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奧林匹克 見證美好中國
3月3日,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單板自由式項目特聘專家喬·菲茲傑拉德(中)在雲頂滑雪公園工作。 資料圖片
3月3日,世界冰壺聯合會技術代表耶希·斯尼蒂爾參加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炬接力。 資料圖片
2月1日,志願者路修遠在延慶冬奧村迎接參賽運動員的到來。 資料圖片
2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在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舉行。圖為中國選手谷愛凌在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攝
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工作崗位上,總能看到許多外籍專家、留學生志願者的身影。通過參與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備和運行工作,他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中國,也感受到中國與世界攜手向未來的決心和努力。
“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美好的時刻”
本報記者 邵玉姿
“這是一屆偉大的奧運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在中國國家體育場觀看完2022年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後,喬·菲茲傑拉德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從2016年第一次實地考察,到閉幕式的完美收官,菲茲傑拉德和同事們為這場賽事的成功舉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是籌備團隊所有成員共同努力而獲得的成就。”
菲茲傑拉德是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單板自由式項目特聘專家。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比賽期間,他經常穿梭在雲頂滑雪公園的不同賽道間,為技術官員、轉播服務人員、媒體記者提供保障支持。在加入北京冬奧組委工作團隊前,他已服務過7屆冬奧會,還曾在國際滑雪聯合會擔任過20多年的賽事指導。作為資深專家,菲茲傑拉德説,服務體育賽事給他提供了和各國同事一起工作的機會,讓他從中感受不同文化間的交流,還能向世界展示和推廣冰雪運動,是“非常棒的體驗”。
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雲頂滑雪公園的中國風賽道吸睛無數,尤其是“雪長城”的設計收穫了運動員們的熱情點贊。菲茲傑拉德告訴記者,“雪長城”不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一堵實用的防風牆。“為了防止強風對賽道的影響,設計者決定在賽道旁築起一道防風牆。而‘長城腳下看冬奧’是張家口賽區的一大特色,這使我們想到在設計中融入長城元素。”菲茲傑拉德説,“雪長城”完工後效果很好,團隊趁熱打鐵進行了一場中國元素的設計小比賽,大家紛紛在工作區域中加入中國元素。
“這裏因此成為極具設計感的冬奧賽道,也是各國專家齊心合力呈現的最好作品。”菲茲傑拉德説,運動員們在台前揮灑汗水,團隊在後方努力提供保障,這種同心協力展現了奧運會凝聚起的團結精神。
2002年,菲茲傑拉德第一次來到中國旅行,從那時起,他便一直關注着中國。此後的20年間,他見證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驚喜地看到中國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中國為推廣冰雪運動制定了科學的規劃,“我們可以從冰雪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果、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中,感受到中國的行動力。”在他看來,未來幾年,全球冰雪運動參與人數有望翻一番,其中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中國。
參與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菲茲傑拉德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冬奧會開幕當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和朋友們一起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開幕式。賽場上,中國運動員徐夢桃和齊廣璞精彩發揮,奪得金牌。菲茲傑拉德説,我認識他們已久,看到他們克服困難、突破自我,非常開心。“尤其感動的是,我看到周圍所有人都衷心地為他們鼓掌歡呼,大家眼中流露出真摯的喜悦。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美好的時刻。”
“想對所有人道一聲感謝”
本報記者 陳尚文
“這是一屆安全精彩的冬奧會、冬殘奧會。”世界冰壺聯合會技術代表耶希·斯尼蒂爾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一流的場館設施到出色的組織運行,再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凝聚起的團結與友誼,相信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永遠留在世界人民的記憶中。
斯尼蒂爾曾是捷克冰壺國家隊隊員。從1994年開啓職業選手生涯,到2017年退役,他先後參加了12屆歐洲冰壺錦標賽和7屆世界男子冰壺錦標賽。退役後,他轉型成為技術官員,開始供職於世界冰壺聯合會,負責國際冰壺賽事的組織運行和技術工作。此次他作為技術代表,深度參與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工作。
“北京冬奧會對我有着特殊的意義,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奧運盛會,也是我的第二次中國之行。”斯尼蒂爾曾作為選手參加2014年北京世界男子冰壺錦標賽,此次再次來到北京讓他對中國的發展有了更直觀的感受與瞭解。“國家體育館是我見過最美麗的體育場之一,而國家體育場的超大地屏則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表演是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冰壺比賽場地——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承載了斯尼蒂爾最多的回憶。他讚美道:“這是我去過最棒的冰壺比賽場館。”他注意到,“冰立方”是世界上首個實現水冰轉換的雙奧場館。歷屆冬奧會冰壺比賽場地一般在混凝土結構上進行製冰,而北京冬奧會的冰壺場館,是在昔日波光粼粼的藍色泳道之上鋪設4條晶瑩剔透的冰壺賽道。值得一提的是,水冰轉換並非一次性工程,而是可以根據需要在“水上功能”與“冰上功能”間自由切換。場館還能承接大型文化演出活動,從而實現設施的最大化利用。“中國在綠色辦奧、奧運遺產可持續利用方面,為世界作出了表率。”斯尼蒂爾説。
19天冬奧會冰壺比賽,8天冬殘奧會輪椅冰壺比賽,“冰立方”見證了一場場精彩的冰上博弈。斯尼蒂爾説,“運動員都努力在這一完美‘舞台’上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在採訪中,斯尼蒂爾提到最多的詞是“感謝”。“冰壺賽事的成功舉辦,得益於中方有序的賽事組織和每一位工作人員、志願者的付出,我想對所有人道一聲感謝。”在他心中,與中國朋友親密無間的合作是最珍貴的回憶,“中國同事們努力工作、無私奉獻、充滿熱情,我們並肩奮鬥,為呈現一屆成功的冬奧會不懈努力。在‘冰立方’,大家建立起寶貴的友誼。”
斯尼蒂爾表示,北京冬奧會展現了中國在冰雪運動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很多中國民眾開始對冰壺運動產生興趣,中國的冰壺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他指出,中國是世界冰壺聯合會的重要成員,擁有舉辦重大賽事活動的能力和發展冰壺項目的潛力,未來希望與中國展開更多合作。
“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奮鬥和發展”
本報記者 屈 佩
測量體温、消毒、提供引導、辦理通行卡……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賽區的接待與訪客中心,津巴布韋小夥子路修遠在忙碌中享受着為大家服務的快樂。從1月23日正式上崗到3月15日結束工作,這段志願經歷讓他收穫了體育賽事的服務經驗,也讓他對中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路修遠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關係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從2018年來中國求學起,他便一直活躍在各種活動和志願者崗位上。得知北京冬奧組委在進行志願者招募時,路修遠第一時間報了名,並順利通過了數輪面試。他説,北京冬奧會是世界頂級的體育盛會,希望通過擔任志願者的方式,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也希望由此收穫更多寶貴的體驗,等回國後可以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更多人。”
延慶賽區位於美麗的小海陀山腳下,這裏的場館建築與山林風貌和諧相融,坐落其間的一處村落遺址增添了獨特的歷史人文氣息。工作期間,路修遠對賽區的綠色環保讚不絕口。他與記者分享了自己觀察到的細節: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賽區垃圾分類工作特別用心,北京冬奧組委編制了一整套清廢作業標準體系,並向相關人員印發了工作指引。“無論是工作人員、運動員還是訪客,都在齊心協力地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延慶賽區的志願者中,有來自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的中國大學生,也有來自津巴布韋、土庫曼斯坦等國的留學生。在日常工作之餘,他們的生活非常豐富。今年的元宵節,路修遠和同事們是同各個國家和地區運動員、隨隊官員一起度過的。他還參加了舞龍舞獅節目表演,與大家共同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國很了不起,把來自四面八方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團結在一起,感受體育的精彩和快樂。”
事非經過不知難。參與志願服務的經歷也讓路修遠看到了冬奧會籌備和舉辦期間,中國克服萬難的努力和全力以赴的決心。他還記得,為了使志願者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冬奧組委準備了20多門課程,從中國文化、冬奧歷史到防疫知識、心理培訓,涉及冬奧會的方方面面。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適逢中國春節,包括醫護人員、安保人員、場館維護人員在內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崗位。“每一個堅守崗位的人都為冬奧會的完美呈現無私奉獻。”
路修遠曾參加過《愛上北京的100個理由》主題短視頻大賽。“有許多理由讓我愛上北京。”他一條條數給記者: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個“雙奧之城”,這裏有最熱情好客的人民,可以在這裏的街頭巷尾感受到古典與現代的巧妙結合,還能從城市的變化中尋找中國發展的故事……路修遠告訴記者,“冬奧會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奮鬥和發展。未來,我會繼續認真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發展經驗,希望能夠為自己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