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評論:嚴懲裁判串謀作弊 維護中國籃球聲譽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評論:嚴懲裁判串謀作弊 維護中國籃球聲譽

  新華社記者王鏡宇、林德韌

  經過較長時間的慎重調查和取證,中國籃協對年初在國際籃聯技術官員認證體能測試中發生的串謀作弊事件作出了處罰決定。兩名裁判考生為自己鋌而走險的行為付出了沉重代價,中國籃協用重拳處罰維護了中國籃球的聲譽。

  根據中國籃協披露的消息,涉事人員在國際級裁判的考試中對測試音樂偷樑換柱,造成該次體能測試被國際籃聯認定無效。如此大膽的作弊行為讓很多業內人士和球迷瞠目結舌,它是對行業規則和管理水平的公然挑釁,也嚴重損害了中國籃球的聲譽。

裁判員是賽場秩序的維護者,是執行規則的“法官”。裁判員在考試中作弊,不僅讓人懷疑其體能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會減低人們對其職業操守的信任,對於行業公信力造成了惡劣影響。

  中國籃球近些年來保持了較好的社會形象,在職業聯賽發展、青少年普及等方面的工作穩步推進。嚴懲裁判串謀作弊,是中國籃協維護自身威信、淨化行業環境的必然之舉。

  從4月份初步通報此事,到11月4日公佈處罰結果,長達半年多的調查工作既表明了中國籃協的慎重態度,也説明了對裁判違規行為的調查取證難度。這份來之不易的處罰決定彰顯了中國籃協嚴肅行業治理的決心,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裁判管理工作任重道遠。要想淨化行業環境、杜絕此類現象再度發生,不僅需要中國籃協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體制機制,也應考慮引入社會監督乃至司法介入渠道,進一步增加裁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近年來,無論是中國籃協,還是CBA公司,都在裁判員選拔、培訓、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客觀而言,目前中國籃球裁判的水平和能力還存在着較大的提升空間,球迷的總體滿意度不甚理想。跟中國男籃國家隊一樣,中國一線籃球裁判也面臨着青黃不接的局面,優秀裁判的數量和質量都不如人意。隨着籃球市場的發展、青少年參加培訓人數和各類籃球賽事的快速提升,中國籃球裁判的管理和培養工作也應提質升級。只有通過完善賽事體系和裁判評價體系,暢通裁判員行業進入渠道和上升通道,形成優勝劣汰的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裁判員水平跟不上中國籃球和時代發展需要的問題。相信終有一天,會有更多優秀的籃球裁判員脱穎而出,成為中國籃球的“助推器”,不再為中國籃球“拖後腿”。(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3 字。

轉載請註明: (體育)評論:嚴懲裁判串謀作弊 維護中國籃球聲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