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廣網】;
央廣網3月31日消息 繼輕鬆互助、水滴互助宣佈關停互助計劃後,近日悟空互助社也發佈了關停公告,加上更早之前關停的燈火互助和美團互助,一時間互助行業備受關注。不過,很少有人深入分析各家的關停方案,其實仔細對比一下,還是能夠看出各家平台不同的行事風格。
其中,燈火互助因為參與人數少於50萬宣佈關停,也就是説燈火互助就沒有運營起來,沒有對比的價值。悟空互助雖然運營了兩年,但會員規模小,獲得互助金的會員共計只有5人,與美團互助、輕鬆互助、水滴互助不具備可比性。
美團互助:背靠大樹,財大氣粗
美團互助關停的原因是“業務調整,聚焦主業發展”。成立於2010年3月的美團經過11年的發展,已經是中國僅次於騰訊、阿里的第三大互聯網公司,網絡互助對於美團來説,的確只是個非常小,而且與主營業務關聯性不大的業務。
在關停之前,美團互助共分攤了18期互助金,參與分攤的會員數量超過1500萬,獲得互助的會員人數為384人。美團互助並沒有公佈累計分攤了多少互助金,按照平均一個用户獲得9萬元的互助金來估算,估計在3400萬左右。
2020年,整個美團的營收為1148億元,有雄厚財力作為支撐,美團互助在關停時也表現得財大氣粗:全額返還往期分攤費用,也就是説這384位互助會員獲得的互助金,均由美團互助來承擔。
此外,在美團互助關停前的患病會員,自確診日起180天內還可以繼續申請互助,由美團互助承擔合理賠付。由於美團互助成立時間較短,後續的賠付總金額預計在千萬級別。也就是説,美團互助為關停而付出的總成本接近5000萬元。
輕鬆互助:精打細算 給自己留足解釋空間
輕鬆互助在公告中並未提及關停原因,在後續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擁抱監管、合規發展等原因。由於輕鬆集團的業務規模不能與美團相比,在制定互助關停方案時也就比較精打細算,給自己留足瞭解釋空間。
對於關停前仍在互助保障中的會員,輕鬆互助只保留了這些會員的所謂健康服務權益,沒有給會員提供商業健康險或者其他延續保障的方案,該項基本沒有付出成本。
而對於關停前符合互助條件的會員,和美團、水滴不同,輕鬆互助將核定合理的互助金額進行最後一次均攤。也就是説,會員賬户裏的餘額,還要進行最後一次均攤後才能退款,至於何時進行最後一次均攤,以及如何核定“合理”的互助金額,輕鬆互助並未明確説明,留足了空間。但這樣輕鬆就相應減少了數百萬甚至千萬的支出。
此外,輕鬆互助後續只接受3月31日之前提交大病救助申請的會員,距離關停之日起只有7天。與美團互助和水滴互助提供合理賠付不同,輕鬆互助提供的是合理“救助”,究竟是按照互助規則提供幫助,還是將會員引導到輕鬆籌向社會公眾求助,未來還有待觀察。
水滴互助:聚焦保險不惜血本
水滴互助關停的原因是服務模式升級,進一步聚焦保險業務。雖然終止了互助計劃,水滴互助通過贈送商業健康險的方式延續了互助會員的保障,最高50萬元保額,比互助金上限30萬元還有一定提升。
水滴互助提供給會員的“水滴健康保”,免等待期,保障期限一年,保障範圍與之前的互助計劃差不多。一位保險精算師估算,這樣一款醫療險產品,成本價大概在50-80元之間。
在關停之前,水滴互助約有1200萬會員,如果所有的互助會員都領取了平台付費的水滴健康保,水滴互助為此承擔的保費頗為不菲,而對於關停前確診大病的互助會員,水滴互助和美團互助的規則一樣,預計後續的賠付總金額也會超過數千萬。
水滴互助沒有像美團互助那樣,全額返還往期分攤費用,僅把會員的餘額全部退回。不過,水滴互助向互助會員贈送保險,實際付出的成本要遠遠高於美團互助,為了此次“升級”可謂不惜血本。
網絡互助為何紛紛關停並轉?
網絡互助基於“一人得病,眾人均攤”的模式,符合中國老百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傳統理念,又藉助了互聯網的社交效應和傳播效應,所以贏得了年輕用户和中低收入羣體的歡迎。
但隨着網絡互助的發展,一些弊端也逐漸顯現,比如逆選擇風險,分攤費用上漲等等,加上理賠產生的各種糾紛被媒體報道,公眾對於網絡互助的好感度也有所折損。
除了本身的弊端之外,網絡互助平台的收入全靠8%管理費,減去調查費用和運營成本,是個很難盈利業務。網絡互助只有與保險結合發展,將互助用户逐漸將轉化成購買保險的用户,通過保險的收入來補貼網絡互助,才能實現可持續運營。
如今,各家網絡互助平台的新會員增長基本停滯,行業老大相互寶的會員規模都出現了下降,加上監管政策遲遲未明確,網絡互助主動選擇關停並轉,可以説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