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1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下簡稱:2020 WAIC)雲端峯會以“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為主題,在上海召開。
7月11日,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與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GAIAA)成功舉辦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傳承與發展”特色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美國國家工程院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等中外院士與20多位AI學術界和產業界資深學者和青年科學家以線下或連線的方式雲端共話AI發展熱點議題。
在由氪信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明傑主持的“#後浪發問#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傳承及未來發展”高端對談上,高文和沈向洋兩位“前浪”回答了上海交通大學張婭教授、盧策吾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林達華、思謀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沈小勇、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俞揚教授等六位青年AI科學家、AI頭部企業創始人代表“AI後浪”們提出的問題。
《後浪發問》論壇現場圖
圓桌對話探討問題包括國產替代、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等議題,36氪將其進行了整理。
以下是問答內容精選:張婭:將來是否出現某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以後,AI就自動產生AI了,AI從業者被替換掉了。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AI從業者應該怎麼應對?沈向洋:第一,大家對人工智能最近的快速發展,有一種恐懼感,這是完全可以被理解。
事實上,人工智能和以前的技術不一樣,人類的幾千年來的工具都是體力的延伸,而現在人工智能慢慢在做腦力的延伸。
但是取代工作這件事情,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出現。有一些工種被取代掉,我覺得是完全有可能的。最近大家談論最多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 Process of Automation),就取代了部分低級的工作。
接下來,最要關注的是有些什麼新的機會。我想特別強調一點是,今天AI並沒有那麼的強,真正的認知這件事情是沒有真正強大到這樣的地步。所以不只要看什麼樣的工作會被取代掉,還要看哪些新的工作會產生出來。
高文:重複性的工作有可能會被取代掉,越簡單的被取代的時間越早,越複雜的,取代的可能會晚一點。但是非重複性的創造性的工作,我覺得大概取代不了。
一方面,現在我們對人的大腦到底怎麼工作確實知道的特別少。即使有一天全都知道了,我認為把它模型化也沒那麼容易。
把自己的本事訓練好了,多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大概就不會有這個臨界點。
沈小勇:下一站AI的主戰場會是在哪裏?學術和產業界要做哪些準備?沈向洋:人工智能到最後真正給人類帶來實實在在看到的東西,實際上還是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新的交互。
人與人之間交互,出現了語言。人與計算機交互,出現了計算機語言。
到現在,人和AI之間也有了交互。我相信在未來,AI的數量會遠遠超過人類的總數。另外一個角度,實際上我一直在思考,人和未來的交互是通過硬件實現的。
最近我的很多國內朋友,都在討論未來智能汽車問題。埃隆·馬斯克也説了,號稱L5很快就會實現。除了智能汽車以外,我自己最喜歡的交互是智能眼鏡。
高文:如果下一個可能比較大的突破,我認為應該是在認知這個層面上。即語言層面溝通交流、互動可能會有比較大的突破。 現在人工智能應用較為得心應手的大多數是在圖像、視頻、語音等感知層面,在認知的水平還略微弱一點。
俞揚:從“國產替代”到“國產領先”,應該如何保持獨立判斷,爭取周圍資源的支持?高文:現在很多人比較願意説國產替代,或者説填補空白,我倒不認為這個東西很有必要。但是要做這件事,有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我能做得比你便宜”;第二個境界——“我能做得比你好”;第三個境界——“我能做到別人沒做到的東西”。
可能到現在為止,中國人最擅長的是我能做得比你便宜,這也就是問題所説的國產替代。現在因為是很多卡脖子,便宜不便宜咱先不管,先解決有無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很短的過程。從長期來看,這種命題並不常見。
第二個境界是同樣的東西,我的質量比你好,現在我們有些領域已經是這樣,但並不是所有領域。我比較鼓勵現在的“後浪”們要定位在“我能做得比你好”,“比你便宜”這是前浪做的事。而在國內做“你沒有的東西”,還比較缺乏環境、訓練。我想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會做到,也希望後浪們能大膽嘗試。
沈向洋:從空間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以前已經有的東西,實際上你是已知這樣一個空間。當你到了前面,超越別人以後,你看到是null space(零空間),零空間無窮大,可探索的方位增多,失敗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也許以前我們前浪因為種種原因,可能太過謹慎,以前條件不夠,基礎也不夠好,到你們現在這一輩,大家應該更加膽子大一點,敢於探索。我是覺得你們生在非常好的時代,今天人工智能在中國有這樣好的環境,大家應該下定決心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
林達華:如何看待這種對於資源投入極大依賴的AI發展模式?對於很多後浪來説,那麼多資源,如何來定位自己的工作,如何做出有價值的創新?高文:繞道走是一個選擇,即不一定要花大的價錢去訓練,而去找到其他解決的辦法。但實際上,現在有開源平台,公司能獲得一些很好的對創新探索的資助,可以想辦法獲取這種資源。還有一些很多國家支持的研究單位,如果能進入那個項目裏,那麼獲取資源也不需要花多大的代價。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有本事的人一定不要繞道走。而對於有一些拿不到的資源,就退而求其次,有多大本事幹多大的事嘛。
第二個建議是跟隨算力發展水平走,從長遠來説,慢慢往越來越低成本的方案走。
沈向洋:實際上,現在大家都是硬是靠這樣砸錢進去,砸算力進去,才有這麼多的數據,這麼多複雜的模型。現在大模型是有道理的,我覺得,如果能夠負擔得起應該用這樣的工具,但一定要想,不僅僅是訓練這樣一個端到端的模型,應該想接下來自己覺得5-10年最重要的方向是混合模型,是Neural類模型和symbolic模型怎麼結合。
另外,如果做學問,太多人在某一個領域,你就不應該衝到那裏去。應該再重新思考一下,到底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是在哪裏。
相關拓展:
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由氪信CEO朱明傑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盧策吾牽頭髮起。聯盟由上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清揭牌,中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潘雲鶴、英美兩國工程院院士沈向洋擔任委員會主席。聯盟旨在搭建人工智能人才交流平台,通過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產研對接,縮短人才到成功的距離,助力中國人工智能學術和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