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人才輸出基地:走出數位全明星球員,林書豪與周琦也曾前往!
NBA是無數個熱愛籃球的人都追尋的地方,NBA裏的球員代表着這個世界上最高的籃球水平,他們有的人速度直追百米運動員,有的人能夠跳起來親吻籃筐,更有甚者強壯程度直追搏擊運動員。
因為這是一個強者雲集的地方,競爭也就非常殘酷,若想進入NBA,要不就是擁有絕佳的天賦,在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依靠高順位被NBA球隊選走;要不就是在不同聯賽或者下級聯賽不斷打拼,讓NBA的球隊注意到,而這些選擇裏,NBA的發展聯盟最為典型,我們來詳細聊聊NBA發展聯盟。
發展聯盟的建立
NBA發展聯盟,在2001年建立,剛開始官方名字叫“國家籃球發展聯盟”,後來到了2017年,正式改名為“國家籃球協會發展聯盟”,以下簡稱為發展聯盟。
起初建立的時候,NBA發展聯盟並沒有想過很多,在經濟、人員等方面沒有完善的計劃,因此保持着低成本、低運營的模式。在首個發展聯盟的賽季,也就只有8支球隊參加,這8支球隊分別來自美國東南部的弗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阿拉巴馬州和喬治亞州。
隨後,在2005年,其中的部分隊伍被私人老闆購買,私人老闆的介入,必定會在球隊商業上大大文章,這也就變相的吸引了更多的球隊和球迷支持。也就這時候開始,發展聯盟開始了向美國西部州邁進的步伐,2006年,貝克斯菲爾德果醬隊主動加入發展聯盟,成為第一支發展聯盟的加利福尼亞州球隊,到了2007年,發展聯盟的隊伍達到了14支,2010年之後,發展聯盟更多的向NBA靠攏,以NBA球隊下屬球隊的名義出現的球隊不斷出現,現如今,隊伍已經多達28支,遍佈全美各地。
隨着發展,在2017年,NBA開始更多的干預發展聯盟,大力支持起發展聯盟的商業,發展聯盟成功和運動能量品牌佳得樂合作,將由佳得樂全權冠名,這也讓發展聯盟的名稱再次變化,變成了NBA Gatorade League,簡稱NBA G-League,這也是美國職業體育聯盟首次用合作伙伴的名字命名。
發展聯盟的球員薪水和待遇
發展聯盟的球員,雖然是在為自己所在的球隊打球,但是賺的錢並非來自球隊,籤合同的時候,都是和發展聯盟籤。
在發展聯盟,也像NBA球員一樣,根據實力獲得相應的薪水,只不過薪水是固定的。分為A、B、C三檔,在2016年之前,A檔拿到2.55萬、B檔拿到1.9萬、C檔拿到1.3萬美元的年薪,注意,是年薪。但是他們打客場需要外出時,是有補助的,球員們能領到每日的津貼40美元。
從2016年開始,球員工資開始被調整為兩個檔次,分別是2.6萬和1.95萬美元,每日津貼也上漲到了50美元。2018-2019賽季,發展聯盟再次漲薪,調整後的薪水達到了3.5萬美元。除此之外,發展聯盟計劃從2020-2021賽季再次提高球員的待遇,要保證球員在前往客場時,都能得到獨立的房間,原先球員只能住標間,而球員的津貼也會變成65美元。
從發展聯盟打出來的球星
發展聯盟培育了很多球員,有一些甚至在進入NBA之後,還能更進一步。
克里斯米德爾頓、魯迪戈貝爾、帕斯卡爾西亞卡姆、克林特卡佩拉、範弗裏特、羅伯特考文頓、哈桑懷特塞德、德里克瓊斯、林書豪。
這些球員從發展聯盟打出來後,都成為了優秀的NBA球員,可以説是發展聯盟的球員代表。其中,米德爾頓,西亞卡姆還入選了NBA全明星,米德爾頓也成為了第一個從發展聯盟出身的全明星球員。
不管是在什麼地方,有人就會有感動,有些球員把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都留在了發展聯盟,只為了年少時的夢想。有些湖人球迷可能還記得,在2017-2018賽季常規賽的尾聲,發展聯盟出身的安德烈英格拉姆代表湖人出戰了兩場常規賽,而這位07年的落選秀,在這之前,一直在發展聯盟,現在已經是34歲了。
他在發展聯盟出場了449場,場均能拿到8.2分、2.2籃板和1.3次助攻,這麼多年的奮鬥,也讓他成為了發展聯盟的歷史三分王。安德烈英格拉姆絕不是個例,在發展聯盟,甚至在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為了夢想甘願付出一切的人,他們“寒窗苦讀”只為了能夠有朝一日踏上NBA球場,一舉成名。
NBA與發展聯盟的聯繫
2001年剛創辦時,僅僅有8名發展聯盟的球員獲得了NBA聯盟的垂青。可到了2018-2019賽季,NBA已選擇了47名球員進入NBA,,其球員規模已經僅次於每年60個名額的NBA選秀,成為了NBA聯盟的第二大球員輸送源。
除了球員之外,發展聯盟還為NBA聯盟輸出過2名主教練,分別是2013-2016賽季執教過孟菲斯灰熊的戴夫喬爾格和自2014年執教到如今的猶他爵士主帥奎因斯奈德,除此之外還有33位助理教練、3名總經理。
更重要的是,從2002年起,所有新任命的NBA裁判,必須是從發展聯盟出來的。在經過了多年的磨合和發展,NBA和NBA發展聯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NBA所需要的各類人才大多都是從NBA發展聯盟挑選,NBA發展聯盟成為了NBA最強的儲備人才庫。
或許多年後,NBA發展聯盟會發展的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務於NBA,有可能會形成如生產線般的模式,讓NBA的“後勤”保障更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