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書法家米芾的讀音是什麼 米芾的故事

由 公冶爾藍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米芾的讀音

“米芾”的讀音有多個,原因是“芾”是一個多音字。“芾”字一共有三個讀音,分別是fèi,fú還有fù。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名字中的這個字的讀音為fú。不過也經常有人將他的名字唸錯,念為mǐ fèi。

米芾畫像

米芾是中國北宋時期極其有名的人物,人們對他的稱呼有很多種,其中最為讓人們稱道的就是關於他的書法、畫作和對書畫的學識理論,而在這三項之中,又要數書法造詣最為深厚。在四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時候,他的作品《研山銘》在北京拍賣行成功進行拍賣,拍賣價格打破了中國書畫拍賣多年的歷史記錄。在此訊息傳出之後,米芾的名字可以說是到處都可以聽見,但是卻有很多的人,經常將他的名字中的“芾”字唸錯。

“芾”讀作 fèi的時候,能夠和“蔽”字組成詞彙,有枝葉幼小的意思。而當“芾”字讀作“fú”(夫)的時候,它有著枝繁葉茂之意,並且和“黻”字是相通的,而“黻”字在古時候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指衣服上青黑摻半的花紋,一種是指絲繩。

由此可以說明,“芾”字念fèi時,只是作為一種形容,而念fú卻有著更深的含義。從古人取名的角度來說,米芾的“芾”應念fú。而且有人發現,在古時候,米芾先生簽名的時候就曾經將其寫作是與它相通的“黻”字,而這個字就只有一個讀音,那就是fú,因此,由這種種的跡象表明,米芾的名字唸作mǐfú,將米芾唸作mǐ fèi的人完全是錯誤的念法。

米芾的故事

米芾字元章,其實,米芾以前叫米黻,後來又改名叫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書畫理論家。在歷史中,蘇軾,蔡襄,黃庭堅和米芾合稱為“宋四家”。做為一名著名的歷史人物,流傳下來也關於米芾的故事也有很多。

在書法方面,米芾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米芾小時候家裡很貧苦,但是他的父母見他很喜歡寫字,就把他送到學校讀書,可米芾讀了三年的書,學業卻一點都沒有長進。

有一天,他聽說有一名寫字非常好的秀才要從學校旁邊路過去趕考,他便去找秀才,想讓秀才教他寫字,秀才說要讓米芾買他的紙,而且他的紙非常貴是五兩紋銀,並且在紙上寫滿字,三天後拿給他看;米芾後來還是買了秀才的紙,三天後他一個字都沒有寫,秀才問她為什麼不寫,他說紙太貴了,在沒想好之前不敢往上面寫字,怕寫錯了浪費,每次都是著清水寫的。

秀才說既然你都已經琢磨了三天了,你現在用毛筆蘸墨水寫一個字我看看,於是米芾用心的寫了一個“永”字。寫的非常棒。秀才便問他為什麼, 他在學校讀書三年,學業都沒有半點長進,怎麼學字三天就可以寫的這麼好。米芾說是因為我平時寫字的紙都沒有這麼貴,所以寫的時候就沒怎麼用心,很隨意。這次是因為紙太貴了,所以我就會用心想好怎麼寫,才會去寫。秀才說這就對了,寫字要用心,專心的寫,不是隻觀察字的形態,只有這樣才能練好一手好字。

米芾的故事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心,三心二意的做事只會浪費時間。

米芾作品

古往今來的眾多文人,要麼是在詞賦上有很高的造詣,要麼是在書法上功夫精妙,要麼是在詩文創作上獨有成就,而很難有人精通各家所長於一身,比如說歐陽修,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高,再如李白,寫詩無數,被稱為“詩仙”,再比如張旭,在書法藝術上有極深的造詣,等等,眾多著名的古代文人都有其精通的藝術,雖然對於別的方面有所涉獵,卻也未達到精通的境界,而有一個人與他們都不同,他不僅能寫詩,能作文,擅長書畫,精通鑑別,對於收藏也有很高的熱情,此人便是米芾。

米芾像

說起米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另一個雅號“米顛”,這是由於他在行為舉止穿著方面的怪異和癲狂形態而被當世人起的一個名號,他遇見奇石都會稱兄道弟,故而得此名號也算是吻合他的性格和行為。米芾擅長創作水墨山水畫,而且在書法上所下的功夫也是很深的,他對傳統書法大師的筆法和神韻都有自己獨特的領悟和見地。對於寫詩,他也是要求嚴格,即便是寫了很多次也不滿意,可見他對創作的嚴謹態度,令人欽佩。

米芾傳世的作品沒有很多,尤其是水墨山水畫基本是沒有存於後世的,而在墨跡作品方面,主要有《苕溪詩卷》、《蜀素帖》等,在書論方面,有《書史》、《評字帖》等。米芾傳世的作品大多數是小字,僅存的大字作品有《多景樓詩》,現收藏在上海博物館裡,另外一幅《虹縣詩》收藏在東京國立藝術觀,還有一幅《研山銘》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在詩詞方面,米芾流於後世的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洞庭芳•詠茶》等,雖然傳世的大作沒有多少,但是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這些藝術方面所下的功夫是很深的,涉獵也是很廣泛的。


米芾手札

米芾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和畫家。和蔡襄、蘇軾、黃庭堅共稱為“宋四家”。米芾的畫自成一家,尤其以山水畫見長。而他的書法也是別具一格,擅長各種體裁的書法,且善於臨摹,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米芾畫像

所謂手札,是用紙寫成的,類似於信件之類的文書。而就米芾的手札而言,幾乎皆是書法精品,現存數目較多。

《臨沂使君貼》是米芾的手札精品之一,現存為紙本,作品長31.4釐米,寬25.1釐米,全文共二十六個字。作品內容如下:芾頓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納。陰鬱。為況如何。芾頓首,臨沂使君麾下。大致意思是:我向臨沂使君行禮,呈上軍機公文一本,姓薛的人寫的公文五本。我看到你心情不太好,卻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只好再向你行禮,把這些公文拜帖再次全部呈上給您臨沂使君。

《伯允帖》,同樣是米芾手札的精品。作品長39.8釐米,寬27.8釐米。全文約五十二個字,是用草體寫成。

《清和帖》,作品大意是米芾的一封回函。作品長38.5釐米,寬28.3釐米,全文五十字。

以上是米芾手札中的精品,另外還有許多此類手札存世,難以一一列舉。從這些手札中可以看出,米芾確實是書法能手。它們都是在不經意間被作者寫成,富有天然自成的美感,絕無矯揉造作的可以為之。米芾的書法如行雲流水,後人稱之為“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

米芾天馬賦

聽說過一個成語叫天馬行空嗎?對的,這裡說的天馬,指的就是《天馬賦》裡面的“伊犁馬”。不過準確的說,天馬行空這個詞不是出自《天馬賦》,而是出自元代劉廷振的《薩天錫詩集序》。此“天馬”和彼“天馬”指的都是同一品種。

天馬賦選段

根據《漢書》記載,漢武帝時期烏孫國養馬已經極具規模,且馬種優良。他們每年都要向漢朝進貢馬匹。漢武帝十分喜歡烏孫馬,所以給其賜名叫做“天馬”。

宋代的書法家米芾似乎也和漢武帝一樣,十分喜好這種馬匹,所以成就了《天馬賦》。《天馬賦》體裁是辭賦,為米芾行書的珍品之作,也是其書法傳世的真跡之一。作品筆力剛勁有力,文章把天馬描繪地惟妙惟肖,有氣吞萬里直勢。清代的康熙皇帝稱其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是對於這幅作品是否屬於米芾的疑問,一直在書法界和文學界存在爭議。在元代之前,一般人都認為確實是米芾的真跡無疑。而到了明代,書法家董其昌聲稱其曾見過《天馬賦》的四種刻本。第一種,在這篇辭賦的結尾,題有“平海大師書”的字樣;第二種,有元代黃公望的跋,上面是這麼說的,當他開啟看的時候,有大量貫鬥落下來,聲音像雷一樣巨大;第三種,又被稱為“吳本”,上面枯筆很多,所以讓人懷疑這可能是米氏書法的另一種風格;第四種是董其昌自己刻的,啟功先生還曾經為其題跋。

現存的這幅作品到底是不是米芾的真跡,還是董其昌提到的四種可能,現在都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是米芾的《天馬賦》確實成就了他的書法風格,無論是否真實,都毋庸置疑是書法界的一大珍寶。

米芾真跡價格

從可以查到交易過米芾真跡作品的資料來看,一般價值都在兩千萬往上的價格,也有人說如果真的是真跡的話,那就是無價之寶,少則幾千萬,多則可以到達幾個億,但是現在世界上僅剩的米芾真跡並不多。

米芾書法

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祖籍是山西太原,米芾天資極高,其父也喜愛書畫藝術,並且精通鑑賞,米芾從小受他父親的薰陶,自幼也對書畫藝術十分感興趣,後中進士,皇帝封他做了太常博士,次年召為書畫博士。米芾做官期間,還算安定,一心鑽研書畫,也未被捲入政治漩渦,在做書畫博士的時候,更有機會博覽群書,對於時間少有的名作孤本都能如數家珍。在年少之時,他苦學顏真卿、歐陽修、褚遂良等人的楷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又求教於蘇軾,蘇軾勸他學晉,於是他就找來不少晉人的書帖,潛心鑽研魏晉時期的書法。

米蘇一生有很多良師教導,書法也有自己的神韻,雖然他的書法在宋代四家中排在蘇軾和黃庭堅之後,但是單論書法而言,米芾的功力最為深厚。他的書法作品,大到詩帖,小到尺牘,所有的字都具有沉著痛快、雄健清新的特點。蘇東坡曾說過“米書超逸入神,當與鐘王並行”。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傳世的墨跡主要有《天馬賦》、《方圓庵記》、《蜀素帖》等。先今留存於世的米芾真跡大多為小字,很少有大字,大都被博物館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