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和安賽龍比中文,你能贏嗎?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體育

“我最喜歡《醜小鴨》,希望有一天我能夠成功,現在我還在路上。”這是來自安徒生故鄉歐登塞的丹麥羽球頭號球星安賽龍,5年前在參觀安徒生紀念館時説的話。

5年之後,安賽龍終於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僅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了男單金牌,而且在本週公佈的世界羽聯最新排名中榮登男單第一,成為林丹、諶龍和桃田賢鬥之後,世界羽壇新的霸主。

在過去5年中,安賽龍有過世錦賽奪冠的輝煌,也有過傷病帶來的長期低迷。更有去年以來的大爆發。自去年初奪得全英公開賽冠軍後,安賽龍幾乎每參加一次比賽都能打進決賽,並奪得絕大多數比賽的冠軍。他在這兩年比賽中的勝率,超過鼎盛時期的林丹和李宗偉,與2019年創造賽季奪冠次數紀錄的桃田賢鬥相當。

此 “龍”勝彼 “龍”

中國球迷很喜歡這位27歲的丹麥球星。因為他能説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也喜歡在中文社交媒體上與球迷互動。瀏覽他的抖音賬號,你會發現很多條他背中國古詩、唱中文歌曲的短視頻。有中國網友留言評論説:“慚愧慚愧,安賽龍的中文比自己的還好。”

安賽龍這個中文名字,也是他和自己的中文老師商量後起的。他的譯名是維克托·阿薩爾森,自從他起了中文名字後,中國球迷都稱他安賽龍了。

幾年前安賽龍還特地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講了他中文名字的由來:“安”是他家族姓的音譯;“賽”是因為他經常要參加比賽;“龍”是因為老師告訴他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並且男人應該像龍一樣。所以取名“安賽龍”。他還特地加了一句:“有人猜測我起這個名字是不是為了打敗誰?當然不是了!”

新民體育

#東京奧運 #羽毛球男單 #諶龍 惺惺相惜!賽後諶龍用中文祝賀安賽龍,兩人擁抱互換球衣

視頻號

湊巧的是,安賽龍在今年東京奧運會決賽中如願戰勝了衞冕冠軍諶龍,奪得金牌。有球迷調侃安賽龍名字取得好,但他當初公佈中文名字的由來時就説過:“如果僅僅因為一個名字就有這樣神奇的作用的話,那人們就不用努力了。”

類似這樣有趣的文字,在安賽龍的中文社交媒體上會經常看到,他的微博粉絲已超過116萬,微博上視頻播放量也超過1400萬。

安賽龍稱他之所以會學中文,是希望“有機會跟中國羽毛球運動員聊天,瞭解他們的訓練方式,從中學習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他從19歲開始請中文老師進行一對一網上教學。當時每天學兩小時,每天都要做作業。他還經常利用做飯、排隊、等車等碎片化時間,收聽中文播客節目來鞏固學習。他也喜歡在中國社交平台和粉絲們互動,“因為這樣可以幫我練習中文”。

“玩”出大名堂

與中國球員不同,安賽龍直到14歲才開始較為專業的羽毛球訓練,之前都是在家鄉的羽毛球俱樂部“玩”。

他6歲那年一踏進歐登塞羽毛球俱樂部,就愛上了打羽毛球,所以每天一放學就會去俱樂部“玩”一會兒羽毛球。“如果我到球館的時候,別的運動員還沒來,我就會自己對牆練習。一邊把羽毛球打向牆壁,一邊自言自語,‘這是世錦賽的賽點’,然後把從牆面反彈回來的球再次擊向牆面。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所接受的一對一訓練的次數少到用兩隻手就數得過來。真不多!”

安賽龍稱他喜歡上羽毛球要歸功於他的父母。“對我父母來説,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喜歡羽毛球且覺得這是一項很有趣的運動。如果我的父母在我七八歲時就開始‘安排’我,讓我每週進行4次1對1訓練,我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像現在這樣熱愛這項運動。”

他至今還記得小時候到處去打比賽的情景。“出發前,我和妹妹會用各種好吃的填滿我們的車載冰箱。通常在瘋狂的10場比賽過後,我們會睡在氣墊牀上。雖然很辛苦,但我們和其他球員還有他們的父母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依然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14歲到哥本哈根參加專業訓練後,安賽龍的羽球天賦很快就展現出來了。2010年,16歲的安賽龍贏得了羽球世青賽男單冠軍,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歐洲球員。從此他成為丹麥國家隊的重要一員,他的成長道路也一帆風順,20歲便打入世錦賽男單四強,22歲獲里約奧運會男單銅牌,並在23歲時奪得世錦賽男單冠軍。

林丹的 “迷弟”

安賽龍從小視林丹為偶像,自稱是“迷弟”。後來由於身高躥得太快(目前身高1。94米),他開始關注像鮑春來這樣高個子羽毛球運動員的技戰術打法。他曾説:“林丹、諶龍、鮑春來都很棒,他們都是我的偶像!”

他還當過林丹的翻譯。2015年丹麥羽毛球公開賽前夕的一場商業活動中,為了檢驗自己的中文水平,安賽龍主動請纓充當林丹的翻譯。可林丹的語速太快,讓安賽龍難以招架,總是剛翻完上一句便忘了下一句。林丹笑着調侃説:是不是比跟我打球還困難?

東京奧運會後,安賽龍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把家安到了迪拜。“我每年都花一定時間在迪拜訓練,因為這裏氣候和訓練條件比較好,尤其是每次去亞洲打比賽不需要飛太長時間。”

他的妻子之前也是丹麥羽毛球隊的隊員,女兒才一歲。安賽龍給女兒起了箇中文名字,叫“安維佳”(小名“維維”)。每當陪女兒一起看動畫片或是給女兒講故事的時候,他就趁機進行“中文早教”。當妻子和女兒説話時,他就在旁邊“用中文進行同聲傳譯”。安賽龍説:“我會堅持跟她説中文,希望她兩三歲時,可以慢慢開始用中文聊天。”

記者手記: 羽球福原愛

東京奧運會上,曾經有兩位外國選手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乒乓的波爾、一個就是羽毛球的安賽龍,一樣的是項目中中國軍團的強有力對手,一樣的對中國文化喜愛有加。

雙龍會的羽毛球男單決賽我在現場,奪冠之後的安賽龍,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與教練抱頭痛哭、仰面躺地嚎啕大哭的模樣,活脱脱像是他才是那個失金的人。用中文祝賀、不斷擁抱低語、彼此交換球衣,諶龍與安賽龍在賽後滿滿兄弟情的一幕也讓人動容,令網友直呼這是超越國界的奧林匹克精神。

安賽龍的中國通屬性讓他從5年前的里約就已開始圈粉,將安賽龍比作羽球界的福原愛,無論是微博還是抖音,安賽龍中文流暢標準,讓網友想到了“滿口大碴子味兒的國乒團寵”。

據説,安賽龍之所以苦練中文,一方面是喜歡中國文化,為了有朝一日能和一生偶像林丹用中文聊天,另一方面還與一名中國教練有關。中國傳奇教練張連營是幫助安賽龍走向世界羽壇的功臣,保持適當過強的訓練和充足的營養供應,使得安賽龍飛快成長。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樣跨國界的體育故事,如今正一次次上演。伴隨着中國體育的強盛,伴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選手將中文作為自己的第二語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身後都曾有中國伯樂的身影,藉此打開中國市場,他們所收穫的除了更高的人氣、更強的技術之外,也有中國這個市場對於他們的支持與幫助。體育無國界,如此這般的交流溝通更能促進項目本身的提升發展,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核本就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撰文:新民晚報記者 王志靈、厲苒苒

編輯:陸瑋鑫

圖片:新華社圖、IC圖、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