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為“足” 中國輪椅網球隊將在亞殘運會向獎牌新突破發起衝刺
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將於10月22日至28日舉行。輪椅網球,是為肢體運動性功能障礙的殘疾人開設的體育運動項目,起源於1976年,在1992年巴塞羅那殘奧會上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它也是亞殘運會首批設項的項目之一。本屆杭州亞殘運會,中國隊派出6名選手,參加4個小項的角逐,也是歷屆亞殘運會參賽人數之最。
在賽場上,輪椅網球運動員最親密無間的“戰友”就是他們的輪椅。比賽的輪椅比普通輪椅多出“前小腳輪”和後部防翻裝置等特殊部件。運動員在發球時,臀部不能離開座椅,否則即為犯規。上場前,繫上與輪椅連接的特殊綁帶,是輪椅網球特別的儀式感。
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輪椅網球項目負責人 徐青華:發球的時候要求下肢不能觸地,但是輪椅的輪子又是一個自由體的運動,你發球的時候,力量會卸掉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運動員經過訓練以後,他的上肢力量也可以達到跟健全人沒有差別的程度,發球速度基本差不多。
輪椅網球比賽,勝敗的關鍵,不僅在於網球技巧,還在於是否能夠快速、準確地控制輪椅。每次擊球后,運動員都要及時調整輪椅的位置,以便再次正面擊球,過程不到一秒鐘。瀟灑轉身的背後,是運動員千百次的練習。
杭州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輪椅網球項目運動員 郭珞瑤:大家看到我轉身其實是很快的,我每天訓練大概七八個小時。輪椅就像我的雙腿一樣,轉彎靠的是身體、腰和手整體的協調性。因為必須給下一板增加進攻的機會,所以每次轉身都要很積極和迅速,才能更好地去迎接下一板的到來。
輪椅網球使用的場地的尺寸、球拍和球的大小、球網的高度,都和健全人網球保持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在比賽規則中允許網球出現“雙跳”。
據瞭解,本次參賽的中國輪椅網球隊選手平均年齡28歲。上一屆亞殘運會上中國隊摘得了女子雙打冠軍,本屆亞殘運會,中國輪椅網球隊6名隊員將向獎牌新的突破發起衝刺。
董順江:直面來球 不畏挑戰
在本屆杭州亞殘運會輪椅網球中國隊中,90後的董順江身經百戰,是位年輕的“老將”。汶川地震中,董順江失去右腿,但他沒有被命運折服,在輪椅上重攀人生巔峯。兩次奪得國際賽事冠軍的他説,“我會一直保持直面擊球的狀態,不畏人生挑戰”。
出征本屆杭州亞殘運會前,董順江和隊友們保持着每天高強度的體能訓練。為了備戰,教練制定了新方案——在普拉提軟墊上練習腰部平衡性。失去右側小腿的董順江,為了加大強度,專門搬來了槓鈴片給身體配重。
杭州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輪椅網球項目運動員 董順江:體能對於我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到了一定水平的時候,不單單是技術較量,體能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
2008年5月12日,董順江一生難忘。當時就讀於四川省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三的他,在地震中本已跑出教室,可為了營救被困的同學,他又衝了回去。
這張照片拍攝於董順江手術後不久,面對身體的傷殘,他卻始終保持陽光。
即便是天生性格樂觀,失去右腿的董順江也曾排斥過輪椅,他説之前總是怕別人發現自己是殘疾人,他不想承受別人異樣的目光。但喜歡體育的董順江很快就被髮掘,參加到輪椅網球的訓練中。從那以後,曾經最排斥的輪椅成了董順江的雙腿,每天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能夠和輪椅更好地融為一體,董順江還想了一個自己的辦法去練習。
杭州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輪椅網球項目運動員 董順江:我老家在農村,沒有很平的地方,就一塊田地。我就自己使用生活輪椅在田裏跑輪椅,自己練,練壞了好幾輛輪椅。我練輪椅就是告訴自己,我要參加網球隊,即使是之前排斥的東西,只要我喜歡網球,我就要去做這個事情。
小董説,年少時曾有過“當貨車司機”的想法,當年村裏路不好,貨車司機就成了少年眼中“走得遠、掙得多”的職業,而最後幫他真正抵達遠方的卻是網球。2011年,他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就拿到了男雙冠軍;2016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輪椅網球世界盃團體賽上,董順江奪得了中國男子輪椅網球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一路走來,雖然遇到過坎坷,但董順江在輪椅網球中重獲新生,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感悟。
杭州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輪椅網球項目運動員 董順江:我們就是一個目標,我們往前,一直往前。只要這個球沒有成死球,我都要全力以赴去追它。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會告訴自己,我一定不要放棄,我一定要勇敢去面對它。
(央視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