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完題目可能笑笑:”足球還是中國人發明的呢!怎麼感覺男足全世界最弱?”
固然,一項運動的發明者未必就最擅長,不過中國人是怎麼統治了世界乒壇的呢?
首先,是小眾,競爭者不多
乒乓球在世界範圍來講遠遠沒有成為充分競爭的世界性運動。就像大家看馬術,高爾夫一樣的,不無人問津,至少感興趣的不多。
乒乓球之於中國就如同板球之於印度,藤球之於大馬。很多人可能感興趣,但不會去玩。沒有羣主基礎,就沒有影響力,沒有影響力就沒有流行度。
那至於為什麼流行不起來呢?內在原因主要有幾點
第一,相對其他主流運動觀賞性太差
例如發球技術跟台內小球技術,外行跟菜鳥是基本看不懂的。難以吸引眾多觀眾,自然難以形成看球收入。
有網的球類對抗性遠遠比不了足球籃球,乒乓球在外國人眼中依然是後花園角落裏的休閒小遊戲,用成語概括就是“難登大雅之堂”。沒有市場就成不了氣候,舉辦不了真正意義的職業比賽,既然玩乒乓球都不算個真正的職業,你還準備讓人家國外的愛好者怎麼投入的去玩。
中國人抓住了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且擁有足夠的統治力。而其他的國家參與度不高,
第二,收入太差,這是第一點的副作用
乒乓球相對其他主流運動的收入太低,足球,NBA,棒球,拳擊,網球等等,收入是真的太低。
大家應該都知道為什麼,羅納爾多會成為巴西貧民窟兒童的偶像和榜樣。因為依靠足球,羅納爾多的身價達到了貧民窟的人根本不敢相信的地步。即使是來自富裕北歐的老瓦也早就説了瑞典有運動天賦的青年都去踢足球,打網球甚至是籃球。
與之相比,乒乓球從業者的收入少得可憐。大家很少看到過國乒代言,也並不在多數,相比其他體育領域不值一曬。
柳承敏在2004年奪冠之後,韓國奧運男單金牌數跟中國打平手,然而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人家的主教練金澤洙,劉南奎還在為待遇太低的事情跟乒協扯皮。
也許聽起來很荒謬,但這就是現實。
既然沒有了經濟效益,玩的人自然就不多。最具運動天賦的前南斯拉夫國家,阿根廷,巴西以及玩什麼主流運動都不差的美國等有天賦的運動員是不會投入到這項運動中的。
關於這個問題,網絡上有一些怪論這裏反駁下:
中國壟斷了冠軍搞得別國覺得無希望奪冠,才導致乒乓球在國外難以發展
這個説法及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大家想想美國的籃球,想想世界盃對於亞非拉的國家拿到的可能性。為什麼這麼些個國家對足球熱情卻非常高漲,國內的cba也非常發達?這用奪冠概率論解釋得通嗎?
中國人天生適合玩乒乓球,國外人不適合
這個觀點可以從乒乓球器械和技術的進化史來反駁。
發明了弧圈球跟相應的海綿套膠的可是日本人,其中的弧圈球技術把乒乓球引入另外一個世界。
實現了直板正手弧圈的現代化的是韓國人,應用了這一技術的劉南奎,金澤洙幾乎可以橫掃同時代的直板國手。
而橫板技術的革新,幾乎完全由歐洲壟斷。正手弧圈球的現代化,反手技術的長期引領,就算如今大紅大紫的擰拉技術也是歐洲先用的。
這麼多國乒運動員用得爐火純青的技術都是外國人發明的,你們還要説外國人不適合玩乒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