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衝擊!《新京報》奧運金牌海報幕後詳解 | 聽我説

東京奧運會閉幕了。奧運期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張張“色彩斑斕”的奧運金牌海報刷屏呢?17天中,

新京報的金牌海報設計團隊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38位金牌獲得者設計了38張海報。

高能產出的背後,是設計團隊的高效投入和數不清次數的頭腦風暴。本期【聽我説】,我們和新京報奧運金牌海報的設計製作團隊一起聊聊金牌海報的背後故事。

色彩衝擊!《新京報》奧運金牌海報幕後詳解 | 聽我説

海報設計:高俊夫

王春秋:新京報體育新聞部 資深編輯

高俊夫:新京報版式設計部 資深美術編輯

金牌海報 金牌團隊

主持人

這17天,新京報奧運海報設計團隊推出38張金牌海報。二位都是金牌海報設計團隊的骨幹,17天挺忙的吧?

對。如果純看比賽還是比較享受放鬆的,但我們畢竟有新聞報道的任務和壓力,尤其是奪金時刻,精神還是高度緊張。開始感覺挺漫長的,到後來感覺就很快了,現在的感覺是徹底放鬆。

王春秋

昨天也是一直忙到很晚,把整體的38張海報最後拼一起,還按照之前做奧運會奪金海報的風格,設計了一張新京報奧運海報團隊的帶娛樂性質的海報。

高俊夫

我們團隊一共有12個人。還有一個幕後英雄,就是我們的主管領導金秋,海報裏雖然他沒有露臉。當初就有這麼一個想法,跟俊夫商量,奧運結束後,我們把所有海報拼一起,視覺效果一定會比較震撼。

王春秋

色彩衝擊!《新京報》奧運金牌海報幕後詳解 | 聽我説

主持人

8月2號那一天我記得特別深刻,產生了5枚金牌。

是啊,那一天有三塊金牌是在15分鐘之內密集產生,有舉重、吊環,還有射擊。當時我們所有人齊上陣,確實沒想到這麼密集。

王春秋

其實,我們都是稍稍做了預前準備的,包括預想到可能一天只有一兩塊金牌,或者一天也可能10來塊金牌。但凡有一點奪金的可能性,我們都要先把海報做出來,然後方便在第一時間能把海報發出來。

高俊夫

當時我們的預判是中國應該能拿35到40塊金牌,俊夫一聽這麼多,還説這回接了個大活。

王春秋

色彩衝擊:突破傳統的金牌海報

式:簡潔

主持人

我看了很多不同媒體的海報,覺得新京報的海報特別獨特,色調特別強烈。

其實,當初我跟俊夫商議第一版海報的時候還是比較常規,感覺不管怎麼設計,視覺效果都不太突出。當時想,新京報的奧運海報想要達到什麼效果?要告訴大家哪些關鍵信息?最終,我們認為,新京報的奪金奧運海報應該有4個關鍵元素:第幾金?誰拿了?什麼項目?什麼成績?其他還有一些次要元素,比如説奧運會logo、比賽日期、新京報logo,還有推廣二維碼。

王春秋

主持人

所以我們其實還是更想強調它的快訊性質,就是中國拿了第幾金。

其實這個也是從讀者的角度去考慮,一方面,在民族自豪感日漸高漲的今天,我們也想通過海報來準確擊中觀眾心理,這個點其實就是金牌數量。另一方面,是誰拿了這塊金牌。除了這兩點之外,其他方面相對來説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就儘可能地去除掉一些非必要元素,而讓海報的功能性實現最大化——用最簡潔的狀態呈現第幾金。

高俊夫

顏色:強烈

主持人

現在會不會覺得這個想法太給自己找麻煩了?

選擇顏色確實是比較難。可能大家看海報都是一個色調,但其實在製作過程中要試好多顏色。比如説跳水,藍色就是比較合適的顏色,但是藍色和藍色又不一樣,怎麼調整這個藍色的飽和度、明度,要經過很多嘗試。

高俊夫

然後還有金牌數,一是你要配合項目的顏色,然後還要考慮一天之內各個金牌做的海報,顏色是不能重複的。

王春秋

主持人

還挺頭疼的吧?

需要花腦筋的事情。在顏色的選擇上,我們通過一些色彩訓練學的角度去思考,到底什麼樣的顏色能帶給人最大的情緒波動,來把大家對於中國體育的自豪感更多地釋放出來。

所以,我們的顏色選擇就跳脱了傳統的中國配色,用了很多更激進的、更現代、更體育的顏色,對比度很強。因為這次主要是在新媒體平台分發,所以不用考慮印刷色這個問題,我們就大膽使用RGB的顏色色調,給人一種很激烈、很跳脱的感覺。

高俊夫

圖片:震撼

主持人

王老師這邊會給海報提意見嗎?

還是會提意見。配色這方面俊夫肯定是比較專業的,我們很信任他。我們主要看到底用哪張圖片好。

我記得當時舉重有張圖,俊夫是想要一張側身帶槓鈴的,但我們發現有一張是運動員怒吼慶祝的表情圖,覺得更有衝擊力。後來大家討論,覺得可能還是這張比較帶氣勢的圖片會好一些。設計團隊經常會有這樣的討論。

還有一次印象比較深的是馬龍奪金海報用圖。當時我找的圖是一張馬龍發上旋球的圖,本來它是一張橫圖,後來我把圖片豎過來,因為馬龍大家都叫他龍隊,覺得有一個含義就是龍抬頭見金牌。當時把那張圖給了俊夫,他也是一眼相中。

王春秋

價值觀:金牌海報不只“唯金牌論”

體育新聞部主編 包宏廣:男子100米半決賽,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晉級決賽,成為第一個站在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賽道上的中國人。我們打破常規,給這個不是冠軍的選手做了一張海報,文案用了Chinese Superman,其中SU放大處理。

這個海報發佈之後,反響非常好。奧運閉幕,有讀者在微信公號下留言,“感謝你給蘇神一枚獎牌”“看到最後淚目了,那和金牌一樣感動”“蘇炳添第39塊,作者有心”“我還在想蘇炳添的圖片要怎麼展示,原來金牌不能定義,但可以是中國超人,贊!”……

精誠合作:時效高壓下的幕後趣事

主持人

這一次任務重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是製作的時效性?

我們最大的對手一定是時間,以及體育比賽的不可預知性。這個時間有兩個層面,一是我們海報時間確實很緊張,二是比賽時間比較長,基本上橫跨整個白天。最早的比賽像馬拉松游泳,早上5點多就開始了,我們也得關注,然後最晚的比賽晚上10點多才結束。

王春秋

主持人

這一屆還屬於基本上零時差,好像就一個小時。下一屆巴黎奧運會還需要做海報的話,怕不怕?

怕了,怕了。

王春秋

主持人

兩位老師有沒有覺得特別值得分享的金牌海報幕後故事?

有很多讓我們手忙腳亂的時候,像一些冷門項目會突然給我們送驚喜,會超出預期。比如帆板項目,盧雲秀要比好幾輪,也比較複雜。第三輪,她只是拿了一個25名,一般看來肯定沒戲了。但規則是可以把最差成績取消,最後總積分下來後,她竟然拿了第一名。我們趕緊呼叫在家休息的俊夫。

王春秋

主持人

那個時候沒在上班?

對,在家。不可能永遠在單位盯着,好多工作是在家做。

高俊夫

不過當時雖然慌亂,但我們也還是很開心,中國在這種不是強勢的項目裏面也能奪金。

王春秋

主持人

二位覺得這次合作愉快嗎?有沒有意見不一,需要妥協的時候?

談不上妥協,有些客觀因素是我們都沒有辦法的,比如説,前線傳不回來合適的圖片。

高俊夫

對,説實話,有一些冷門選手,圖片是非常少的,三個圖庫一直在刷,也就那麼一兩張。我們有時候就只能很被動的選擇。但是我們心裏是有底的,俊夫是總設計師,他會盡量把它調成一個與這個奪金人物結合點最好的色系。

王春秋

大家都經驗很足,而且對這件事情的用心程度都是可見的。所以與其説大家相互會有矛盾,倒不如説我們其實是相互幫着兜底。如果實在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情況,我這邊就盡最大可能來做補充。如果我這邊沒做好,春秋這邊就會在選圖上幫我找補。

高俊夫

對。我們這邊如果沒選到特別合適的圖,我們心裏還是有底,因為最後還有俊夫來給我們兜底,心裏還是比較踏實,因為前期工作我們做的還算比較充分,在平時的交流中也形成默契,所以能彼此信賴,不需要説太多。

王春秋

海報產品:內容傳播新形態

主持人

海報的優勢到底在哪裏?

其實,我想的就是靠“顏”打天下。就是想要達到一種“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效果,視覺一定要有衝擊力。

王春秋

海報是集非常多的元素於一點,然後通過這一點又概括很多的元素,所以它是會鼓勵讀者讓他們自己去發散。

高俊夫

主持人

以前發快訊就是文字的形式,現在這兩年開始用海報。為什麼大家現在都會去選擇這個方式去傳遞信息?

比起一條几十個字的短訊,海報能更快速、更直接地傳達信息。

高俊夫

主持人

那它跟新聞圖片的區別在哪?新聞圖片也是可以傳遞信息啊

新聞圖片相對來説信息比較單一,因為海報上面還有文案,然後對於圖片我們還有自己的主觀處理。所以海報比新聞圖片能做到更準確、更快速的傳達。

回顧海報可能200多年的歷史,它的功能第一是刺激,第二是傳達,第三是印象。海報比較符合現在信息爆炸時代讀者對於信息瞭解的需求,海報從一個宣傳品正逐漸變成一個內容產品。

高俊夫

主持人

海報作為一個內容產品,怎麼樣才算是一個好的海報?

其實很多媒體在製作視覺物料產品時用的思考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文字思考模式。所謂的做一張圖,其實在圖片上面基本上都是碼字,大量信息依然是通過文字傳達的。但其實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有這個感受,比如説看抖音或者朋友圈,我們看一個東西基本上不會超過兩秒鐘,如果這東西沒吸引到我,就會很快被“滑”走了。所以我們做海報就是要儘可能地去簡潔、準確、快速地傳達信息。

比如説像這個疫情海報,可能北京今天清零了,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海報只需要傳達“北京清零了”這一個信息。如果想更深瞭解,可以去搜更詳細的報道。

高俊夫

主持人

編輯“線上海報”和報紙版面,要求會有不一樣嗎?

報紙它要控制的東西太多了,圖片只是整個版面其中的一個元素。但是新媒體,屏幕就這麼大,這個圖片其實就填充了整個畫面,所以注意力完全都可以集中在這一張圖的構圖上。

王春秋

冬奧再戰:海報團隊的下一個計劃

主持人

這一次的東京奧運會任務已經完成了,下一步還有什麼計劃嗎?

冬奧會很近了,我們肯定還是會做海報的。而且我們敢説一定不會比東京的差,只會更好。這一點,我們還是有自信的。

王春秋

我們自己國家的奧運會,資源會很豐富,可能全部記者都會去做這個事兒。

高俊夫

主持人

真的是到家門口了,在中國而且還是在北京。高老師還想到一些新的可能性麼?

海報這個東西,可能在200年前是靠人純手繪,然後近幾十年是電腦製作。未來隨着技術的進步,還會有其它的可能性。比如現在有一些海報,它不再是二維靜態畫面,它是一個動態畫面。

高俊夫

主持人

與我前期的設想有所不同的是,兩位老師所描述的海報設計過程似乎非常順利和諧,一切的困難在金牌海報設計團隊的前期充足準備面前,似乎都變得不再棘手了。

回顧過去17天,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我們在後方感覺既緊張又充實。奧運海報最終做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傳播方面,仰仗各位同事的喜歡,都在第一時間轉發,包括一些知名運動員也積極轉發,使海報的傳播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這也是一種動力,下次大賽我們再做海報肯定會做得更好,而且不會再延續東京奧運會的風格,肯定會換另一種方式,會再創新。

王春秋

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報社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度和包容度,讓我們真正地從視覺的思考方式出發去設計產品,我覺得這是前所未有的。我也相信,未來這種自由度會越來越大,我們能設計製作更多更好的產品。東京奧運會金牌海報區別於以往的傳統海報,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我們越來越尊重這個時代的審美方式、閲讀方式,也尊重各個部門同事自己的專業性,又有優秀的領導來把控整個方向,所以,我們有好產品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高俊夫

本文編輯:徐彥琳

投稿、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 拓 展 閲 讀 -

主流媒體“二美”如何在短視頻海洋撲騰出朵朵浪花?| 聽我説聽我説 | 爬雪山、攀陡壁、過密林……《身後是我的國》記者邊防奇遇記

來新京報電商平台“小鯨鋪子”買買買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83 字。

轉載請註明: 色彩衝擊!《新京報》奧運金牌海報幕後詳解 | 聽我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