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村民與豬同處一室 如何脫貧成重中之重
2015年8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右二)到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榕木村寨洲屯貧困戶吳榮梅家中走訪調研,共商實現精準脫貧有效路徑。黃克攝
77歲村民與豬同處一室 如何脫貧成重中之重
編者按 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怎樣才能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深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在深入3個貧困村屯、走訪29戶貧困戶,瞭解貧困現狀、剖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的基礎上,就如何實施精準識別、精準幫扶進行深入思考,提出了有參考價值的意見。現將調查報告全文刊發。
今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叮囑我們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在國家推進脫貧攻堅的新階段,如何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我來到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羅城縣,就此問題進行調研。羅城縣地處大石山區,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全縣總人口3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超過10萬人。兩天時間裡,我重點深入到東門鎮榕木村寨洲屯和四把鎮棉花村上新屯、下新屯,先後走訪29戶貧困群眾,召開兩場座談會,透過“解剖麻雀”,力求為全區打好脫貧攻堅戰理清一些思路。
走進貧困村
交通條件差、房屋簡陋、資源匱乏等,是貧困地區相似之處
滇桂黔石漠化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廣西片區涉及7市35個縣(區)。榕木村和棉花村就坐落在這片區內。榕木村寨洲屯共有76戶351人,其中壯族人口占95%,在近期開展的精準識別試點初評中,寨洲屯貧困發生率為44.41%。棉花村是一個仫佬族聚居村,我所到的上新屯有26戶85人、下新屯有19戶8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分別為89.41%和100%。
貧不貧,在通行。從榕木村委到寨洲屯是一條5公里長的狹窄砂土路,坑坑窪窪,村民反映,由於交通不便,他們賣豬的價格比通水泥路的村屯每斤要便宜1至2元錢。通往上新屯、下新屯的是更加崎嶇陡峭的砂石路,兩車相會,需要大老遠就停下來相互避讓。兩屯之間由一條小土路相連,村民只能步行往來,屯裡孩子要走上一個多小時到山外去上學。要致富先修路,這裡的老百姓有更深的感受。
富不富,看房屋。一個村子的貧富程度,往往從村民的房子就能看出眉目來。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村落,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有半乾欄式和全地居式。老式建築人畜混居現象較為普遍,房子分上下兩層,牲口“住”底層,比較低矮;上層住人,木地板,木板牆,也有的是泥磚牆;頂上還有個閣樓,一般用來存放糧食。村民們打趣地說,底層是“畜牧局”,中間是“人事局”,上頂是“糧食局”。寨洲屯就是這種型別的壯族村,有55座泥坯或木板房,其中17座是危舊房。有的村民住房十分擁擠,吳世文、吳世相兩兄弟家共8口人,各自只有一間8平方米的臥室,共用一個客廳。類似情況的家庭還有吳代居、吳世員、潘代軍、潘代友等農戶。上新屯、下新屯是仫佬族建築風格,房子不大,小院落、高地臺、青瓦頂、土磚牆。聽一村民說,自家房子是爺爺的爺爺蓋的。村裡這樣的老房子還有不少,有些年久失修,牆面、屋頂、房梁等受損嚴重,透風漏雨。村民吳天能家住房擁擠,77歲的老母親只得與家裡養的豬同處一屋。
在這3個屯調研,遇到的不是老人、婦女,就是小孩,很少見到青壯年。村幹部說,寨洲屯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長年外出務工,上新屯、下新屯平均每戶約有一人在外務工,有的甚至舉家外遷。下新屯吳天壯夫妻長年在外務工,只留下年近古稀的老父母在家相依為命。也有不少家庭是年輕父母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去帶。因為貧窮,村裡還有不少男人娶不上媳婦。寨洲屯超過40歲的光棍有8人,上新屯有10名中年男子沒娶媳婦。外村姑娘不願嫁到窮村來,加上仫佬族有男子“兩邊走”和入贅的婚俗,上新屯有13人入贅到外村、1人“兩邊走”。
脫貧致富需要一定的資源條件。比較而言,寨洲屯自然條件好一些,全屯人均耕地0.9畝,還有一些林地和開荒地,水源也不缺。屯長說,以這樣的條件,只要把基礎設施搞好,把產業發展起來,是不會過窮日子的。上新屯、下新屯的條件就差多了,人均只有5分地,還七零八碎,說“草帽一扔蓋塊地”也不算太誇張。這裡降雨量並不少,但屬喀斯特地貌,水都從地底下漏走了。我看到一個山石圍成的水櫃,內壁長著“綠毛”,水面還漂著一些腐爛物,幾根細細的管子把水引向村民家,這就是他們主要的飲用水源。冬天水枯了,只得翻山越嶺到4公里外去挑水。實在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村民們最大願望是遷到山外條件好一些的地方去住。
走訪貧困戶
勞力、耕地、技能、保障等要素的不足,成致貧主因
這次調研,我儘量多走訪一些貧困戶,看看他們的境況,聽聽他們的心聲。兩天走下來發現,儘管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但群眾致貧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缺勞力。大多屬兩種情形:一種是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另一種是因青壯勞力外出務工家裡無人種地和照看。寨洲屯吳祖恩家是我走訪的第一個貧困戶,老吳耳聾,女主人潘金花告訴我,全家6口人,女兒女婿長年在廣東打工,老兩口年過六旬、體弱多病,還帶著兩個小孫子,只好把自家承包的幾畝水田無償給別人耕種,留下2畝旱地種點玉米餬口,日常花銷主要靠低保費和養老金,二老加起來每月400元錢。女兒女婿有時寄點錢回來,主要供孫子讀書。當我問每年給家裡寄回多少錢時,主人支吾著說:“一點啦,油鹽錢,不多的。”再問,回答的還是這句話。據說,每家在外打工的情況不一樣,給家裡多少錢村民一般不願對人透露。村幹部反映,由於青壯勞力大都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殘,種點東西主要自己吃,很少拿出去賣錢。
二是缺耕地。耕地是大石山區最稀缺的資源,這在上新屯、下新屯尤為突出。下新屯謝福四一家6口,只有1.2畝水田、1畝旱地和2畝林地,且大多散落在大石縫裡,非常瘠薄,一年的收成僅得600斤左右稻穀、400來斤玉米,林地前年剛種上核桃,還沒有掛果。多數農戶還做不到自給自足。2014年,這兩個屯的農業經營性收入摺合現金人均不足280元。
三是缺知識技能。在上新屯謝福科家,老謝告訴我,他有三個兒子,老大在本鎮打工,老二、老三分別39歲、35歲了,只有小學文化,沒什麼職業技能,雖然長年在廣東打工,但收入不高,至今都沒成家。這不是個別現象。寨洲屯351名村民中,具有高中、中專、中職學歷的只有3人,其餘都是初中及以下學歷。上新屯、下新屯168名村民中,除1人在上大學和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外,其餘均為小學文化程度或文盲半文盲。外出務工者基本未受過職業技能培訓,普遍從事苦、累、重、髒且收入低的工種。如上新屯的謝體鋒,25歲,初中文化,從事搬運工作,月收入只有1800元;下新屯的吳桂雪,27歲,小學文化,從事清潔工作,月收入只有1500元。由於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低,也有的村民不敢走出去,只能留在家裡搞些種養維持生計。
四是缺大病保障。我走訪的幾個屯,都存在因傷因殘因病致貧或返貧的情況。潘小明家有7口人,原本家境還算不錯,先是妻子因風溼性心臟病住院做手術,花了10.67萬元,除新農合報銷部分外,家裡需支付6.12萬元;接著是大兒媳早產生了一對雙胞胎,家裡又要負擔住院費等6萬多元,從此背上巨大債務包袱。當地幹部反映,寨洲屯因病致貧的有16戶,因殘致貧的有3戶,佔該屯貧困戶總數的48.6%;上新屯和下新屯因病致貧的有13戶,因殘致貧的有4戶,佔兩屯貧困戶總數的43.6%。
村民盼什麼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發展、提高公共服務、儘早搬遷等,是貧困群眾心願
除了家訪,我利用晚上和中午時間,先後在寨洲屯、上新屯召開了兩場座談會,瞭解基層幹部和村民的所思所盼。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直來直去,不繞彎子。看得出,村民們對黨和政府充滿信任,對儘早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充滿期待。歸結起來,村民主要有“四盼”。
一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寨洲屯屯長潘世懷開門見山,請求上級黨委、政府幫助該屯解決三件事:修一條全長5公里的進屯水泥路;鋪設一條長約6000米的水管,引山泉水灌溉本屯後山200多畝的“望天田”;建設一項排洪工程,解決汛期內澇問題。棉花村村支書劉吉恩說,村裡還有4個屯沒有通路,一個屯沒有通電,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困難,請求上級幫助解決。
二盼加快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村民談得最多、最熱烈的話題是如何發展產業,就地脫貧。吳美枝是棉花村的一位中年婦女,孩子7歲那年,丈夫不幸去世,她一直在外打工,供孩子讀書。前年她回家開荒種植毛葡萄,政府免費提供種苗、水泥杆架和部分肥料等,目前已種下30多畝。她說,如果能得到優惠貸款解決毛葡萄種植初期施肥問題,她還想擴種50畝,幾年後有了收入就能償還。村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按照毛葡萄每斤3元的收購價格,正常管理4年後畝產量可達1200斤、產值3600元;砂糖橘價格穩定的話,第四年畝產量可達2000斤、產值6000元,第六年進入豐產期後畝產量6000斤、產值1.5萬至2萬元;核桃種植期長一些,管理成本也低一些,到第八年才能結果,按乾果25元/斤收購價計算,初產期畝產值750元,第十三年進入豐產期後產值可達7500元。村民們說,只要產業發展起來了,脫貧致富就有了保障,很多在外務工的也願意回來。
三盼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有些村民反映,他們的最大願望是改善農村醫療、教育培訓和社會保障。棉花村村民吳金花,兒子患尿道結石,雖然參加了新農合,但自己還需要承擔一部分,就這點錢也拿不出來,不敢去醫院做手術。棉花村婦女主任謝瓊香說,她只讀到小學四年級,以前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當了村婦女主任以後,參加各種培訓機會多了,素質技能得到了明顯提高。她現身說法,認為治貧必先治愚。寨洲屯村民潘鳳嬌,有兩個孩子,大女兒12歲,今年小學畢業,成績很好,她說再苦再難也要供孩子讀書,絕不讓孩子們像自己這樣受窮。還有幾位村民在發言中希望黨和政府高度關注村裡孤獨老人和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服務問題。
四盼儘早“挪窮窩”。與寨洲屯相比,上新屯和下新屯缺水少地,只能搞移民搬遷。年初,當地政府決定在附近水土條件較好的水虎口設立移民搬遷安置點,村民們非常興奮,沒等政府補助資金下來就自籌資金先幹起來了。我來到這個安置點,看到工地上熱火朝天,近萬平方米的土丘已經平整為宅基地並切塊分到戶,多數農戶已下好房屋地基,快些的房子砌到了一層。建房資金,政府補助一點,貼息貸款一點,農戶自籌一點。少數特困戶實在拿不出錢,短期也沒有還款能力,還要採取一些特殊扶持辦法。當地幹部說,經過這些年的工作,群眾的思想觀念已發生很大變化,對搬出祖輩居住的深山不再牴觸了,關鍵是錢從哪裡來,搬到哪裡去,搬遷後如何發展?這些都需要認真謀劃和解決。
我們怎麼做
全力補齊短板、扶貧精準識別、差異化幫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是今後工作重點
透過這次調研,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貧困群眾的生活艱辛和脫貧致富的強烈願望,深感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很多,必須在找準著力點上下功夫、求實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齊“短板”。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我區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至2014年底,全區農村貧困人口由2010年的1012萬人減至53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3.9%下降到12.6%,但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仍然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榕木村和棉花村是全區5000個貧困村的縮影。實現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脫貧目標,從今年開始,全區平均每年要幫助800多個貧困村“摘帽”、9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異常艱鉅。必須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下定決心,採取超常舉措,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任何含糊、任何動搖、任何懈怠、任何推責。
精準扶貧首先要抓好精準識別。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和前提。抓好精準識別,要著力解決好識別什麼、誰來識別、如何識別的問題。識別什麼?關鍵是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定指標體系。一般來說,貧困戶的收入構成,除了現金收入,也有非現金收入,除了在本地的收入,還有在外地的務工收入,很難一一核實,需要建立一套包括其家庭人口、收入、住房、耕地、生產資料、勞動力乃至孩子上學情況、病殘家庭成員等要素在內的綜合指標體系,按照一定權重逐項登記打分。從群眾反映看,這樣識別比單純地透過自報收入來判別貧困程度更為客觀和準確。誰來識別?可以由下派幹部、工作隊員和貧困村第一書記組成工作組,在村級組織和村幹部的參與配合下進行。之所以要以外派人員為主,是因為派去的同志文化素養高一些,便於掌握政策,且在當地沒有複雜人情關係,較為超脫,更有公信力。如何識別?關鍵是要嚴把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稽核確認關,健全糾錯機制和責任追究制,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確保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群眾滿意。
因村因戶施策,實行差異化幫扶。廣西山區面積大,村屯小而分散,一村多屯較為普遍,不同的貧困村屯、貧困人口,在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幫扶需求上有很大差別。必須以貧困戶和自然屯作為精準識別的基本單元,以行政村作為產業開發規劃的重點,對不同的貧困物件採取差異化幫扶措施。就地發展產業是脫貧主攻方向,要抓好產業發展規劃,切實解決金融支援、技術服務和市場開拓等問題,提高農民生產組織化程度,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一村一品,把貧困村變成專業村、貧困戶變成專業戶。務工收入是貧困戶主要收入來源,要多渠道加強農民工就業和專業技能培訓,著力提高他們的崗位適應能力和收入水平。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廣西需要搬遷的貧困人口達100萬,要採取特殊政策抓好這項工作,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有收入、能致富。此外,對因病致貧返貧的貧困人口,透過大病醫療救助扶持解困;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低保政策兜底脫貧。對貧困家庭的孩子,要確保他們能上學、能就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頭作用和群眾的主體作用。幫錢幫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各級黨委、政府抓扶貧,不能代替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主心骨和領頭羊作用,不能代替貧困群眾自身的努力奮鬥。要著力選準配強村級班子,選好培訓好帶頭人。充分激發貧困群眾的主體意識,以各種方式把他們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只要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事情就好辦了。要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村屯脫貧規劃編制、專案選擇實施、資金使用管理監督等過程,讓群眾真正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