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6700萬年的獨葉草,民間傳言其為“神藥”,如今已成瀕危植物
根據《四川在線》6月13日的報道,在我國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科學家們發現了數萬株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珍稀的獨葉草,規模之大在國內也是非常罕見的。科研人員表示,多年來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讓原本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的獨葉草數量鋭減,一些獨葉草產區已經有100多年沒有發現過它的身影了。
什麼是獨葉草?
它們是一種曾經在雲南、四川、陝西、甘肅地區廣泛分佈的,最早出現於白堊紀晚期的草本植物,它們的根莖細長,上面長着心形的葉片,是我國特有的植物。最早科學家們發現它,還是在1914年,當時的發現地點是在雲南的德欽。
從獨葉草的分佈地區我們可以看出,它主要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區,一般是在海拔2500米-2900米之間,它們對於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而在民間人們還曾經將它視作可以調理身體的珍貴草藥,在很多武俠小説中都有對獨葉草的記載。因此,人為因素加上環境惡化,便讓獨葉草一步步地走向瀕危。
科學家是如何在四川發現獨葉草的?
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科學家們在調查中獲取到了獨葉草極有可能在四姑娘山附近存在的信息,之後,通過獨葉草的棲息地環境要求,判斷位於四姑娘山附近的達古冰川上是最適合獨葉草生長繁殖的地點,於是便對這裏重點展開調查。
最終,在6月12日,終於發現了獨葉草的身影,而且分佈點竟然多達8個,分成2個大的片區,逐步估算數量上應該在8萬-12萬株之間。考慮到達古冰川這裏擁有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而且氣候環境上也都非常適合遠古植物生存,所以,下一步科學家們也準備繼續在這裏展開搜索,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奇蹟。
人類對獨葉草都做過什麼?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獨葉草的瀕危和人類脱離不了關係,原因很簡單,無論是棲息地的退化還是數量的減少,都有人類活動因素在裏面。根據資料顯示,原本獨葉草在我國山區是很常見的,後來人們在聽説了它的價值之後,便開始對它進行大規模的挖掘,沒過多久它的數量就越來越少,之後就鮮少在野外可以發現它們了。
同時,自從在1914年首次被科學家發現後,作為遠古植物中為數不多的“活化石”,中外科學家也都蜂擁而至對它進行研究,這也讓它們的生存繁育受到了打擾,此前還有對它們進行低海拔培育種植的,不過也都失敗了。
獨葉草的研究價值有哪些?
獨葉草的葉脈是二分叉脈序結構,這在現存的2000多種毛茛科植物中是唯一的,這種脈序結構也是最原始的植物結構,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研究地球上植物的演化情況,而通過對獨葉草的研究,則可以瞭解到原始植物的形態和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此外,因為獨葉草被稱作“天然指示器”,發現它們的地方也意味着當地的生態環境是非常良好的,特別是我國川西高原自然保護區一帶,這也是對於人類近年來展開自然環境保護工作的認可,非常令人欣喜。
參考消息
《四川在線》6月13日文章《規模全國罕見!驚現四姑娘山後,數萬株一級瀕危珍稀植物獨葉草再次現身達古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