晶體管和電路盤的硬件質感,“賽博空間”距離擬真的VR還很遠。但本片是第一部將計算機動畫(CG)與真人結合的電影,開創了CG特效電影的新紀元。


影片中,在現實中反抗大公司專制的程序員進入“賽博空間”,那裏卻並非期望中完美、純淨、自由的理想國度,而是惡化為“敵託邦”,還有為禍現實的危險。程序進化為人工智能,它們有好有壞。英雄要反抗現實和虛擬空間的雙重霸權,戰勝邪惡的人工智能,為兩個世界帶來秩序與和平,讓計算機與人類的關係恢復正常。這些主題在日後的VR題材電影中一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