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初學者首先應先學基本姿勢,它作為基本樁功,對學者打好拳擊基礎很有必要。拳擊的基本姿勢與拳擊的實戰姿勢在概念上不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有些新手在學基本姿勢之前就模仿某冠軍實戰姿勢是絕對錯誤的。因此初學者必須先按一定模式學基本姿勢,不管個人特點如何,必須先按一定技術要點打下一個舒適放鬆的適於攻守的站立姿勢,再根據個人特點自然地形成實戰姿勢。
究竟什麼樣的實戰姿勢最為理想,拳擊界對此眾説紛紜。理想的實戰姿勢是因人而異,不盡相同。
個人的身材、氣質、個性及在技戰術打法上所形成的習慣有所不同,拳手很自然地採取了這樣或那樣適合自身特點的實戰姿勢,但一名拳手在和不同類型的對手比賽時可將實戰姿勢調整至對自己有利,也就是説雙方在一場比賽中為了技戰術的需要隨機應變改變不同實戰姿勢也是常有的事。這就要看拳手技術水平的高低。
例如,有的拳手能熟練地掌握左右兩面實戰姿勢,對手技術不高明就很難對付。
我再強調一下:有些初學者往往是在沒有教練正確指導下去模仿他人實戰姿勢而走了彎路,形成了不符合個人特點的錯誤定型的實戰姿勢,這對拳手以後技戰術的提高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根據拳擊比賽的特點拳擊基本姿勢的要點如下:
一、以能防守自己的有效部位為主,又能保持身體平衡,而且便於迅速而穩健地移動和有效地攻擊對手為原則。
二、基本姿勢站立位置。
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與對手成45度角的基本姿勢,身體重心均勻地落在兩腳之間,或可稍移向後面那隻腳。右腿彎曲略大於左腿,左腿微屈。兩腳的距離依個人的身高而定,前腳與後腳落在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邊線上,底面積較大較穩。你上體可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移動,看看重心是否很穩,以便找到合適的兩腳間距。
切記前後腳不在一條直線上,兩腳的左右間距為10至15釐米左右。與對手處於遠距離對戰時足跟可稍提起;與對手中距時後足跟不離地,全腳着地,此時小腿肌肉放鬆,右腳置於左腳後,很自然地偏離身體右側中軸線,這種偏離是出拳擊打時保持身體平穩至關重要的一點。
三、軀幹部位:
拳擊時儘量少的暴露有效部位,因此身體宜側向對手,微收腹含胸貓腰收胯,兩膝內扣,這樣就縮小了身體被擊面積,腰部放鬆便於防守與進攻。
四、雙手臂位置:
左拳置於體前與肩同高,肘關節彎曲,前臂與上臂角度略大於90度,後拳置於下頜高度,臂的角度略小於90度,雙肘垂直地面,兩臂在體前側不得緊貼上體,兩上臂與肋部之間有空隙(為的是在對手打過來拳時,手臂向外防守,防止被對方擊中);雙手放鬆成半握拳,拳不要握得太緊或太僵,手腕稍內扣,右拳置於右鎖骨前,略比肩高。
五、頭的位置:
有些拳手往往會忽視頭部位置的重要性,這是錯誤的。頭部的位置如果不正確,下頜就很容易被擊中。
下頜內收到什麼程度很值得研究,下頜內收藏於左肩後面,在防守對方重拳時有利,頭部應經常保持微收,頸部相對放鬆,如被對手擊中時頸部能迅速緊張並頂住對方重拳。
在頭部處於微收下頜狀態時,兩眼可觀察對手的上體,注視對手的活動。
拳擊實戰姿勢變化多端,臂長身高步法靈活的阿里,前手就放得很低。
有的拳手在實戰時上體常向左轉,面對對手,以此來避免對手右拳擊中自己有效部位;也有拳手故意暴露自己空檔,引對手上勾,給以還擊拳;也有以封閉式姿勢引對手進攻,消耗對手的體力伺機反擊;有的拳手採用不斷變換左、右姿勢的打法,使對手難於應付;等等。
不同的實戰姿勢有不同的實戰效果,望初學拳擊者能根據自身情況,確定適合於自己的姿勢,以利己用。(張立德)
1,拳擊的攻擊技術——直擊和旋擊
2,東方武術和西方拳擊 無論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