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以5G應用為首的“基礎設施建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這意味着不僅是5G網絡設備等上游產業,物聯設備、智能汽車等更多下游角色創新將進入實質階段。金融科技領域會否藉此迎來新增長點,引發行業關注。
5G技術不能與應用割裂
以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等企業發放5G商用牌照為節點,去年被人們稱為5G商用元年,過去“高大上”的5G走進大眾視野。
中國5G佈局具備政府支持、標準領先、市場廣闊等多個潛在優勢,但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中,5G產業呈現出“政府熱、通訊熱、相關行業冷”等明顯不足,很大程度上這是通信行業與相關產業溝通不足所致。
通信行業對其他各產業需求的挖掘深度不足,其他產業對5G技術理解有限。長久如此,就會導致相關行業、地方、園區、應用等環節間缺乏互動,整體參與力度亦有所限制。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現階段如果沒有足夠的應用場景來拉動的話,5G的普及速度可能不夠快。”
接下來,政府與業界仍需繼續加大對5G的宣傳與推廣,讓更多行業瞭解5G的價值。找出行業痛點與5G結合的突破口,深入探索與相關行業共贏的商業模式,是5G應用關鍵。
數日前,“5G新生活全景體驗活動”在全國首條5G示範街區——深圳華強北步行街舉辦,100個各具特色的前沿產品,全方位展現了參展單位的科技魅力和創新熱情。
去年黨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支持深圳建設5G等重大創新載體,積極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年輕而富有活力的深圳有望站在5G應用的前沿。
5G 金融科技的想象力
技術與應用的割裂問題,導致除手機終端、物聯設備等少數產業外,包括金融科技等領域內對5G到來的實質反應並不明顯。但不能否認,5G和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都是金融業未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手段。
金融業態中的核心模塊,比如獲客、風控、運營、營銷將隨着5G時代的到來,發生巨大變化。在2019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中國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於學軍曾表示,5G技術形成的互聯網技術對金融業的影響持續加大,在某些方面可能產生顛覆性的作用。
金融科技領先的機構變得會更加強大,而緩慢和滯後者將會失去機遇,甚至舉步維艱。
近些年來上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巨大,其中建行以176.33億元位居大行的榜首。2019年,建設銀行推進網點智能化、生態化轉型,推出“5G 智能銀行”,打造新概念銀行網點。在該網點內,創新推出物理渠道“刷臉辦”模式,實現多項高頻業務免介質刷臉辦理。
在3G到4G的跨越中,支付堪稱金融領域發生的最大變革之一,支付機構在其中的引領表現相當出眾。5G時代下,支付機構顯然不想也不會落下腳步。在5G示範街區的體驗活動上,銀盛科技集團(包括銀盛支付、銀盛通信)攜刷臉支付、物聯網卡等金融科技產品亮相。
在5G時代下探討下一代支付技術,許多人都會想到生物識別,它在高速的5G技術下也許能產生很好的聯動。目前看來,人臉似乎走在了最前方。銀盛支付將刷臉方案與其“樂掃精靈”(一款免對接的收款產品)相結合,從而實現刷臉的快速、低成本接入。
另一方面,5G技術的發展還將推動移動式智能金融POS成為主流,它的常用範圍也將從傳統商業零售、餐飲、酒店等延伸至醫療、教育、運輸、物流和電訊服務等更多領域。自動販賣機等物聯屬性更大的設備,也會是機會。
銀盛物聯網卡作為一款使用於物聯網應用終端傳輸的數據卡,可為金融POS、自動販賣機提供多元化的移動終端通訊服務。此外,它也適用於汽車GPS導航、健康醫療、智能手錶、安防監控等多種智能應用。
後記
自從商用一年以來,關於5G的網絡建設不斷提速。這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強調拓展5G應用,或意味着今年有更多行業將獲得5G賦能。今年3月,工信部印發《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5G技術的融合應用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銀盛支付成立於2009年,於2011年5月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是首批持牌支付機構之一;銀盛通信則成立於更早的2002年,於2014年公司獲得工信部頒發的移動轉售業務牌照,成為擁有中國移動牌照的虛擬運營商。某種程度上,銀盛科技有機會成為通信技術與支付科技應用間的溝通橋樑。面對5G技術與應用割裂的窘境,銀盛對“5G 支付”的想法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