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熟悉中國足球的人都知道,最近幾年中國足協都在想方設法大搞各類限制禁令。最開始足協要求球隊必須讓足夠多的年輕球員出場,之後開始限制球員年薪和轉會費,如今又要求所有俱樂部必須將隊名更改為中性化名字。可以説這種冠名“一刀切”的要求給幾乎所有的球隊都出了難題,除了率先完成改名的大連人隊,其他大部分球隊內心都不是太願意更名。更有幾支老牌球隊如國安、泰達就多次向足協“上書”建議,但根本沒有什麼作用。
對於已經在中國足壇立足多年的中超球隊來説,他們雖然對於更名比較反感,但實際上最終還是可以接受讓步的。像恆大、上港這些強隊,他們的知名度早已打響,即便名字進行了更換,但大家也都知道他們幕後的投資方是誰。
可是中甲、中乙球隊就不一樣,他們的投資方投資足球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打廣告、擴大企業影響力。這些球隊裏很多都是根基不穩的,很多低級別球隊都沒有很長時間的球隊歷史,影響力非常有限,可能除了本地球迷之外沒多少人瞭解球隊的投資方究竟是誰。如今要改成中性名相當於間接斷了他們的活路。
有消息稱中甲泰州遠大隊在收到改名通知之後,已經萌生了不小的退意,目前這支球隊已經面臨解散。泰州遠大作為一支2017年剛成立的足球俱樂部,他們對足球投資熱情還是非常高的,否則也不會完成三年實現兩連跳的優異成績。2018年這支球隊還在打中冠,2019年便到了中乙,而今年衝上中甲的他們發揮也相當不錯,最終排名中甲第6。
但是受到足協要求更名的新政影響,投資方的興致鋭減,甚至達到了不想再繼續下去的局面了。本來低級別球隊的投資方大都不是有雄厚實力的大企業,在資金方面沒法和豪門相比。各家球隊都是在“賠本賺吆喝”,現在足協想讓這些球隊連“賠本賺吆喝”的機會都沒有,自然大大減弱了投資方繼續投資的興趣。
最近這幾年中甲中乙隊都在面臨着生存困難的局面,有着多年曆史的遼足和延邊都無奈解散,而今年的北京人和也到了解散邊緣。老牌球隊都面臨着解散,那新生代球隊就更不用説了,每年聯賽結束後都會有10來家球隊前途未卜。但在這樣的前提下,足協居然還醖釀起了擴軍,2023年中國三級聯賽均已確定要增加球隊數量,這意味着將有更多傢俱樂部會成為職業聯賽中的一員。
在投資環境逐漸惡化的大前提下,足協仍要擴軍顯然是不太符合足球發展規律的。一方面足協對於投資者的態度並不友好,另一方面卻希望有更多人蔘與到職業化中。可職業足球並不只是憑藉一腔熱血就能搞好的,想要搞好一支俱樂部需要大把資金投入。
這幾年因為資金鍊斷裂而解散的球隊數量可不少,很多人都認為足協這是給自己定了一個容易打臉的目標。萬一未來聯賽中解散的球隊越來越多,到時候足協需要處理的麻煩事可就更多了。每個賽季結束後足協需要一支支球隊確認准入資格,有未達到准入資格的球隊要被“踢出”聯賽,對於新賽季的准入球隊又要一支支遞補着來。萬一再出現像當年武漢一樣中途退賽的球隊,甚至會直接影響當前賽季的進程。
那麼你認為如今的中國三級聯賽還需要擴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