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如今人人都知道PK,但PK究竟是什麼?PK就是點球決勝(Penalty Kick)。當兩支足球隊經過90分鐘常規比賽和30分鐘加時賽後仍然難分勝負,就會迎來點球決勝的時刻。不管之前表現如何,點球決勝最後只有一名勝者。
點球比點球決勝出現的時間,要早將近八十年。在點球出現之前,防守者在自己的禁區裏除了可以故意推、拉、絆、踢之外,甚至還可以隨便用手阻止球不進球門,而最多也就被判個禁區內的任意球而已。防守者再搭起一道人牆,進攻一方的罰球者基本沒法進球。
北愛爾蘭商人威廉·麥克魯姆作為兼職守門員,覺得這樣對進攻一方很不公平。在他的建議下,國際足球委員會於1891年6月2日最終確定:防守方在禁區內犯規包括故意手球時,進攻方會在離球門12碼(10.9728米)的地方獲得罰球,而且不需要面對人牆、只需要面對守門員一人。從此,點球就成了足球比賽中最容易射門得分的方式,沒有之一。在比賽僵持的最後關頭判罰點球,基本也就判定了一支隊伍的下課。
然而點球出現之後,並沒有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最後方式。當時如果兩隊在淘汰賽中打平,一般是擇日重賽,直到分出勝負。後來覺得擇日重賽太麻煩,一些比賽如歐洲盃就採取了抽籤或是扔硬幣來決定勝者的方式。
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以色列男足在淘汰賽中就因為打平而不得不抽籤。但以色列的運氣不好,在抽籤中成了被淘汰的一方。此時一名叫尤思夫·達甘(Yosef Dagan)的以色列猶太人對此憤憤不平,認為既然是足球比賽,為什麼不通過足球的方式來決出勝負呢?達甘通過以色列足協主席阿爾莫格向國際足聯提交了提案,呼籲改變以抽籤來決定最終勝負的方式。
此時一名德國裁判卡爾·瓦爾德,提出了以點球來決勝的方式。作為一名有20年經驗的業餘足球裁判,他也覺得通過扔硬幣來最終決定球隊輸贏實在太不公平,而重賽又太浪費時間。所以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他就已經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開始悄悄地嘗試這種方法,收效可觀。
於是在1970年的國際足聯會議上,成員國達成了讓點球大戰成為了打平後決勝規則的初步共識。這一年英格蘭的沃特尼杯比賽,曼聯隊的喬治·貝斯特成為了第一個在最後點球大戰決勝中進球的球員,而他的隊友丹尼斯·勞成為了第一個在點球決勝中罰失點球的球員。
從此,點球決勝的時代到來了。當時沒有人能料到,這種最殘酷的淘汰方式,使用至今仍然無法被取代。
世界盃開始使用點球大戰決勝,是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盃,但這一屆沒有出現需要點球決勝的比賽。直到1982年的意大利世界盃,點球大賽才首次正式出現在世界盃正賽中。半決賽上聯邦德國與法國在120分鐘時間內戰成3比3平,點球決戰中,擁有魯梅尼格的日耳曼軍團以5-4的微弱比分戰勝擁有普拉蒂尼的法國,躋身決賽。
也許因為點球決勝規則有德國人的貢獻,德國在世界盃上成為了點球決勝的大贏家。在1986年世界盃上,德國點球淘汰墨西哥;1990年世界盃上,半決賽點球淘汰英格蘭;2006年世界盃上,德國淘汰阿根廷。只要在世界盃上遇到點球決勝,迄今為止德國全部獲勝。
阿根廷其實也是大贏家。他們在世界盃上五次遇到點球決勝四次晉級,唯一的一次就是2006年世界盃輸給德國。巴西的成績也可以,四次點球三次晉級。而相對於大贏家,德國隊的另一極是英格蘭。英格蘭在世界盃上碰上三次點球決勝,無一例外全部告負。
而點球決勝也是意大利的傷心事。最令人傷感的莫過於1994年美國世界盃,羅伯特·巴喬一腳踢飛點球、將冠軍拱手讓給巴西人的那一幕。 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由點球來決定冠軍的決賽,現場的空氣緊張凝固到令人窒息。四年之後的法國世界盃,巴喬倒是在點球決戰中一腳入網完成了自我救贖,但意大利仍然被法國送回了家。幸好風水輪流轉,意大利終於在2006年的世界盃決賽中,收穫了世界盃點球決戰的第一勝,也把自己送上了世界盃冠軍的王座。
在歐洲盃的點球決戰上,意大利變成了荷蘭人的剋星。2000年歐洲盃半決賽荷蘭對陣意大利,面對少一人迎戰的意大利獲得兩個點球,荷蘭人卻兩次都罰失。意大利成功地拖到了點球決戰,然後心態崩潰的荷蘭人四射只有一次入網,成就了意大利的門神聖·托爾多。整場比賽六次點球,托爾多居然只讓荷蘭人射進一次。
如果在兩隊常規5個點球罰完後,仍不能分出勝負,點球大戰將進入突然死亡階段。兩隊各罰一個,沒罰進的一方突然死亡。在世界盃歷史上,這種情況只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就是1982年世界盃歷史上的首次點球戰;第二次是1994年美國世界盃,瑞典在四分之一決賽擊敗羅馬尼亞的點球戰。
而在兩年前的歐洲盃上,德國和意大利互踢了9輪點球,出場的18名球員踢飛了7個,到第9輪德國才逃出生天。無論如何,懸崖邊註定只能有一方不會掉下去。
3 點球決勝中的點球成功率,低於常規比賽中的點球成功率,大致是74%對78%。即便超級球星,也絕對不敢保證每球必進。梅西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半決賽中點球淘汰荷蘭,兩年後卻在美洲盃點球爭冠中一腳踢飛、輸給了智利。
根據科學判定,守門員的撲救盲區大約是28%,也就是説球員如果自己保持腳法穩定,將球射向這28%的球門位置,守門員就算反應再快撲得再好,還是阻擋不了足球入網。
除此之外,球員罰點球的習慣也會被守門員一方研究透徹。在2006年世界盃德國面對阿根廷點球決戰時,德國教練科普克交給守門員萊曼一張小紙條,上面是阿根廷球員的點球習慣:
裏克爾梅——左上 克魯斯——長距離助跑,右上角 阿亞拉——注意他的射門腿,左下角 羅德里格斯——大力抽射右邊 坎比亞索——短距離助跑,左上
在準備撲救之前,萊曼都會把這種小紙條從右腿球襪中掏出來看一眼。結果萊曼只讓四名阿根廷球員的罰球進了兩個,成功晉級。賽後這張功臣小紙條也被拍賣,所得捐給了慈善機構。
2011年,94歲的瓦爾德去世。在去世前五年,他曾經表示後悔將這項規則引入世界足壇,許多比賽因此而變得醜陋,無數功利的球隊只會死守,然後寄希望於在點球大戰中獲勝——因為他們不可能在常規比賽時間做到這一點。他希望有一種更加公平的方式來決定比賽勝負,他堅信總有一天點球大戰決勝將從世界盃消失。
但這一天至少目前還看不到蹤影。罰進點球對於一名職業球員其實並不難,但它考驗的不是技術,而是心理和意志。點球決戰就像兩個火槍手面對面決鬥,一人開一槍,直到其中一人斃命。這種直接了當的判定勝負的方式,雖然殘酷——但行之有效,也最能滿足狂熱觀眾們的心理需求。足球場跟古羅馬鬥獸場有時很相似:都只能有一方活下來。
所以點球決戰的殘酷,從深層次而言,其實正是源於人類自身從古至今潛意識心理的殘酷:我們不能接受平分秋色的兩個冠軍、我們不能容許與他人分享勝利的喜悦、我們不能容忍最後的成功居然不歸於唯一一方。而在不能消除殘酷的前提下,唯一能做的,也許就是讓它儘可能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