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冬奧名將訪談錄,今天我們一起對話中國首個短道速滑男子世界冠軍李佳軍。在北京冬奧會到來之際,他對這場“家門口”的賽事有哪些期待?
從6歲接觸冰雪到31歲正式退役,李佳軍是中國冰雪運動的傳奇人物。雖然未能在冬奧會上摘得金牌,但是他是首位獲得冬奧會獎牌的中國男運動員、中國首個短道速滑男子世界冠軍。
鹽湖城冬奧會,李佳軍斬獲1銀1銅。受訪者供圖
從投身冰雪項目至今,李佳軍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和情結始終沒變。他説:“作為運動員,我想要在賽場上實現更大的突破。退役後,我依然可以為這個行業服務。”
退役後,從2012年之後的近10年,李佳軍先後做過競訓管理和科研工作,當過速滑、單板滑雪領隊,並且熱衷於推廣大眾冰雪工作。
目前,作為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訓練二部負責人,李佳軍正在負責幾個項目的冬奧會備戰,繼續為這個行業服務。李佳軍是一個非常看重“過程”的人,他見證了北京冬奧會從申辦、籌辦到即將在家門口舉辦的每一個階段,“這個過程非常有意義。”
説起家門口的冬奧會賽事,作為“服務員”的李佳軍,打心底裏希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剩下的只有祝福和期待。
為了與社區裏的161名聾人居民溝通,重慶市沙坪壩區的民警何巧下定決心學習手語。7年來,她為聾人朋友們做了“300多件小事”,被親切地稱為“巧姐”。
11月15日,小區裏一位聾人居民和何巧聊天時,向何巧豎起大拇指。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161名聾人居民,讓重慶市沙坪壩區的磁建村社區顯得有些特別。面對他們,語言是失靈的,警務工作尤其難做。上門登記會被關在門外,家人走丟卻問不出緣由,靜默的人羣卻給其他居民帶來了噪音困擾。
7年前,何巧成為這裏的一名社區民警,為了打通溝通障礙,她暗下決心學手語,成了社區唯一一個會手語的警察。
最初,何巧也不知道小區裏有這麼多聾人居民。一頓頓“閉門羹”讓何巧下定決心學手語。用了3個月的時間,何巧從最基本的“你好”“再見”,到能比畫出複雜的句子了。漸漸地,大家也知道了小區裏有個懂手語的何警官。
聾人居民傅燕在一次求助中與何巧相識。2015年4月的一天,傅燕的爸爸走丟了,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又是聾啞人,經常一不注意就走丟了。
得到消息的傅燕趕緊外出尋找,一路上見到人就比畫,想拿筆寫在紙上,卻被人當作騙子。找到凌晨還沒有消息,朋友建議傅燕找何警官幫忙。在醫院看病的何巧立馬穿上衣服趕來,4月的重慶街頭還很冷,何巧挨個找路人問,然後查路邊的監控,幫傅燕接電話,找了近三個小時後終於尋回老人。
現在,何巧的手語越來越流暢,她甚至可以用手語普法,教大家怎麼辨別電信詐騙,如何預防病毒感染。
一兒一女被拐賣後,心急如焚的田瓊英頻繁收到一個“138”開頭的手機號發來的短信。這些短信讓她感到安慰,這代表着警察沒放棄尋找自己的兒女。
1996年11月13日,田瓊英永遠記得這一天,她的一雙兒女被重慶籍男子蔡某和劉某平拐賣。
孩子丟那年,田瓊英26歲。為了找孩子,她在京山火車站的出入口一天一天地等;去河南、重慶找人販子,還在尋子網站“寶貝回家”上登記,報名參加央視尋人節目《等着我》……一次次尋找,一次次失落。最後,她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一個以“138”開頭的手機號發來的短信上。
這個以“138”開頭的手機機主是京山市公安局刑偵大隊一級警長鬍明。從2014年起,胡明去哪裏查這樁拐賣案,無論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會發短信或微信告訴田瓊英一聲。
胡明手機裏一直保存着田瓊英子女的照片 新京報記者 王霜霜 攝
在胡明警官的努力下,2016年,田瓊英的女兒被找到了。2021年11月17日,兒子也找到了。
日前,被拐兒童孫卓、符建濤和家人團聚的消息令網民倍感歡喜。不過,兩個被拐的孩子是如何在身份不明的情況下落户的?這起拐賣案背後,仍有重重問題待解。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兩個被吳某龍拐騙的少年的户籍地址都很蹊蹺:孫卓住在在山東,户口卻落在黑龍江某市;符建濤的户口落在聊城陽穀縣牛吳村一户吳姓人家住址,户主已經去世十幾年,沒有後代,房屋早已成為一片廢墟。該户主的一位親戚告訴記者,已故户主不認識符建濤,更不知道符建濤的户口落在了此處。
符建濤户籍地址牛吳村17號,是一所廢棄多年的房屋。新京報記者 李照 攝
具有多年打拐經驗的志願者上官正義介紹,對於被拐賣的來路不明的孩子,社會上流傳着多種洗白身份的手段,從而讓他們改名換姓擁有新的身份。以前最常見的就是買賣户口和出生證明。
至於孫卓的户口為何會落在黑龍江,户籍民警分析認為,這也許與孫卓“養父母”早年在黑龍江的經歷有關。另一種可能的情況則是,養父母的户口沒有問題,他們通過購買户口或其他方式在異地非法上户。但隨着全國户籍信息聯網與公安內部整頓,買賣户口的情況近年來已經相當少見。
編輯 李佳蓉 侯韻佳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