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變慢,不是 5G 的「鍋」,至少不全是。
最近 4G 的網絡體驗越來越不盡如人意了。
某個時段、某個地點,時常會出現網頁打開困難的情況,彷彿一夜之間回到了 2G、3G 的「龜速」網上衝浪年代。只要經常留意就會發現,很多不同城市的網友,甚至自己身邊的電信用户都有此類狀況發生,比如,上網看視頻、玩遊戲出現明顯卡頓,明明信號滿格,卻打不開網頁...... 用户可以很直觀地切身感受到 4G 網速體驗大不如以前了。
在 5G 商用一年多,5G 網絡建設全面鋪開的情況下,網絡體驗不僅沒有變快,反而背道而馳,出現了明顯倒退。這種狀況的的確確發生了,並且是大面積用户的使用感受。讓普通消費者感到費解,不明所以。
其實,早在 2019 年 6 月,5G 正式商用之後,就有用户感覺到 4G 網絡變慢了。當時有不少網友認為是運營商為推廣 5G 網絡,對 4G 網絡進行限速,從而導致 4G 網絡變慢。
隨後這個猜測被運營商否認,不同運營商表達了幾乎相同的觀點,即運營商不僅沒有對 4G 限速,未來反而將持續提升 4G 網速,同時,工信部方面也未下達關於降低或限制用户 4G 網絡速率的通知。
一方面,用户一側明顯感受到 4G 網絡變慢了,堅持認為運營商對 4G 網絡做了手腳;一方面,運營商一側則否認對 4G 網絡下載速率進行了人為改動,相反 4G 網絡仍在持續優化。雙方各執一詞,運營商説辭也難以解釋的讓人信服,4G 網絡到底是真的變慢了,還是用户的錯覺,成為了一場「懸案」。4G 網絡變慢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4G 變慢的「苦衷」目前,國內尚未有權威機構統計網絡速率。不過根據第三方測速平台測速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 Q2 較上一季度,三大運營商 4G 網絡平均下載網速有所增長。
而來自國內某省運營商提供的數據也顯示,2020 年 5 月至 7 月,全國運營商 4G 網絡下載、上傳速率儘管有波動,但基本維持在較為穩固的水平線之上。
所以,在 4G 網速變慢的根本原因或許不在於運營商對 4G 網絡進行了限速。
今年年初,在輿論不斷髮酵下,工信部首次承認國內個別區域、某些時段可能存在 4G 網速下降的情況。不過,工信部認為國內 4G 網速整體保持穩定,出現 4G 網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G 用户流量增長和網絡支撐能力提升不完全匹配。
通俗來講,就是 4G 用户流量需求增長太快,現有 4G 網絡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支撐起迅速增長的用户需求。據工信部披露的 2020 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全國移動電話 4G 用户數達 12.83 億户,同比增長 4.2%。人們對數據流量的需求日益提高,手機上網流量同比增長 30.4%,僅 6 月用户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就達 10.14GB/户,同比增長 29.3%。
4G 用户數量,以及每個用户的移動數據使用量都增加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4G 網絡就像一條高速公路,之前這條公路上跑了 100 輛汽車,現在不僅車輛的數量增加了,車輛的體積也變大了,自然容易造成公路交通堵塞。就像平時在大型體育館、音樂會、購物中心等人多密集的地區,網絡質量通常不好,有時候甚至不能上網。
不過,把所有原因歸結於用户流量需求增長過盛的解釋,乍一聽很有道理,實際不然。4G 網絡明顯變慢,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
電信分析師黃海峯告訴極客公園(ID:geekpark),「運營商目前都在積極投資 5G,對 4G 投資減少或停止,但 4G 用户流量還在增長,導致 4G 體驗變差。就如同一條公路車輛一直在增加,道路運營者也一直在擴建,但突然要花錢去建設另一個高速路,所以就停止了舊道路建設。但車輛一直在增加,新路還沒建好(可能需要好幾年),這就必然讓司機感到擁堵。」
黃海峯進一步説,以前也有 4G 網速變慢的情況,現在都集中顯現出來了。主要還是運營商錢不夠,4G 投資減少了,5G 建設有個過程,需要兩三年,用户 DOU 卻在不斷增長。
換句話説,運營商將精力均投入在了 5G 建設中,在用户 4G 需求依然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沒有對 4G 網絡進一步擴容。
此外,5G 組網分為兩個階段,初期是 NSA(非獨立組網,4G 和 5G 共同組網),後期隨着 5G 標準逐步成熟將採用 SA(獨立組網,5G 單獨組網)方式。NSA(非獨立組網)方式作為從 4G 到 5G 升級的過渡形態,對 4G 網絡也有些許影響。
「NSA 是 4G 的演進技術,NSA 主要是頻段分配上,擠佔了一部分 4G 頻段,相當於車道變窄了,可能會出現一部分擁堵。」電信分析師劉啓誠説。
4G「限速」,運營商「怠工」運營商並沒有在主觀上對 4G 網絡進行「限速」。廣大網友對運營商的猜測雖不成立,卻凸顯出用户對運營商的不信任,國內缺乏第三方權威機構對運營商網絡業務質量進行實時監督。一旦信息披露滯後、不透明,就很容易造成用户的誤解。
今年年初工信部也意識到問題並提及,後續將進一步加強基礎電信企業的監督與指導,做好網絡建設、優化。同時,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持續開展全國網速檢測,並在對學校、醫院、地鐵線路和高鐵站等重點區域 4G 網絡質量檢測發佈的基礎上,開展更大範圍的 4G 網絡質量檢測,保障服務質量。
對比海外市場。一位華為歐洲地區員工對極客公園表示,「消費者對網速產生懷疑,可以做第三方網速測試進行評比。歐洲的 P3 測試就得到運營商的普遍認可,並且歐洲運營商擴容很大程度上都是 P3 測試結果驅動的。有評比、有排名,才能促進競爭,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除了第三方監督機構的缺位,國內運營商也在客觀上放任了 4G 網絡服務變差的事實。
「與技術限制相關,業務服務商的服務器存在技術瓶頸。另外比較尷尬的是,如果 4G 一直擴容,業務體驗也比較好,用户就沒有動力升級到 5G 了。」前述華為歐洲地區員工説。運營商沒有太大動力和精力,對現有 4G 網絡擴容、升級。
未來幾年,4G 網絡將與 5G 網絡共存。截至 2020 年 Q1,全國 4G 基站數量 551 萬個。而根據計劃,今年年底 5G 基站數量將達 60 萬左右。5G 網絡若達到較完整覆蓋,需要比 4G 基站數量更多、更密集。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曾預測,全國建成 600 萬個 5G 基站大約需要 7 年時間。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運營商如何協調好現有的 4G 網絡用户,以及新升級的 5G 網絡用户的使用體驗,也在考驗着運營商資源分配、網絡規劃能力。
本文作者: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