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見梁襄王 孟子故鄉在哪

孟子見梁襄王

孟子見了幾次梁惠王後,又見到了梁襄王。這個時候梁惠王應該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梁襄王即位。在他即位不久,孟子馬上就找到了他。

孟子

兩人見了面,談了一會兒話,孟子就出來了,出來的時候,孟子說:我怎麼看梁襄王這個人,怎麼也不像一個國君的樣子。我還沒走到他跟前,他突然就問我,天下要怎麼樣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只要天下統一了,自然就安定了。然後他又問我,那誰能讓這個天下統一呢?我說,只有不喜歡殺人的國君,就能讓天下統一。他又問我,誰會歸附這樣的人?我說,天下的百姓都會歸附這樣的人。大王你知道田裡禾苗生長的情況嗎?到了夏天,幾天不下雨,禾苗缺水死了。遇到大雨,又重新開始生長,且長勢喜人。你說,有誰可以阻止禾苗的生長呢?放眼天下,當今的國君中,沒有不喜歡殺人的。如果你可以做到不殺人,百姓自然都會來歸附你,而且還會翹首期盼你的到來。如果你真這麼做了,老百姓都來歸附你了,就好像往低窪處的流水一樣,又有誰可以阻止這個趨勢呢?

在這段對話中,孟子一如既往表達了他主張事實仁政的中心思想,以“王道”治國,針對新興的地主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矛盾,提出瞭解決方法。在孟子的文中,常以地主階級的奢侈和農民階級的苦難作出對比,表現出了其高超的談話技巧,令人不得不折服。

孟子謂戴不勝

在儒家經典《孟子》一書中記載了孟子與一位叫戴不勝計程車大夫之間的對話。在這個故事中,戴不勝想向齊王推薦一位叫薛居周的賢德的人,因為他認為只要齊王身邊有薛居周來輔佐,齊王就不會被小人的讒言所迷惑了。對此孟子有不同的觀點。

《孟子》一書

孟子首先給戴不勝講了一個故事,他問戴不勝說,如果一個楚國的官員想讓兒子學齊國話,那麼是找一個齊國老師來楚國教呢,還是把兒子送到齊國去呢?戴不勝說,不要那麼麻煩,就直接找個齊國老師教就行了。孟子說如果找個齊國老師教,那麼就算天天督促他說齊國話,但是身邊的人都是說楚國話的,他也學不好齊國話。但是如果他到了齊國,就算不用老師教,但是身邊都是說齊國話的,時間一長,他自然而然就學會齊國話了。戴不勝認為有道理。

孟子接著說,假如齊王身邊上至大臣親戚,下到奴隸僕人都是賢明的人,那麼齊王就沒有機會接觸奸詐小人了,但是如果大王身邊都是那些只會說讒言的小人,那麼齊王身邊只有一個薛居州又有什麼用呢,區區一個薛居州就能對大王產生什麼重大的影響呢,戴不勝覺得孟子說的很有道理。

這個故事是孟子認為環境對人的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對他的品行、性格、處事方式都有很大的作用,並不是某個外在的因素就能輕易改變的,因為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孟子的成就

孟子被尊稱為儒家的“亞聖”,是儒家學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孟子的成就很大

孟子首先將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升格為政治領域內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張,不再單純的只是思想領域內的學術團體,而是將儒家學派及其弟子作為一個政治集團而存在,後來的讀書人為了科舉高中,讀書做官都要學習儒家經典,都是儒家的傳人,可以說儒家學派已經成為中國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孟子的第二個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當人類社會還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階段,孟子就已經有了樸素的民本主義思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為當時的社會就是弱肉強食,大國兼併小國,是強者稱霸的時期,人人都想著如何戰勝別人,奴役別人,並把這些當做是成就的標誌,根本就不會想著如何為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當時不被採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證明了孟子的正確,所以後來統治者為了安撫人心,鞏固統治,紛紛推出各種舉措來減輕人們的負擔,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君為水,民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

此外孟子還豐富了我們的語言範圍,他創造出很多成語和名言,至今還在被我們所用,成為我們日常使用的俗語。


孟子故鄉

孟子,出生於公元前37年,於公元前89年去世,名軻,字子輿,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於鄒國,即今山東省鄒城縣。據說他是慶父的後裔,只不過他自小父親早逝,和母親仉氏相依為命。師從孔子的孫子子思,著有四書五經之一的《孟子》七篇。

曲阜的孟子故里

鄒城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素有“鄒魯聖地”和“孔孟之鄉”的美譽。現今已經是山東省的縣級市之一,由濟寧市管理。位於山東南部,和孔子的故鄉“曲阜”很近。

孟子故居在曲阜城南約13公里的地方,那裡是中國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的出生地。在當地,每年都有村民會自行前來祭祀孟子,儀式規模相當重大。現在我們見到的是孟子故里,是在元代和明代修復過的。現在現存的遺蹟有孟子故里坊、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和孟母池等。這些遺蹟已經稱為了山東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孟子故宅先僅存一座正殿,約有5米高,11米長,縱深7米。在殿前,有一口池,便是孟母池。

有意思的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起源地就在這裡。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孟子故宅的附近有墳墓。當年孟母見到孟子在墳墓附近學著別人的樣子叩拜,便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兒子的成長,於是又遷到了市集上,最後又遷到了學宮附近,最終把孟子教育稱為一代大思想家。

孟子四端

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既孔子之後的另一位儒學的集大成者,人們常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就是對孔子和孟子學說最精煉的概括,可以說一個“義'字概括了孟子思想的全部內容。

孟子

孟子曾提出儒家著名的四端學說,所謂四端就是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的發端,所以說四端。孟子認為這四端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聖人,能夠治理國家的根本,是一個人在世上的立足之本。

孟子提倡以人為本,堅持樸素的民本思想,這在兩千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之初的社會背景下,是一種非常超前的思想,也是孟子作為一位思想家的偉大之處。

當時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十分開化,奴隸主虐待奴隸的事情經常發生,而且社會上還有各種處罰犯人的各種酷刑,甚至還用活人祭祀陪葬,當時的統治者認為只有用嚴刑峻法壓制百姓,讓百姓感到害怕,百姓還不敢犯上作亂,統治者的統治基礎才會穩固。但是孟子指出”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不忍之心,人都有羞恥之心,謙讓之心。否則人與禽獸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一個國君不懂得愛護他的百姓,一味濫用刑法,即使百姓因為害怕表面上不敢表現出來,但是心裡難免有怨恨,時間長了,慢慢累積,百姓總有一天心裡憤怒的火山會爆發出來的,到時候恐怕離亡國的日子不遠了。

孟子戒母

孟母戒子的故事,出自於西漢時期的韓嬰的著作《韓詩外傳》,《韓詩外傳》每一條以一句《詩經》中的話來引文總結,並由360條軼事、道德說教等組成的一部雜編。

孟母戒子

孟母戒子講訴了這樣一個故事:孟子的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早早就死了,只剩下他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有一次,他在背書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在他的旁邊織布。孟子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又接著繼續背誦。孟子的母親知道他是忘記了書中的內容,就把他叫過來,問他說:你背書為什麼背到一半的時候要停下來。孟子說: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忘記了,過了一會又想起來了。孟子的母親就拿起手裡的刀,割斷了他正在織的布,說:我現在把布都割斷了,還能繼續接著再織嗎?從此以後,孟子讀書就更加認真專心了,再也沒有忘記過書本中的內容。

孟母用刀割斷自己的織布,用以警示孟子背誦的時候不可遺忘,透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讀書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也告訴我們,讀書必須讀熟,否則就有可能隨時遺忘。而作為小輩,應該理解長輩的教導,擅長和長輩溝通。

對於讀書為學的態度,應該謹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不可半生不熟。而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也要言傳身教,才能達到很好的教育子女的目的。而正是孟母的這種教導,才讓孟子日後成為了一個大思想家,政治家。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31 字。

轉載請註明: 孟子見梁襄王 孟子故鄉在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