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18日電 題:“黑科技”助力中國賽艇破浪前行
新華社記者馬思嘉 李琳海 蔡馨逸
秋雨綿長,第十四屆全運會賽艇項目正在陝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進行。賽艇團隊項目吶喊聲震天,隊員們划槳的節奏和角度和諧一致,槳身在兩岸觀眾注目中如利箭筆直前行。
“多人賽艇項目需要高度配合,尤其是槳葉入水角度、深度、頻率等必須保持一致,而大數據分析加速了運動員之間的磨合。”中國賽艇皮划艇協會體能康復組組長羅晨説。
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隊在女子四人雙槳項目上強勢奪金,男子雙人雙槳項目首次斬獲奧運獎牌,“黑科技”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羅晨介紹,賽艇國家隊訓練艇只上裝有生物力學系統,可以監測到每名運動員的槳葉功率等數據,若運動員左右兩側槳葉功率不一致,則可能導致賽艇歪斜,功率小的一方就需要加強體能訓練。
“大數據助力的核心是對標。”羅晨説,國家隊女子四人雙槳訓練就對標世界最好成績在不同賽段的艇速、槳頻等,再與同水平男子賽艇隊打對抗賽,訓練目標更明確。來自不同省份、接受不同訓練方式的隊員得到更快磨合。
談起“黑科技”在賽艇人才選拔和培養上的好處,老將們感觸頗深。
1996年正式接觸賽艇、如今擔任陝西省男子賽艇隊教練的蘇輝回憶説,當年體校選拔標準就是身高和體型。此外,在訓練上也是“越苦越好,越多越好”,有時隊員們會因訓練負荷過大而受傷。
如今,賽艇運動員選拔必須要監測最大攝氧量、肺活量、血色素水平等指標。“能否成為奧運冠軍,訓練是一部分,基因對運動員的成長髮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蘇輝説,通過指標監測,可以更精確地篩選人才,併為運動員制定不同培養方案。
“每週我們還為運動員採集生理生化指標,根據數據調整訓練量,效率更高。”蘇輝説。
即便被公認為進步神速、訓練刻苦,蘇輝從“出道”到出現在全運會賽道上,也用了近五年時間。他隊裏的“零零後”運動員阿迪裏江·蘇里坦2018年才零起點接觸賽艇項目,如今已參與全運會獎牌角逐。
“這和科技帶來的科學選拔、訓練關係很大。”蘇輝説。
要在賽艇項目取得好成績,技術是一方面,更基礎的是體能,不斷升級的陸上划船器(測功儀)在運動員提升體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廣東隊隊員任佳琪告訴記者,測功儀上的訓練是平日訓練的重要環節,對增強核心力量、打牢基礎有很大幫助。
“我們可以足不出户,在測功儀上進行增強肌肉韌度的全方位體能訓練。”她説。
此外,為了打破歐美國家對賽艇項目金牌的壟斷局面,中國的體育部門聯合高校開展相關科研項目,如聯合清華大學開發減阻塗料,塗在艇上減少阻力,速度更快;與浙江大學聯合研發出智能餐盤,可自動測算出食物中的卡路里等數據,讓運動員科學飲食……
此次十四運會賽艇項目,國家隊首次和各省隊同台競技,各省隊教練都認為這是絕佳的學習交流機會。
“除了學習國家隊敢打敢拼的精神和訓練理念、人員管理方式等,我們還發現他們採用科技手段助力體能訓練,這對省隊有極大借鑑意義。”河南省女子賽艇隊助理教練劉航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