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走入下半場,回顧過去的7個月, 由疫情帶來的“宅經濟”、“無接觸經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伴隨着5G的到來,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高清沉浸視頻的需求變成必然。人們由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慢慢向居家體驗影院級觀影轉變。於是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細分品類——高清觀影頭顯。
我觀察了很久也試戴了不少VR一體機頭顯,都不能達到我對畫質的需求,直到知道高清觀影頭顯這個品類,不得不説它的畫質跟眾多VR一體機不是一個等級的,充分抓住了對畫質有要求的玩家。而在這個細分品類中,同樣可以達到高畫質的頭顯目前市面上有這兩個品牌,一個是LUCI,另一個是GOOVIS,寫這篇測評文前我是同時購買了LUCI的immers標準版和GOOVIS Pro,兩個品牌的客服和發貨都很滿意,畢竟都是6000多的產品,又是非剛需,服務還是很重要的。話不多説,我們來看一下這兩款高清觀影頭顯到底怎麼樣。
產品售價LUCI immers
大體分為標準版(售價為6288元)和LITE版(售價為5366元),兩個版本主機都是一樣的性能規格,區別只在配件上。我購買的immers標準版比LITE版多了一個HDMI視頻轉接盒,一個可拆卸的頭箍和一個藍牙遙控器。
GOOVIS
產品比較多,有GOOVIS Young,GOOVIS G2,GOOVIS Pro,還有G2控制盒和D3控制盒。我購買的是目前最新的產品組合GOOVIS Pro+D3控制盒子(售價為7499元),如果單獨購買GOOVIS Pro的話,售價為6388元。
產品主要共同點和差異共同點
產品形態:兩者都不是VR一體機,只有顯示功能,主體內沒有芯片,沒有電池
屏幕:兩個產品的核心顯示屏都是採用了索尼0.7英寸的Micro OLED 屏幕,都可以達到1920*1080*2的分辨率,以及3147PPI像素密度,無紗窗無殘影。
差異
視場角和PPD:LUCI immers的視場角≈70°,PPD≈33.38;GOOVIS的視場角≈53°,PPD≈42,兩者在同樣的屏幕基礎上通過不同的光學展示出不同尺寸的虛擬大屏,文章後續會有詳細闡述。(PPD:指單位視場角度內的像素密度,PPI一樣的前提下,視場角越大PPD越低,二者相互關聯)
視頻內容:
LUCI有自己的視頻播控平台叫LUCI Home,有安卓版,Windows版,Mac版,除了具備播放本地視頻和頭顯調節功能以外,平台內置豐富的4K聚合內容,視頻不光有電影還有其他類,包括演唱會,電視劇等,難得的是所有視頻都是4K高清片源,當然也可以不用LUCI Home直接看第三方視頻平台內容。
GOOVIS的控制盒子內也有一個播放平台,等同於電視盒子的系統,沒有自己的視頻片源,可以安裝第三方視頻app看視頻。
播放視頻類型:
LUCI immers不管是標準版還是LITE版都可以播放2D/3D,3D左右,3D上下,全景VR視頻。
GOOVIS Pro也可以播放2D/3D,3D左右,3D上下,但不能看全景VR視頻。
連接:
LUCI immers採用Type-C接口,有兩種連接方式:1. 用户可以通過LUCI自帶的Type-C線連接同樣具備Type-C接口的安卓手機、iPad以及電腦,值得一提的是LUCI immers通過Type-C線連接華為P系列手機看3D視頻,只需要在LUCI Home裏開通手機3D視頻輸出功能就可以了,當然也需要手機具備3D視頻輸出功能才行; 2.通過標準版裏配的LUCI HDMI轉接盒連接有HDMI接口的電腦、遊戲主機,iPhone用户則需要再連接一個Apple lightning轉接盒。
GOOVIS Pro採用固定在機器上的HDMI插頭,用户只能連接有HDMI接口的電腦、遊戲主機或者GOOVIS D3盒子,不能直接連接手機、iPad和有Type-C接口的電腦。
以上四點在文章後面都會一一詳細闡述,下面我們進入對這兩款產品的詳細評測。
外觀包裝打開包裝,兩款產品都有一個便攜的收納包,LUCI immers便攜包尺寸為155mm*190mm*95mm(厚),GOOVIS Pro便攜包尺寸為195mm*205mm*70mm(厚),這兩個尺寸的便攜包對於一般的單雙肩揹包都可以輕鬆裝下,而且GOOVIS Pro便攜包上還有個提手,拿起來更加方便。
核心內容部分兩者的標準配置,都是主機+頭箍/額託+綁帶,外接傳輸線、轉接線。兩者都配有收納盒,可替換的貼膚棉,LUCI immers 還配有一個藍牙遙控器。
不同之處在於:GOOVIS PRO 的額託與主機固定在一起,傳輸線也與主機固定在一起。
LUCI immers 則採用分離的方式,不僅頭箍與主機分離,傳輸線採用可拆的TYPE-C線接入,連面罩也是可拆分的。
公平起見我把LUCI immers的面罩按上和GOOVIS Pro做外觀上的對比,從體積上看二者差不多
設計上LUCI immers更簡潔乾淨,通體只有一個調節瞳距的旋鈕,GOOVIS Pro略顯複雜,色彩搭配稍微有些土氣,它底面的各種旋鈕工業感十足,給人一種精密儀器的感覺。
看一下鏡片這一面,首先很明顯的能看到LUCI immers的目鏡要比GOOVIS Pro大差不多1/2,另外從面罩的尺寸上可以看出,對於近視的朋友佩戴GOOVIS Pro不需要戴自己的眼鏡,它配有調節屈光度的功能,而LUCI immers則是可以戴着眼鏡佩戴,前提是眼鏡框不能太大,普通尺寸的鏡框都可以。
從兩個設備的質感上來説,LUCI immers在用料上還比較良心,整個機器觸感很細膩嚴密,面罩可以看到是硅膠材質,貼膚棉觸感比較像人的皮膚,頭箍的觸感也很友好,應該是經過了一番測試。這方面GOOVIS Pro略差,通體塑料感極強,按鍵的按壓感也不理想,拿在手裏的觸感實在是無法與這個價位匹配起來,貼膚海綿的質感也一般,沒有可以放心的貼在面部的細膩感,另外額拖上的面料也不盡如人意。
從重量上看,GOOVIS Pro是288g,LUCI immers加上面罩後是218g,70g的重量差上手也是感覺比較明顯的。
連接/傳輸
GOOVIS Pro在傳輸上,傳輸線較特別:帶供電的HDMI線。經轉接後以HDMI+USB接入信號源。對於非HDMI+USB組合的信號源,則需要另外購置轉接裝置。而實現直聯目前只有少量筆記本電腦及GOOVIS出品的G2和D3的盒子可用,大部分情況下還得用HDMI+USB轉接線。對於連接手機或者連接僅有type-c口的筆記本電腦的情況,GOOVIS Pro需另外購買轉接線後可以使用。需要説明的是,GOOVIS的歷代產品中,也有以type-c線為傳輸的產品 (酷睿視 GOOVIS T2/Young ),但該產品不支持3D播放功能。
LUCI immers則是以type-c線傳輸,主機端以Type-c端口插接。這樣有個好處是: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遇上扯拉的情況,端子會直接扯下,以保護主機不受損。另外一點,作為一款可移動使用的設備,傳輸線的壽命一般是低於主機壽命的,我曾遇到很多同事拿着高端耳機去維修,因為線斷了。説實在的,這個價位的主機絕對説不上便宜,適當的保護個人認為是很有必要的。Type-c可直接駁接雷電3口使用,也可以直接連接帶視頻輸出功能的手機使用。從近些年在市場上推出主要信號源——電腦和手機來看,type-c端口作為視頻輸出口的應用正變得普遍。有些產品甚至取消了 HDMI接口集成到了type-c內。目前LUCI immers連手機可以説是最方便的頭顯設備。Type-c接口整潔,技術規約先進,以Type-c接口作為視頻輸的產品越來越多,可以説已成未來趨勢。 另外type-c接口在物理接口和電氣特性對插拔耐久的定義更符合日常使用的需求。所以接口上看, 無論是產品的前瞻性還是物理的耐用性,LUCI immers都要優於GOOVIS Pro。對於HDMI接口的其他設備,LUCI immers可以通過連接標準版裏配的HDMI轉接盒實現,可以連接電腦,遊戲機,機頂盒等設備,對了還可以跟GOOVIS D3控制盒完美連接,效果也非常不錯。
瞳距/屈光度調節設置
從外形上看,GOOVIS PRO 調節設置非常豐富,有瞳距調節、屈光度調節、亮度調節、顯示模式切換、3D/2D切換,而LUCI immers僅有瞳距調節。LUCI immers屈光度以兼容適配眼鏡解決,顯示模式切換、3D/2D切換均在LUCI Home平台裏完成。
先説二者都有的瞳距調節,GOOVIS PRO的瞳距調節和屈光度調節集成在一個旋鈕,推動左右兩個旋鈕就可以調節瞳距了,優勢很明顯是兩眼可以實現單獨調節,劣勢是調節只能左右推動,而且調節過程力度不好掌握,沒有阻尼感,很容易調不準。LUCI immers的瞳距調節是齒輪式的,可以輕鬆做到精準的調試瞳距,缺點是無法做到左右眼分別調節。
GOOVIS PRO底部還有2個按鈕,可以調節亮度、顯示模式切換、3D/2D切換,在使用過程中這些功能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幾乎零學習成本。只是這兩個按鍵的位置特別容易在取下或者佩戴頭顯的時候勿碰,導致重複操作。LUCI頭顯的亮度調節,模式切換和3D/2D切換以及3D左右/3D上下切換,都在LUCI Home軟件裏完成,大部分情況下軟件可以自動識別視頻的類型,不需要專門去調節。整體來説LUCI immers的設置更像是一款未來的產品,而GOOVIS PRO在這部分更傳統一些。對於用户實際使用功能上區別不大。
關於屈光度調節,市面上這兩種方式都有不少,但趨勢是以兼容適配眼鏡解決。在VR初期,絕大部分VR系統在設計中都是可以調整屈光度的,但後來越來越多的產品放棄了這一功能,這是為什麼呢?有個數據先科普下: 拿我國來説,14億人口中接近6億近視人羣,其中又有至少一半的近視人羣帶有散光,而對於正常人來説,沒有近視又沒有散光的人佔比僅有10%,可見散光人羣的比例之大。目前我們説的屈光度調節只能解決近視/遠視的問題,對散光問題無能為力。GOOVIS Pro在面對度數較高的近視散光用户,也只能另配專用鏡片解決。而對於像我這樣近視300多度有100多度散光的用户,則是自行簡單的調節屈光度,憑感覺調清楚了就可以了。但長時間佩戴後再戴回眼鏡,眼睛還是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舒服,不知道長期這樣會不會對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另外當我想給家人朋友使用時,屈光度調節這個看上去很貼心的功能就變成了一個負擔,每個人戴之前都要細細的調節一番,自己用的時候還要在調回來,確實不太方便。這個問題只有用了一段時間才能體會到,所以個人感覺長期使用的話還是比較推薦LUCI的兼容戴眼鏡的方式。
佩戴體驗對我來説,兩者佩戴方式相差不大,都是以額託+綁帶收緊後固定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就是對面部壓力最小,頭顯是可以“懸”在眼前的。在適當的調節下兩者都能有效的固定,舒適度都是不錯的。
調節度
GOOVIS Pro綁帶以調整魔術貼粘合位置調節,有大約5釐米的調節量,調節度稍小,我給孩子戴是無法戴緊的。頭圍偏大或偏小的用户可能需要另配。這點LUCI immers 採用的是旋鈕式調節,調節幅度比較大,小孩子和頭大的成年人都可以照顧到。
材質
GOOVIS Pro 的帶子是革質+鬆緊帶,用久了,不太好清潔。而且這種天鵝絨魔術貼粘合壽命有限,用到後期會出現不粘的狀況,需要更換。
LUCI immers 頭箍上的帶子是硅橡膠材質,配合旋鈕調節,使用壽命應該沒有問題,另外整體清潔起來也比較簡單。
承託
GOOVIS Pro的額託較短,在佩戴較舒適的鬆緊力度時不能很好的將主機“懸”起來,(將主機抬起時,會有較大的回落)主機有一部分重量由鼻託承受。時間稍長後會感覺到鼻樑有點受壓,鼻翼兩側受海綿擠壓有壓迫感。
LUCI immers的額託較長,使得整個頭環在將主機懸空於面部時能提供較大的力,基本沒有壓鼻樑的問題,同時硅橡膠的帶子自帶摩擦力,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額託上的旋鈕咬合也比較紮實,不會出現鬆動。但同樣的,也有一點壓鼻翼,但相對較輕。
遮光/起霧
LUCI immers遮光方面較好,硅膠的面罩貼合性更好,差不多完能全封閉。也是這個原因,剛開始使用時鏡頭上會有起霧現象,幾分鐘內恢復正常。
GOOVIS PRO在明亮環境下稍有漏光,內置小風扇,鏡片基本沒有起霧現象。
觀感視覺方面兩者相差較大,可以説各有千秋。
畫幅/畫質
大家查一下就知道,人眼的視覺範圍水平極限值是208度,舒適值是94度,垂直極限值是向上50度向下70度,舒適值是向上35度向下55度,根據人眼最舒適的視場角範圍計算得出當人看到5640*5400的畫幅時,會感到明顯真實的沉浸感,猶如在眼前發生一般。換句話説達到這個分辨率和視場角才能夠滿足人眼在觀影時候的基本沉浸感,這是我們談這兩款觀影頭顯的大前提。受到科技量產的制約,很明顯,目前頂尖的兩款高清頭顯都沒能達到理想值,那哪個更接近我們的理想值呢?哪個能更快實現這個理想值呢?我們繼續深挖。
前面説到了LUCI immers和GOOVIS PRO同樣都採用的索尼的0.7英寸的Micro OLED 屏幕,都可以達到1920*1080*2的分辨率,以及3147PPI像素密度,無紗窗無殘影,這些都是相同的,但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將只有0.7英寸的屏幕在無損畫質的前提下放大上千倍達到巨幕的視效,在這裏光學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GOOVIS PRO採用的光學做到了水平視場角≈53°,PPD≈42,相當於800英寸屏。LUCI immers的光學做到水平視場角≈70°,PPD≈33.38,相當於1023英寸屏。從數據上可以看出LUCI immers犧牲了PPD,爭取了更大的視場角和虛擬屏幕的尺寸,而GOOVIS PRO則相反,用相對小的屏幕視場角,換取更高的PPD。那麼這兩種哪個效果更好呢?我們來看一些屏拍圖。
LUCI immers在LUCI Home中看本地2D電影,畫面幾乎撐滿額視野,很有IMAX廳觀感。畫質細膩,色彩表現也都不錯,周圍沒有畸變,但由於拍攝設備有限,還是能看到有些變形。
GOOVIS PRO在調整好各項參數後,整體也較好,畫面細膩而且沒有變形。畫面大小和在1.5米距離看55吋電視(高清,1080P畫質)差不多,如果在影院的話應該是比較靠後的位置的視覺效果。
在看3D電影《獅子王》時,明顯感覺事物被縮小,沒有影院的那種氣勢與震撼的感覺,但是3D效果明顯畫面前後層次感強烈,但沉浸感不夠。
再來看LUCI immers ,第一感覺就是畫面大,直觀感覺面積上大約是GOOVIS PRO的1.5倍,但畫面細膩度兩者看不出太大差別。
這是為什麼呢?為了弄清楚我去查了相關資料,在一定清晰度的基礎上,人眼看視頻時很難看到顆粒,看靜態圖片時可以看到顆粒。我通過雙方官網上的參數計算了下,要分辯出畫面上像素點(也就是能看出“顆粒感”,一般情況肉眼要看清是有一定難度的)GOOVIS Pro要求使用者的視力在稍高於5.1(基於官方提供的53度視場角計算),而LUCI immers要求使用者的視力稍高於5.0(基於官方提供的70度視場角計算)。一般人的靜態校正視力是5.0左右,動態視力為4.9左右(降一級,有興趣的可自我測試下),所以在看影視這類動態視頻時,都是很難感覺到“顆粒感”的(眼鏡或調屈光度一般會校正到5.2)。對於觀影來説,無論是GOOVIS PRO還是LUCI immers,人眼感知的畫面都是非常細膩的。可見LUCI犧牲的PPD對人眼在看電影時幾乎感知不到,反而對更大的視場角和屏幕尺寸帶來的視覺刺激感知更強烈,這種產品權衡下的屏幕放大對我們用户的價值感更高,也是我所能接受和喜歡的。
但LUCI immers也有個缺點,就是在不用LUCI Home看視頻的情況下,比如我用騰訊視頻看,畫面會有一定的畸變,而且左右屏幕邊緣沒那麼清晰,總體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沉浸感還是有的,但還是比較推薦用LUCI Home看。
還有一點GOOVIS PRO的屏幕尺寸用於辦公感覺很舒服,很適合看靜態畫面,而且基本沒有畸變,對比LUCI immers的超大畫面用於辦公就沒什麼優勢了,眼睛會有些累。
兩者共同存在的一個光學上的通病,就是炫光問題,由於在光學上都是用多個鏡片疊加而成,所以對不同畫面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炫光產生,這個跟片源本身和個人的敏感度都有關係,我個人感覺是比較弱的,不太會影響我的觀影感受。
回過頭來再説一下“畫幅大小”的問題,其實也談不上誰優誰劣。主要原因是兩個設備各自的目標不同。GOOVIS PRO 模擬的是35MM膠片影院系統,即普通影院。而LUCI immers 模擬的是IMAX 影院系統。下圖所示的是35MM電影放映廳(左)和 IMAX 電影放映廳(右)的設計標準圖,大家可參考一下:
通過上圖可推算出:GOOVIS Pro如官方宣傳的53度視場角的觀影效果正是 35MM電影放映廳中的“皇帝位”(第8、9排)效果,而LUCI immers 官方宣傳的70度視場角的觀影效果也正是 IMAX 電影放映廳的“皇帝位”(第11、12排)左右效果。電影在攝製時就考慮了播放條件的,特別是3D電影。不然大家也沒必要使用大屏電視或去影院欣賞了,一部手機走天下不更好?順便提到一點,3D電視之所以流行了一段時間就沒有繼續發展下來,就是因為電視的播放場景與片源攝製時考慮的目標播放場景相差太大引起效果不好導致。所以從播放效果上説,LUCI immers可以模擬 GOOVIS Pro的觀影效果,但反之 GOOVIS Pro卻無法模擬 LUCI immers 的觀影效果,從這方面,也能看出GOOVIS PRO傾向於傳統,而LUCI immers 則注重於面向未來。
視頻播放播放格式
GOOVIS Pro 支持2D,3D左右,3D上下藍光3D,但不支持VR視頻。LUCI immers可以支持2K,4K,8K,VR180,VR360,3D左右,3D上下的視頻播放,但是不能播放藍光原盤,也就是iso格式的文件。市面上真正優質的VR視頻不多,大部分用户還都是以看2D/3D視頻為主。那麼藍光原盤2D/3D視頻到底是不是唯一最清晰畫質最好的視頻格式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首先大家要知道藍光原盤也就是ISO文件是複製光盤上全部信息而形成的鏡像文件,它是一種文件封裝格式,跟內容本身沒有關係,而完全可以取代它的另一種新的多媒體文件封裝格式matroska也具備了同樣的功能,它區別於DivX,MP3這類編碼格式,它只是為多媒體編碼提供了一個外殼,這就是MKV視頻文件,也就是説視頻本身如果足夠清晰,穿什麼樣的外衣都是一樣的,不論ISO還是MKV格式都跟視頻的清晰度沒有直接關聯。
播放模式的選擇
兩個產品在這塊的定義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LUCI immers 在LUCI Home裏有3種觀影場景模式,分別為影院場景,家庭影院場景,宇宙場景和無場景,我個人比較喜歡影院場景,在看電影的同時還可以環顧四周看到一個真實的影院,彷彿置身IMAX影廳。這個無場景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有用的,特別適合長時間觀看的需求,不管你怎麼動,躺着或是坐着,屏幕始終在最中間不偏移。另外還有3種亮度模式,分別為護眼模式,觀影模式,遊戲模式,也可以自己來調節屏幕亮度。
GOOVIS Pro也有3個模式,分別為亮麗模式,標準模式,影院模式,都是基於屏幕亮度調節的模式,有點像手機屏幕模式選擇,同時切換模式可以通過頭顯上的按鍵來完成,除了容易被誤碰意外,使用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播放內容
GOOVIS PRO作為一台觀影頭顯,沒有自己的視頻平台,G2和D3控制盒內的系統等同於電視盒子,就是集成了各種在線視頻app,而在第三方的app裏即使買了大會員,看4k視頻的清晰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只有分辨率達到了4k而碼率和幀率都偏低,我們平時在網絡上看到的片源,碼率為4-8M,而4K視頻真正需要的碼率大約為12-40Mbps。其實,在兩年前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視頻網站都在宣稱4K視頻,但在欣賞過後感覺和FHD(1920*1080)沒啥區別。因此有人專門深入對比過4K版《流浪地球》在國內某視頻網站與 Netflix、 YouTube的畫質區別,而通過比對結果顯示,國內視頻網站的4K版本的畫質基本和Netflix的2K相當。
由於國內帶寬成本比較高,為了吸引用户、並節約帶寬成本,所以高分辨率、低碼率成為了很多國內視頻網站的一種普遍現象,但其實遠不及真4K的顯示效果。
這就是為什麼你覺得自己明明看的是4k但就是不那麼清晰的原因。因此如果想看真正的高清視頻只能自己下載看本地視頻,這就是GOOVIS PRO播放內容的侷限性所在了。
LUCI 在播放內容層面的軟件產品定義上有着本質的差別,LUCI Home除了有自動調整畸變,可以調節屏幕亮度和觀影模式,以及播放本地視頻的功能以外,我認為更大的一塊是它擁有屬於自己的線上視頻庫,裏面大量的4k高碼率(最小可達18Mbps)視頻持續更新,這些保持新鮮播放流暢的高品質視頻,配合LUCI immers的高清大屏才能將觀影體驗真正推上高潮,而這些是硬盤和第三方視頻app做不到的。
總而言之GOOVIS PRO,就是一台頭戴3D顯示器。基本上顯示器能做到的它都能做到,顯示器做不到的,它基本上也做不到了。從固定在頭顯上的HDMI線導致連接嚴重受限,到鬆緊帶和皮革拼接的頭帶耐用性和舒適度都偏低,再到顯示採用模擬普通影院的效果,對觀影沉浸感帶來極大限制,再到設備底部明顯的傻瓜式按鈕,看似方便卻極易導致勿碰的問題,和看似貼心卻並不科學的屈光度調節旋鈕不難看出,GOOVIS的產品整體感覺比較停滯,而且封閉,很難與當下的科技趨勢匹配。即使在初期使用會覺得比較方便,用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累贅,而且高品質內容來源受限,嚴重影響長期體驗升級。
LUCI immers 本質上也是一台頭戴3D顯示器,在顯示上模擬IMAX影廳效果,兼容 GOOVIS PRO的傳統影院,就連專為GOOVIS PRO 開發的手持藍光播放器D3控制盒,LUCI immers也能完全兼容。同時可以任意連接手機,電腦,遊戲主機,還可以連接華為P系列手機,體驗用手機看3D視頻的快感。LUCI immers 的主機中有陀螺儀、磁、加速度等傳感器,實測中,在LUCI home裏可以順利播放180度VR視頻,畫面現場沉浸感明顯。LUCI immers感覺更加open,更加有探索感,適合玩家開發更多有意思的玩法。同時LUCI的視頻平台LUCI Home,在提供各種設置功能的前提下,還擁有更多不斷更新的在線4K高品質視頻內容,可以免去繁瑣的下載視頻的操作也節省了很多時間和存儲空間,這個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我看來頂級的頭顯需要有頂級的片源和流暢的體驗才能將性能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就像卓越的顯卡只有裝了驅動才能發揮其真正效果。
兩款設備各有優劣
GOOVIS Pro前期易用性較高,但用一段時間就會感到使用嚴重受限,下載4k片源需要的存儲大耗時長,第三方線上視頻又達不到真正的4k巨幕效果,最終還不如看電視方便。
LUCI immers 更開源,也是因為開源的特點會產生連接的適配性問題,只要設備在官方給的適配範圍內,就可以實現頂級體驗。不需要繁瑣的調試過程,不需要花費時間和存儲空間下載高清片源,只需要安裝一個app全部都搞定。不難看出LUCI頭顯給用户的價值感更高,因為現代高科技產品不同八九十年代,用户變得越來越挑剔,他們想要的不只是一個刻板的硬件,而是一套完整的體驗生態。這樣的產品才算是完整的產品,才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出發的有温度的產品。
平時用手機連接,看視頻追劇玩手遊的朋友我推薦LUCI immers LITE版,華為手機用户尤其推薦,因為可以實現用手機看3D,價格也更經濟實惠。高清電影重度愛好者以及想連着玩主機遊戲的朋友,強烈推薦標準版,連接需要的配件都囊括在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