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摔車後續爭議多,參加的竟是業餘賽,他的水平到底如何?
近兩日,圍繞王一博賽車摔車的討論不少,先是粉絲心疼王一博摔車怒罵其他賽車手,接着王一博親自懟對手毫無體育精神並就“摔車”上訴,最終賽委會公告申訴結果:成績有效,摔車是普通賽車事故。
經過這一波反轉,也讓不少吃瓜羣眾開始詢問:王一博的賽車水平到底是什麼水平?
王一博作為流量跨界車手引發爭議實屬正常,而參加摩托賽車究竟是個人愛好還是製造人設,就令人網友好奇。2019年,王一博憑藉《陳情令》成為流量小生,隨後就參加了摩托車賽車比賽,並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個人宣傳多處也增添了“職業賽車手”身份,粉絲也以專業賽車手稱呼。
那麼接下來,就王一博參加的賽事做一個回顧,來看看他參加的兩次比賽水準。
2019年,王一博加入萬里達雅馬哈車隊成為職業賽車手,參加了首次摩托賽車比賽。關於這場賽事,他也多次在不同平台及場合宣傳,用詞都是“arrc”或“亞錦賽”,給人制造了一種他正在參加亞錦賽的形象。
事實上,王一博參加的比賽並非arrc亞錦賽,而是本地賽事ZIC摩托車賽,不在亞錦賽正賽項目中。當時,官方提及arrc的時候也特意介紹了本土賽事ZIC摩托車賽,有懂賽車圈門道的網友也也解釋了王一博參賽的只是暖場賽,相當於蹭arrc熱度。另外,還説亞洲巡迴職業比賽,站在賽車場上的車手都是靠這行吃飯的,不可能接受只訓練半年業餘的車手,尤其還是連國內職業比賽都沒有參加過的。
關於ZIC摩托車賽,王一博部分粉絲也有科普稱參加的並不是ARRC常規四項比賽,而是新增的ZIC摩托賽。至於參賽資格也很容易,官方介紹得非常清楚,關鍵詞就是“門檻低受眾廣”,平民化的定位吸引了眾多跨行業的車手,其中就有王一博。
而且,zic也只是比賽場地名稱,並非賽事名稱,且該賽車場只接受中國選手。由此可見王一博參加的ZIC摩托車賽與arrc的關係,兩者並非一個專業組別。
綜上,這個比賽也説不上職業比賽,就是一個業餘比賽,報名費用需要1600塊錢。説到2020ZIC摩托車賽,王一博倒是也沒有提亞錦賽了,只是“摔車”一系列引發的連鎖反應,讓人將目光放到了更細緻專業的地方。
“王一博摔車”讓不少賽車圈的專業人士下場談論“摔車”事件,並對他的技術及車子提出質疑。有博主稱王一博賽車用的是“a1”,而其他車手可能用的是“a3”或“a5”,且還不讓車圈大佬參賽,總結車圈還是應該小眾化,不要玩飯圈那套。甚至還在評論區以韓寒等賽車明星舉例,稱他們gt就待gt組,gt3就是gt3,非常公平公正,似乎在內涵隱射王一博待的組或用的車不公平。
賽車本身就是小眾運動,而摩托車賽車更是小眾當中的小眾。明星破圈加入賽車比賽,除了享受粉絲狂歡,也必然要接受圈內人士挑剔的目光。ZIC摩托車賽事已經連續兩年有明星加入,但是賽制流程規則完全不清晰,嚴重阻礙了圈外人瞭解資訊的機會。
甚至有車手直接怒懟賽事主辦方做不到公開公正,就別辦賽事,直接去辦演唱會得了。
以王一博為例,參加的兩次賽事區別及個人賽事進度播報等都沒有統一説明,而博主質疑的“a1”“a2”是指車子型號還是車子排量,外行人完全看不懂,而ZIC的比賽組別設置需求條件就只有車尾排量及單缸雙缸説明,如果賽前公佈賽車手的車子配置,那麼就能讓大眾一目瞭然看清楚是否有違公平?明星也能少些爭議。
如今連鎖反應仍在繼續,王一博已經因為“體育精神”與“申訴結果”相悖被吐槽利用明星影響力帶節奏網暴素人,若是再沒有公開透明的賽車設置,關於其個人技術的質疑會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賽車運動的專業性。
最後,就希望入一行愛一行的同時,也遵守行業規則,而各行業也應積極做到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