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7日,WTT澳門賽男單八強戰,許昕1-3不敵法爾克,具體比分是7-11、10-11、11-2、8-11。更有意思的是,八強打法爾克這個對手,是許昕自己選的。老將如何在大賽裏保持穩定性,這是國乒目前最尖端的難題,要想在東京奧運會賽場上實現國乒以往的“不輸外戰”目標,看來現在難度是越來越難。
許昕為什麼選擇法爾克,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解讀。大致與M-法爾克是去年布達佩斯世乒賽男單冠軍有一定關係。去年的布達佩斯世乒賽,如果許昕自己不掉鏈子能從下半區殺出來,決賽對馬龍的話,還真不好説究竟是許昕還是馬龍最終奪冠。下一次單項世乒賽,可能要到一年之後的2021年年底才有了,憑許昕以及馬龍最近的狀態看,比2019年布達佩斯的時候明顯有了變化。
並不是説國乒主力一輸球,我們就苛刻地批評,也有網友安慰許昕説:“引用龍隊的話:商業比賽,輸就輸了。”但問題是這個對手是許昕自己選的,當然同時我們也要佩服許昕的勇氣,勇於挑戰自己挑戰有難度的事。
國乒球迷對國乒主力要求為什麼這麼高?因為奧運會金牌是不容有失的。不輸外戰,是歷屆國乒主力看似低調實則難度很大的自我要求。追求完美的國乒隊長馬龍,曾經四年半180多場比賽不輸外戰。當然,只要是競技運動就不可能一直不輸。記得當時馬龍結束這個四年多不敗的時候,劉國樑也説,輸一場也是好事,這種壓力可以卸下來。
馬龍建立了一個標杆,普通球迷看到的就是我們的國乒主力所向披靡,遇到外協會的球員基本上都能贏,一旦出現輸外戰的情況就比較詫異。而國乒高層更多地看到的是幾個絕對主力,在頂級大賽上的發揮,確保奧運會、世乒賽“萬無一失”。
但目前國乒的現實情況是,隨着馬龍和許昕年齡的增長,這兩名老將要繼續用,如何確保大賽的穩定性是頭等大事。
馬龍已經32歲了,到明年夏天將超過32.5歲。前不久的男乒世界盃半決賽,馬龍4-3贏張本智和那場球,確實場面看贏得比較難,而且馬龍決賽與樊振東的對決,樊振東佔據了上風。之後的總決賽儘管馬龍贏了樊振東,但大家能感覺得到馬龍的艱難與堅持。
許昕的情況也比較類似,到明年1月8日許昕就將31歲了。其實許昕在2019年輸掉世乒賽關鍵戰後,到去年年底都基本上沒有輸過外戰,而且每站比賽都是多線作戰的勞模,如果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不推遲的話,許昕的狀態保持到今年7月並圓滿完成國乒交給的雙打任務是很有保障的。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奧運會被推遲一年,許昕近段時間狀態也開始飄忽不定。
還是那句話,現在輸一場沒什麼。關鍵是如何做到,明年在釜山世乒賽以及隨後的東京奧運會上,繼續做到頂級大賽外戰不輸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