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游龍”50天超長“待機”準備周全

“雪游龍”50天超長“待機”準備周全

“相約北京”雪車和鋼架雪車計時賽

“雪游龍”50天超長“待機”準備周全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

自10月5日起,位於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即進入測試賽模式,到11月22日雪橇世界盃閉幕撤場,賽事服務團隊整整閉環工作了50天。在這50天裏,賽事服務團隊會同場館15個業務領域的工作人員工作、吃住都在賽區,啓動了超長的“待機功能”。對標北京冬奧會為期16天的雪車雪橇賽期,這次測試賽營造了安全、專業、友好、熱烈的賽事觀賽環境和賽場氛圍,為迎接冬奧會的到來做好了全方位的準備。

一次測試賽時長趕上三個冬奧會

在相約北京下半年測試賽週期中,國內外賽事和訓練周活動一共15項,其中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佔了5項,歷時50天,從接待運動員的數量,到賽事的長度,規模都是最大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事服務經理戚澤表示,“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賽期是16天,而這次測試賽,我們好像辦了三個冬奧會。”

從10月5日開始的雪車訓練周、雪車計時賽,到雪橇訓練周和雪橇世界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50天的測試賽期間檢驗了場館和團隊。雪橇世界盃,是中國首次舉辦這個項目的世界級賽事。場館團隊細化觀眾測試環節,通過實地踏勘設計觀眾流線,對接場館15個業務領域協調,在交通運輸、餐飲售賣、形象景觀、醫療救援等業務領域做好觀賽服務保障。

醫療服務方面,場館內設置了3個賽道醫療站,場館內4輛救護車保持待發狀態,平均抵達時間僅為3分鐘,最短僅用時6分鐘完成初步包紮診斷救治,訓練週期間為39名運動員提供了醫療服務。

雪橇世界盃期間,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體育學院等6所高校的128名志願者上崗服務,為觀眾、運動員、媒體記者、轉播商等提供了路線指引、防疫提醒、語言翻譯、賽道巡查服務。

國際雪橇聯合會主席埃納斯·弗格力斯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考察時説:“我看到的一切都讓我感到驚喜,這個場館對所有雪橇運動員來説,都是份很好的冬奧禮物。運行團隊工作很努力,組委會、場館經理、NTO以及賽道工作人員,整個團隊都有最高的水準。”

賽事運行團隊越“磨”越和諧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本次測試賽週期中,迎接了世界2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和教練團隊。雪車雪橇中心團隊也成了唯一全體閉環管理的團隊,這意味着所有工作人員在50天裏的吃、住、工作都要在一起。

車橇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大家知道了測試賽的賽期長度後,都抓緊安排好家庭事務。戚澤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自己是9月底得知要全程閉環,於是趕緊跟家裏溝通。“我有一個4歲的女兒,正是離不開人的時候。為了測試賽,我9月30日臨時把母親從老家請來照顧孫女。我們只交接了一天,我就進入了閉環。”他説。

訓練周和測試賽從10月5日開啓,工作團隊隨之進入閉環管理。有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早上5點起牀,6點上山,晚上十一二點回駐地休息,每天十八九個小時工作在賽場。在延慶賽區,場館工作人員來自冬奧組委和延慶當地,大家一開始在生活作息、工作方式和思考角度方面都有所不同,難免會出現摩擦。“但也正是在這50天裏,大家發現,沒有外在力量可以來調解矛盾,只有靠好好溝通,自己幫助自己。最終大家特別好地凝聚在一起。”戚澤説,“越到後來,我們的工作氛圍越好,相信到冬奧會賽時,我們的工作會更加順暢。”

疫情催生遠程視頻採訪系統

疫情給冬奧測試賽帶來了諸多不便,但也催生賽事用新科技滿足各方的需求。雪橇世界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首次對賽事進行轉播,雪車雪橇中心媒體團隊通過搭建媒體視頻採訪系統,解決了閉環下媒體採訪中外運動員的需求。

根據車橇中心場館管理防疫要求,運動員在閉環之內,媒體為閉環外羣體。雪車雪橇中心媒體團隊搭建遠程視頻採訪系統,在記者工作間和閉環內的混採區,分別設置音視頻採訪設備,並創新使用視頻採集卡代替攝像頭,既可以呈現超高清現場圖像,還能為記者提供現場採訪視頻,成為遠程採訪的“首創之舉”。

在雪車和雪橇的比賽期間,閉環內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帶領運動員來到閉環內混採區;在閉環外,媒體運行團隊在記者工作間安排語言翻譯,提前徵集大家的問題,安排提問順序,共進行了12場遠程採訪,並專門安排了2場中國雪橇隊的專訪。記者和運動員均對遠程採訪的現場感受表示滿意,這也為冬奧會賽時可能運用遠程採訪方式與主新聞中心視頻連線奠定了基礎。

供圖/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2 字。

轉載請註明: “雪游龍”50天超長“待機”準備周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