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李旭 王劍冰)12月6日,2021年斯諾克英國錦標賽落下帷幕。24歲的中國小將趙心童以總比分10-5完勝佈雷切爾,成為首位三大賽奪冠的“90後”球員,同時也是自2011年的特魯姆普以來,最為年輕的英錦賽冠軍。
2021年是中國枱球收穫頗豐的一年。1月,在2021年斯諾克大師賽決賽中,“00後”中國新秀顏丙濤戰勝蘇格蘭選手希金斯奪得冠軍,成為以19歲年紀奪冠的奧沙利文後,大師賽最年輕的冠軍。
中國Z世代選手崛起背後有哪些因素?枱球運動在中國發展進入了怎樣的階段?中國枱球協會理事、中國枱球協會培訓教學委員會主任、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院長劉錚接受新華體育專訪時表示,中國枱球協會的一整套人才挖掘、培養機制已趨完善,中國小將未來可期。
圖為趙心童在賽後高舉獎盃。當日,在英國約克舉行的2021斯諾克英國錦標賽決賽中,中國選手趙心童以10比5戰勝比利時選手佈雷切爾,奪得冠軍。新華社發(克雷格·布勞攝)
“尋找”下一個枱球新星
小將的崛起其實有跡可循。
2012年,中國枱球協會推出斯諾克青少年培養計劃,旨在挖掘、培養、打造潛力新人,為中國斯諾克選手再次站上更高的世界舞台蓄力。
計劃推出後,一些列改革舉措接連實施:每年一次的斯諾克青
少年錦標賽改為斯諾克青少年系列賽,並將賽事提升為每年至少4站,為青少年選手增加比賽機會;合作成立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為年輕人創造正規系統性訓練的機會;設立青少年比賽排名,依據此排名來選拔、確定參加國內和國際大賽的外卡選手資格……
“青少年系列賽的目的就是發掘人才。”劉錚説,“中國枱球人口保守估計有5000萬,在這茫茫多的愛好者中怎麼能找到最有潛力的孩子?賽事就起到了發現人才的作用。顏丙濤和趙心童都是從這一賽事裏脱穎而出,逐步走向職業賽場的。”
找到人才後,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則承擔起培養人才的職能。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造訪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在得知訓練館有27張職業賽用台供學員訓練時,主持人都為之一驚:“這裏有最專業的硬件設施,教練有豐富的經驗,對於學員的管理也很到位,一切都井井有條。”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2013年成立。除了專業的場地、國際級的比賽設備,學院還配備了鷹眼系統輔助教學,擁有包括多名國家級教練員的教練團隊。趙心童是第一批進入學院的學生。
“過去,中國枱球運動沒有一套系統的教育規範。”劉錚介紹,“學院成立的初衷,就是探索一種模式和方法,穩定培養高水平的運動員。”
如今中國共有27位運動員站在職業斯諾克的世界舞台上,其中來自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的佔比達33.5%。另一方面,規範化的培訓加上科技保障還縮短了運動員的成長週期。學院培養的學生走上職業賽道,平均只需3至4年。在中國27位職業運動員的00後選手中,學院輸送的運動員佔比超80%。
在專業化訓練及精英培養方面,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完成了“走向職業”和“世界冠軍”兩大硬考核指標,下一步,學院希望將培訓縱向深入,構建從“金字塔尖”到“塔基”的人才儲備體系。
“學院在行業內被叫做‘枱球界的清華大學’。在‘大學’的基礎上,我們還想把‘中學’、‘小學’都做好。”劉錚説。在規劃中,中國枱球協會培訓基地未來將把培訓點位遍及地級市,並且深入到縣級行政區中。目前,學院已經向社會開放,業餘愛好者也可以加入學習提升水平。“從專業培訓做到全民普及的培訓,可能就會冒出來更多人才。”
圖為劉錚介紹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培養出的斯諾克選手。新華網記者 李旭 攝
夯實“紳士運動”的“羣眾基礎”
2005年,丁俊暉在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中擊敗“枱球皇帝”亨德利,拿到自己的第一個排名賽冠軍。這項發源於英國的“紳士運動”也因此受到一個人口大國的關注。
而在中國枱球進入發展快車道的16年後,羣眾的選擇更加多元化,枱球發展的速度有所放緩。除了需要更多像丁俊暉、趙心童、顏丙濤一樣站在世界舞台頂端的職業選手,枱球還需要進一步夯實大眾的參與度和黏性。
中國枱球協會主席王濤表示,未來協會會開展豐富多樣的枱球活動,到工會,到民間,甚至到農村中去。她説:“讓大家一起辦賽事,把比賽帶到羣眾身邊去,一層一層執行起來,才能讓中國枱球擁有第二個春天。”
11月30日,中國枱球協會發布了斯諾克及中式枱球技能考試題庫。在此之前,中國枱球協會發布了《中國枱球協會運動員技術和技能等級認證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推出面向社會大眾的技能等級認證。
“辦法”顯示,技能等級由高至低共分為九個等級,大眾可以通過參加中國枱球協會運動員技能等級評級賽事或參加中國枱球協會枱球技能考核兩種方式獲得等級認證申請資格。“達到技能等級的最高兩級,還能跟專業等級的國家三級和國家二級‘掛鈎’,即通過技能等級2級考試後,有機會申請國家三級運動員,通過技能等級1級考試後則有機會申請國家二級運動員。”劉錚介紹。
回顧過去幾年,中國枱球協會在擴大台球人口,普及推廣枱球運動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工作,最顯著的成果就是搭建起了層級豐富的賽事體系。
過去,在中國舉行的斯諾克頂級賽事僅有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斯諾克上海大師賽等,如今無錫、廣州、大慶、玉山4站斯諾克國際A類賽事應運而生,國際A類賽事增加到了6站。這些高水平的、觀賞性強的賽事,對於擴大台球粉絲羣體有很大作用。
中國台協根據枱球3個項目的特點,明確了斯諾克、中式枱球、美式枱球發展的側重點。如果説斯諾克比賽走的是精英文化路線,那麼美式枱球則是特色文化路線,中國枱球協會把美式枱球和各承辦地的旅遊資源相結合,現在全國各地美式枱球賽事不勝枚舉,真正把美式枱球打出了“時尚感”。
中式枱球走的則是全民健身發展路線,通過引入頂級賽事和全民健身推廣,球員走進學校、社區傳播枱球文化,老百姓從之前不懂枱球到現在台球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中國台協授予的第一個“中國枱球之鄉”上海浦東唐鎮來説,在各級枱球賽事的影響下,已經實現了“村村有球枱,月月有比賽,年年有精彩”的目標。
同時,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中國斯諾克巡迴賽、中國斯諾克青少年巡迴賽也落地生根。一個結構完整、層次豐富的賽事體系,成為枱球運動在中國發展的根基。
圖為劉錚介紹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榮譽牆。新華網記者 李旭 攝
斯諾克的中國印記
趙心童捧起英錦賽冠軍獎盃後,世界排名隨之飆升,來到了全球第9位,成為中國斯諾克新“一哥”。“斯諾克中國軍團”的其他成員排名分別是:顏丙濤世界排名第16,周躍龍世界排名第17,丁俊暉世界排名第27位。
在趙心童的身後,本次英錦賽共有25名中國選手參賽,可謂後備人才濟濟。世界斯諾克掌門人巴里·赫恩略帶誇張地表示,如果表現夠出色,或許將來世界前16全是中國球員。
中國運動員的崛起,不僅會推動斯諾克在中國的發展,也能促進斯諾克的國際化發展。著名斯諾克記者赫克託·南斯認為,“以前賽場上多是英國本土球員,最多會有澳大利亞、新西蘭的球員。但中國球員的成功,讓印度、中東和其他地區的球員看到了自己投身這項運動的可能性。”
近年來,斯諾克這項運動中的中國印記越來越鮮明。如今在中國舉辦的頂級賽事越來越多,高額的獎金與優越的賽事條件保證了來華球員的數量與質量,奧沙利文更是宣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中國新一代球員年齡相仿,趙心童、周躍龍為95後,顏丙濤為00後。與前輩相比,他們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同時,中國Z世代球員的球風和個人愛好都更為多元,這也為斯諾克運動的受眾擴大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趙心童球風犀利,崇尚“暴力美學”,這種打法比賽耗時短,對吸引年輕觀眾、提升比賽收視率有很大利好。與他作為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同窗”的顏丙濤則作風紮實,有着超出生理年齡的“大心臟”,成為了很多更年輕選手的榜樣。
這種個人風格同樣是Z世代球員可以持有的商業資產。以冰雪運動新星谷愛凌為例,“顏值”與實力兼備的她不僅在冰雪賽場上獲得了成功,同時也成為商業代言的寵兒,是目前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體育明星之一,是消費市場中的“頂流”。
作為一項有着悠久歷史的運動,斯諾克自身也在求新求變。冗長的比賽時間是這項運動在碎片化時代吸引粉絲的最大阻力。世界台聯此前曾做過許多嘗試,如限制出杆時間,縮短局數,推出限時賽等,但目前仍處於摸索階段。
從這一角度看,中國的次世代枱球運動員貫通中西、風格百變,能從年輕人的視角重新詮釋這項運動,賦予其新生代活力。結合中國運動員一直以來在技巧型項目上的優異表現,不難預料未來他們會帶給球迷更多驚喜,同時也為枱球運動打上更加濃厚的中國記號。
展望未來,劉錚表示,“或許我們可以證明,中國人不僅能享受這項運動,也能培養出世界冠軍,而且還能推動這項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