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訪網財經
二季度末,雲集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總收入16.49億元,同比下降約51%,淨虧損132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690萬元,業績不盡如人意。
拋開一季度疫情這樣的特殊狀況,雲集去年的表現同樣不樂觀。2019年,雲集首次出現營收下降,虧損1.26億元,相比2018年的6000萬元虧損幅度拉大。成立以來,雲集累計虧損超過3億元。
2019年,雲集成功赴美上市,成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看似華麗的背後,實際上是雲集難以言喻的虧損歷程,僅獲兩輪融資的雲集,在資本的寒冬中最終決定通過赴美IPO來解除擴張中的資金壓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雲集成立於2015年5月,隸屬於浙江集商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雲集採用S2B2C模式為微商賣家提供貨源,以招募微商店主發展人員的方式獲客交易,但這一分銷模式備受質疑。
2007年,雲集因涉嫌傳銷吃下958萬元鉅額罰單,此後便着力從社交電商向會員電商轉型。截止目前,雲集已完成兩輪融資,總融資額約為10億元,投資方包括鐘鼎創投、鼎輝投資、華興資本等。
會員制,虧損成頑疾
據瞭解,雲集的運營模式是以優惠的價格提供高質量的產品給付費會員用户,並激勵會員在社交網絡分享雲集的商品。
查閲數據可以發現,在2016年,雲集微店的註冊用户為250萬,2017年這一數字上升至1690萬,2018年則達到2320萬。但是,用户增長並不一定能帶來可觀的收益。
相對於雲集而言,通過會員推薦機制,店主會員自發去尋找消費者,刺激老用户主動為平台帶來新用户,通過用户之間的社交關係完成客户裂變。
這種方式看起來天衣無縫,實際上就算你辛苦拉來會員也只是觀望,並沒有形成長期購買的衝動,大多數為了拉新回本而做的簡單信息傳遞,購物的目的不在於購物本身的時候,獲客成本就會無形增加。
加之雲集的商品採用自營模式,庫存就會積壓嚴重,一邊是銷不出去的產品,另一邊是發展不來的會員,進退之間,雲集搖擺不定,開啓會員制電商的道路步履維艱。
會員制不僅造就了雲集的成功,也給雲集帶來了未來發展的困境,特別是庫存方面的持續走高,也為雲集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小變數。
有業內人士分析説,會員制在造就了雲集的成功的同時,也帶來了未來發展的困境,特別是庫存方面的持續走高,也為雲集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小變數。
事實上,正是因為此前發展具有優勢的“三級分銷”思路涉嫌傳銷,也讓雲集進入了發展中的拐點。
資料顯示,2017年5月,雲集店因“三級分銷”違反《禁止傳銷條例》,在2017年5月收到杭州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罰單,沒收違法所得約808萬元,罰款150萬元。
接下來,不得不提的是,雲集將面臨諸多考驗。比如如何轉型、如何探索新的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除發展中的硬傷。
沒有大樹的雲集,如何殺出重圍?
另外,雲集沒有阿里、京東這樣的大平台背書,比不過電商巨頭成熟的供應鏈能力,連年的虧損和財務壓力,更支撐不了像拼多多、聚划算的百億補貼。再加上電商圈風口輪替,近年來電商直播又火出了天際,分走了不少消費者的注意力。
馬化騰説過,截殺渠道者僅僅是“刺客”,佔據源頭者才是“革命者”。
雲集的模式創新一度取得了流量回饋,但電商到最後還是比拼供應鏈,商品、價格和體驗決定用户的流向。雲集目前的銷售利潤覆蓋不了平台成本,多級分銷又拉低了毛利空間,縮小了價格優勢。
在行業巨頭的猛烈分流下,曾經的“微商帝國”,如今的“會員電商第一股”,未來的處境可能會更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