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騰在雙槓比賽中。圖/新華社
今晚,北京體操男隊在先農壇體校綜合訓練樓通過電視直播集體觀看了東京奧運會體操項目男子個人全能比賽,見證了北京選手肖若騰獲得亞軍的整個過程。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陳剛回憶了陪伴肖若騰一路成長的經歷,為他成為國內頂尖男子體操選手感到驕傲。
天賦特別高,訓練很吃苦
肖若騰11歲進入先農壇體校,成為陳剛組裏的一員。“他的天賦特別高,訓練也很能吃苦。但七八個小男孩在一塊兒真的太皮了,一天到晚給我累得夠嗆。不過肖若騰一到訓練場上,馬上就很專注。”陳剛對新京報記者回憶道。
陳剛比肖若騰大一輪,當時算是年輕教練。師徒二人週一到週六都一起在隊裏學習、訓練生活,週日能回家的時間都是以小時計。這樣的相處模式下,陳剛與肖家建立起很好的信任關係。“當時一門心思都在隊裏的幾個孩子上,肖若騰爸媽跟他相處的時間有限,把孩子交給我們北京體操隊,我們也有責任培養好。”
國內體壇有許多師徒親如父子的佳話,陳剛和肖若騰之間沒有那麼大的年齡差,所以他形容二人之間“亦師亦友”。“我們之間沒有代溝,我一直是從比較年輕的角度去跟他交流。”隨着肖若騰長大成熟,蜕變為國字號頂尖運動員,陳剛現在更像他的兄長,“生活上不用我再操心了,但還是會提醒他開車注意安全,別在外面亂吃。”
業務交流方面,陳剛大多給一些建議,跟肖若騰一起探討。“包括動作編排,我會提出一些想法供他選擇;或者從規則的角度給他一些小建議。優秀運動員都會有自己主觀上的研判,我這邊只是根據他自身的情況出出主意。”在陳剛看來,地方隊和家人就是運動員的大後方,哪怕不能時刻在身邊,也要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都在”,“只要肖若騰有需要,我們就會盡全力,這肯定是沒得説。”
北京體操男隊主教練陳剛與弟子肖若騰合影。受訪者供圖
肩傷總反覆,平時很注意
肖若騰的肩傷一直令外界牽掛,家人和北京隊更是如此。陳剛介紹,體操運動員很容易受肩傷困擾,出現勞損是家常便飯,而肖若騰的情況比較嚴重:雙側都有問題,而且總是反覆,“目前的情況就是,肩傷基本上會長期伴隨着他,只能去儘量控制。訓練要‘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段時間怎麼練,怎麼發力,什麼時候開始發力,都要有明確計劃,錯過這個時間點就容易出問題。”
因為要保護有傷的肩部,肖若騰最後一次隊內測試沒有比吊環,之後才開始恢復成套。不過,陳剛透露,弟子並未因此實力下滑,“尤其全能型選手不是每次訓練都需要完成整套動作,有可能只選擇1/3(動作),或者練一些力量,做一些擺動的動作都可以保持住。他只要能保證基礎體能和專項訓練,就可以保證成功率。”
備戰奧運會期間,國家隊給肖若騰配備了專業的康復團隊,其間的傷病防控和訓練恢復做得很好。同時,北京隊也在醫療保障方面提供支援。“北京隊每週都有北醫三院的醫生來,肖若騰需要做一些檢查、診斷都很便捷。另外還有一些物理治療的儀器給他配上了,他需要膠布這些器材,我們都是保證充足供應。”
陳剛也是運動員出身,又看着肖若騰一路起起伏伏,“説不心疼是假的。他資格賽、團體賽全都上了,做了12個成套,我問他怎麼樣,他回覆説肩膀已經開始有反應了。全能又是6個成套,但是沒辦法,比到這份上了,頂尖運動員都不會給自己留退路,我們在後方還是要更多給他鼓勵,幫他減壓。”
為了好成績,敢於去冒險
團體決賽後,肖若騰曾表態要在全能決賽上放得更開。陳剛分析道:“肖若騰、孫煒、橋本大輝和納戈爾內4個人都有機會站上最高領獎台,就看誰能頂住壓力,更敢發揮。”肖若騰的天賦之一就是大賽能發揮出高水平,但也需要有良好的基礎作支撐。“敢拼是很好的心態,但也要看怎麼去拼。平時訓練一步一個腳印,那叫有東西去搏,肖若騰敢發揮還是有很好的底子來保證的。”
陳剛直言在個人全能決賽前,他就開始緊張了。“其實我從團體決賽就開始緊張了。他資格賽比得不錯,到出金牌的時候,團體項目不能在一個人身上出問題,需要所有人協同作戰,所以擔心在他這個環節出現失誤,好在他表現非常好,對他的情況,我也放心了一些。但是看了兩場比賽,今天到了全能,還是緊張,有時候真不敢看。”
同樣牽掛的還有肖若騰的父母。“肖若騰這次奧運會,他爸媽肯定是看得重,但對孩子最大的願望是健康,畢竟里約的經歷還是很揪心。”陳剛告訴新京報記者,“孩子出了傷病,他媽媽就打電話問我要不要緊,我就告訴她,咱們去治療,不讓傷病影響運動生涯。這就是天下父母心。”
肖若騰對贏有一份執念,為爭金牌不惜冒險加難度。這一切,從小帶他的陳剛都看在眼裏:“誰不渴望冠軍?我和他父母一樣也希望看到他如願以償。在我眼裏,肖若騰這一路走到現在,真的克服了太多困難,所以只要他想堅持,我們都會一直陪他實現心願。”
新京報記者 劉晨
編輯 韓雙明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