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國家級教練。
張傳良是中國拳擊的傳奇教練,中國拳擊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鄒市明的教練,1975年至1980年,在貴州省運動學校做武術教練;1981年至1986年,擔任貴州省體工大隊武術隊主教練;1987年至2006年,任貴州省拳擊隊主教練;2000年到2006年,擔任貴州省體工大隊副大隊長;1993年至2003年,他開始擔任國家隊教練,並分別擔任級別主教練和主教練工作;2004年以後他擔任國家隊總教練。
由此,張傳良開始了從中國人的體質特徵出發,用自己獨到的手段和方法,不一樣的訓練負荷不一樣的技術,以及個性和個體化相結合的訓練方式,開始完善和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並正式推廣中國式拳擊打法。2006年至2008年,張傳良擔任上海體育學院競校項目中心副主任;2008年至2013年,擔任上海體育職業學院拳擊隊主教練,上海拳跆中心主任。期間,他還擔任貴州省政協委員,上海中華武術會副會長,上海精武體育總會拳擊總教練等社會職務。他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立三次一等功;2004年,獲國家體育總局突破獎;榮獲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重大突破獎;五次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榮譽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2009年,他進入國際拳聯教練員委員會,同年又被國家體育總局拳跆中心,中國拳擊協會授予“拳擊訓練大師”稱號;2010年,他被國際拳擊聯合會評為全球最佳教練員。2013年退休後,受聘台灣隊執教,全力以赴地推廣中國式拳擊;2015年,受聘於美國職業俱樂部擔任拳擊教練;2017年,他又聽從國家的召喚,出任中國拳擊協會主席併兼任國家拳擊隊總教練。2020年,他被亞洲拳擊協會聘為教練委員會主席。
張傳良是中國拳擊恢復後的第一代教練,他善於學習,善於鑽研,帶領貴州隊從大山深處走出來,中國第一個世界青年錦標賽第三名,是貴州的劉濤;第一次打國際A級比賽的選手,並獲得冠軍是貴州的羅文;第一個打世界大型比賽是貴州的劉淵,並獲得世界盃第三名;第一個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是貴州的鄒市明。貴州隊員的劉楊海蔘加第七屆全運會,獲得首屆全運會拳擊51kg的金牌。貴州的羅文獲得第八屆全運會拳擊冠軍,李明勇獲得第九屆全運會冠軍,鄒市明獲得第十屆、第十一屆全運會48kg和49kg級別金牌。他調到上海後,李泉龍獲得十二屆全運會冠軍,這塊金牌也是上海拳擊零的突破。他非常興奮,隊員的成績驗證了他的訓練理念和方法。但他並沒有止步,他知道要想讓中國拳擊走向世界,任重道遠……他從一批又一批隊員的成績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拳擊無限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説,他是既理論,又把理論轉變為實踐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教練。他以專注的工匠精神、以兢兢業業的態度創造了“海盜式、鬥牛士、侵略式”等中國式拳擊打法,受到了世界認可,並被國際拳聯評為全球最佳教練員。他帶領鄒市明、張小平、張志磊、胡青、李洋、劉強、託合塔爾別克唐拉提汗 ,李金子、谷紅、李倩、常園、胡美益等優秀拳擊運動員,以及眾多拳擊項目的從業者們,以無私的奉獻精神感動世人;他們為建設體育強國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為中國競技體育樹立了一座豐碑。
由黑龍江作家薛喜君創作的《拳心》,是以1986年中國拳擊恢復後的表現為脈絡的紀實文學作品,作者簡筆再現了近30多年來中國拳擊事業的發展歷程。詳實地講述了拳擊恢復以來三十多年的歷史,三十多年的征程,和以張傳良為代表的拳擊人,以及一代又一代運動員用心血和汗水培育項目的生命,用堅持和堅守捍衞項目的尊嚴。他們又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中國拳擊”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並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拳心》既有可讀性,又有史料價值。目前該書已在噹噹,京東,淘寶等平台正式上架,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