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五月底六月初的高光是屬於vivo的。
五月底,IDC發佈的數據,vivo在2020年一季度首次登上了印尼手機銷量第一的位置,在去年下半年做了兩季度第二後成功登頂。
接着就是6月1日,vivo發佈了vivo X50系列手機,介紹上説,這是“設計驅動戰略下的第一款產品”,主打“雅緻設計”的概念。
最引人注目的,是X50 Pro 所搭載的“微雲台”技術,這意味着手機拍攝抖動、糊片的問題得到了進一步解決,甚至穩定器已經開始變得多餘了。
“打敗相機的是手機”
有一個説法是,沒人能想到打敗泡麪的是外賣,就像打敗相機的是手機一樣。
雖然這個話太過於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從攝像頭成為手機必備硬件以來,就一直是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2000年,夏普發佈了首款內置11萬像素CCD攝像頭,雖然這款產品不算成功,但確實給手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兩年後,諾基亞發佈了第一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7650,手機攝像技術正式開始普及,拍照手機開始流行。手機從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開始逐漸取代卡片機、微單,甚至已經有了媲美單反的成績。
從雙攝、三攝都四攝,攝像頭越來越多,手機拍照越來越強大,現在大家看滾筒洗衣機和浴霸都覺得可愛了。
小米10 1億像素拍地球這波照片是真的震撼
手機廠商們在手機拍攝像素的問題上已經交出了一個優秀的答案了——1億像素,一般人真的用不到。不過,手機既然作為絕大多數人的首選且唯一的拍照工具,各大廠商們在解決、完善各個細節問題的道路上依然道阻且長。
根據艾媒諮詢調查數據,2019年Vlog用户規模已經達到2.49億人,和上菜了手機先吃一樣,拍攝Vlog記錄生活成了新的生活方式。並不是每一個拍攝Volg的用户都會準備單反、三腳架等專業設備,他們最常用的還是手機。
所以,vivo X50的“微雲台”可以説是在用户使用手機拍照時,在擺脱三腳架、雲台、穩定器等硬件設備加持上邁出的一大步。
不只記錄生活的年輕人需要,防抖功能對於老年人來説更實用,大媽們想拍個和老姐妹們跳舞的小視頻,可不願意發個糊片到朋友圈裏。
“不再有純粹的手機公司”
如果有人記得,第一個把全面屏照進現實的手機廠商也是vivo。在搞技術這方面,vivo是真的很難打。
不過,相比於友商,vivo明顯是那個有些單調的好學生——華為和小米已經明確要進軍汽車圈,兄弟OPPO也蠢蠢欲動,“未來不會再有純粹的手機公司”就是OPPO的CEO陳明永在去年未來科技大會上的講話,而親兄弟vivo還在堅持在5G初始階段,手機依然是最好的終端形態。
當然,這也不耽誤各大廠商在周邊領域持續發力,一邊升級技術,尋找更多的可能性,一邊激烈爭奪5G時代的手機市場。
不過根據一季度的數據,目前在這場爭奪中,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根據Gartner的數據,受到黑天鵝的影響,一季度智能手機行業銷量下降了20%。除了小米一枝獨秀還漲了,蘋果因為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相對較小導致跌幅較小之外,大家的成績都不怎麼好看,vivo更是直接跌出了前五,被歸在“其他”裏了。
正趕上發力5G的關鍵時期,各大廠商壓力不可謂不大。大家都知道,5G時代的到來必將帶來一波市場紅利,知名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曾預計:到2025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將突破15億。
但,哪怕現在已經是身居前五的手機品牌也分毫不敢放鬆,手機市場的競爭向來殘酷又激烈,就像你在高數課上一個走神就再也聽不懂老師在説什麼了一樣。
比如在2015年以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還有很多品牌,哪怕是小眾品牌也能憑着用户的支持活下來;但2015年市場就迎來了令人猝不及防的快速分化,只剩現在這幾家挺過來了。
分化的原因其實不難捉摸。在市場大環境上,智能手機已經不是奢侈品或潮品,作為生活必需品,手機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成為最受關注的部分,小眾品牌之前靠理念、情懷等吸引來的粉絲終究會敗在使用細節不舒適、技術升級沒跟上等問題。
同時,渠道過硬、關注下沉市場的OV崛起,現在沒什麼人提“廠妹機”這個詞了,但當年藍綠兩廠確實憑着過人的營銷策略站穩了腳跟。
現在,市佔率前幾的大佬們要爭奪5G市場的蛋糕,在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連續兩年下滑的背景之下,尤為艱難。
“過冬的辦法是賣產品”
復產復工以來,鮮姐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年發售的新手機也太多了吧?
從2月13日,雷軍帶着口罩在線上發佈會發佈了小米10這個十週年夢幻之作開始,各大廠商推新的速度就沒給人多少喘息的時間。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月發佈的《2020年4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20年4月,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48款,同比增長了14.3%;1-4月,上市新機型累計137款,同比下降18.0%。
圖片來自中國信通院
下降的18.0%主要是因為2月3月的停擺,其中2月上市新機型同比下降 61%。即使這樣,平均每個月也有超過34款新機上市。
看到這個數據,真想把“心疼手機測評博主”打到公屏上,想想這也意味着他們恰飯的機會更多,還是算了。
餘承東曾説,“過冬的唯一方式就是多賣華為的產品。”這句話現在也適用,今年的“機海戰術”讓人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雷總帶動的除了各廠出新,還有上調的定價。
從小米10野心勃勃地定價3999起衝擊高端市場開始,各個品牌的5G手機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調,“5G手機買不起”是消費者們常説的話。
誠然,由於技術和規格的升級,手機的成本確實上漲,但擴大單品利潤率的訴求也客觀存在。手機漲價後,品牌們又開始搞分期免息來吸引消費。在已經到來的618大促中,很多產品之前漲起來的價格又落了回去,經過限時優惠和折價券疊加,實際銷售價格和去年同時期產品已經差不多了。
甚至連蘋果也走下了神壇開始搞優惠大促,雖然蘋果還沒出5G手機。
除了手機,各個廠商還在發力其他領域。上面提到了華為小米對汽車蠢蠢欲動,最近頻繁露出的佈局6G的消息等算是“慢錢”,“快錢”大多來自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
智能手環和手錶、真無線耳機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必需品,小米“百貨公司”越做越好,雖然我們都知道,商家夢想中的“報復性消費”很可能不會來了,但各大廠牌較勁似的出新品、打價格戰,消費者還是能獲益的。
有專業人士認為,手機市場格局正經歷着歷史性轉折,即蘋果主導變革的時代即將過去。
國產手機品牌們之前為5G種下的種子雖然沒有秒變參天大樹,但它垂下的綠蔭確實越來越大,越來越枝繁葉茂。
5G技術並不是國產某一家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但關於5G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是市場共同的機會。Gartner的報告中指出,全球市場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隨着5G紅利而出現復甦。
國產手機公司都在謀求轉型,探尋更多的可能性,同時研發能傍身的“黑科技”。他們不敢放過市場上一絲一毫的動向,畢竟一個閃神,迎來的就是或輝煌或失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