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男子短跑名將蘇炳添,歷史性地站在了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起跑線上,在一天之內兩度打開了10秒大關,驚豔了世界。除了令人驚歎的運動成績,他還有一個頭銜也令人敬佩: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副教授——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副教授。
和蘇教授一樣,在中國體育健兒中間,還有不少高學歷的運動員:為中國體育代表團贏得首金的楊倩是清華大學的大三學生,舉重冠軍石智勇是寧波大學的研究生,女籃主力邵婷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在讀博士,贏得女子800米第五名的王春雨是安徽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奪得男子體操雙槓冠軍的鄒敬園是成都體育學院的研究生……他們都是“學霸”。
以往,運動員常給人留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偏見。而今,中國選手將此徹底顛覆過來了,他們不僅四肢發達,而且頭腦智慧。在東京奧運賽場上,中國選手陽光自信,展示出了新時代中國體育健兒嶄新的精神風貌。他們充滿笑意的臉龐,像掛在胸前的獎牌一樣亮眼。
中國體育健兒在綜合能力結構上的新變化,來自社會發展的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更是來自我國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換代。以往,我國體育人才培養模式,借鑑的是前蘇聯的做法。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為新生的共和國培養了大批體育人才。但是,一個體育大國要進階成為體育強國,僅靠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遠遠不夠的。
伴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一些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被引進來了。走市場化職業化和體教融合發展的路子,很好地彌補了舉國體制培養人才的模式,進一步增強了我國體育隊伍在世界賽場上的競爭實力。
不論是體育人才的培養,還是其他行業人才的培養,都離不開兩個衡量優劣的標準:一個是人才的培養符不符合人才成長的內在規律,另一個是人才的培養有沒有結合本國的國情。
在體育人才的培養上,我們理應有開放的思維,注重借鑑和學習別人先進的做法。但是,這裏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結合本國國情。改革開放伊始,我國的足球界就效仿一些足球強國的做法,把足球推上了市場。幾十年過去了,踢球的“荷包”鼓了不少,可運動成績卻不能令人滿意。中國男足這些年連奧運會的邊都摸不着,其中的教訓值得我們深思。
就體育人才培養模式而言,世界各國也沒有一成不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做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運動項目,都有着自身的發展規律,優秀運動員的培養方式也千差萬別。實踐證明,依靠簡單的“抄作業”是不行的。學習和引進別人先進的做法,必須結合我國選手體質特點、運動特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東京奧運會上,“學霸”們奪得了金牌,贏得了榮譽,也貢獻了寶貴的人才培養經驗。走下賽場,這些經驗一旦變成大家的財富,定能在各行各業的人才培養中,取得豐碩的成果。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