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寫代碼解決核酸結果統計難題……實幹才是大學生應有的樣子
疫情當前 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抗擊新冠疫情做出努力 而有一些年輕人 他們身在校園中 心繫天下事 用自己的所學所得 助力抗“疫”第一線 復旦博士一小時解
疫情當前 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抗擊新冠疫情做出努力 而有一些年輕人 他們身在校園中 心繫天下事 用自己的所學所得 助力抗“疫”第一線 復旦博士一小時解
原標題:高校師生守“滬”在行動上海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滬上各高校的院士、教授、工程師、學子紛紛挺身而出,向科技借力,為抗擊疫情貢獻高校力量。自3月初以來,復旦大學啓動常態化核酸篩查工作,要求班級
打開“健康雲”、將核酸報告截圖、上傳提交……這一套操作已經是大學校園裏師生配合疫情防控的“常規動作”。但人工核查往往費時費力,又容易出錯,怎麼辦?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李小康日前開發出一項
每天收集健康雲上核酸檢測的二維碼截圖,核對檢測時間是否符合要求並逐個登記,這大約是疫情期間每個學校的老師和基層工作者都花費過大量時間的工作之一。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李小康勇用130行代碼讓
人工核查核酸報告費時費力又易出錯,怎麼辦? 4月7日,復旦大學官微發文,自三月初以來,學校啓動常態化核酸篩查工作,要求班級輔導員必須核查學生“健康雲”核酸完成截圖,確保“不漏一人”。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