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雙高計劃”首批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名單,這所高校的經驗值得一看!

  本文原標題:《定位國際的專業群建設之路》。

  “‘雙高計劃’的專業群建設規劃意味著高職院校需要從多方面加強專業群建設的長遠規劃,而不僅僅是短期規劃和做法。”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徐建平如是說。

  建設高水平專業群是推進“雙高計劃”的重要抓手,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的“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群進入“雙高計劃”首批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名單。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如何貼近區域發展?如何建立持續改進機制?對此,該校校長徐建平與麥可思研究進行了交流,介紹該校專業群的建設經驗。

  專業群分級建設 “先帶後”梯隊結構

  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採用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的建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引領,統籌建立國家、自治區、學校三級專業群建設梯隊的建設思路。

  目前,學院已經建成以1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為龍頭,輻射帶動1個自治區級和4個校級專業群的建設梯隊,探明瞭專業群梯隊建設的技術路徑,形成了專業群建設的創新機制。

  “學院立足北方地區經濟發展,以建築安裝業‘綠色節能、智慧建造’轉型升級為契機,以服務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目標,多元共建‘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群。透過該專業群輻射帶動自治區、學校兩級專業群建設,推動建築安裝業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建築業提供全產業鏈人才資源。”徐建平校長闡釋高水平專業群的引領作用。

  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是專業群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學院以現代學徒制為抓手,建立了育訓一體“三階段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保證畢業生具備建築安裝業的執行系統設計、施工與運維等多種能力,並具有家國情懷和創新發展理念。

  對此,學院大力加強校企合作,並聯合第三方機構,參照國際建築類專業的課程標準、職業標準、課程體系等,開展國際正規化專業建設,構建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國際標準的建築裝置類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同時著力打造創新型、服務型教師團隊,建立建築安裝業職業技能鑑定平臺和技術交流共享平臺,以全面保障專業群的人才培養質量。

  對接產業 協同發展

  “‘促進產教融合,專業群發展對接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不僅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也是‘雙高計劃’的重點內容。”徐建平校長說道。

  對此,學校希望專業群建設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形成專業群與區域的良性互動,健全學校對接產業、二級學院對接行業、專業對接企業的三級產教融合制度,激勵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有機銜接。以“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群為例,學校主要有三方面的措施:

  ※打造融入產業、行業、企業發展的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

  創新服務平臺對接科技發展趨勢,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促進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技術服務有機結合。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確保技術創新始終服務於教學一線,實現“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

  ※協同推進,相互促進,整體提升

  針對綠色建築安裝施工、節能減排,建築產業向“智慧”轉型升級,裝配式建築及BIM技術等行業企業創新需求,學校與企業合作創新以突出“雙主體”地位,並推動學校創新成果向企業集聚,促使核心技術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支援企業技術進步與發展。

  ※以問題為導向,探索校企合作同頻共振的可行性方案

  深化學校“政行企校合作發展理事會”校企合作機制,建立專業群對接行業的二級理事會工作機制,拓寬校企合作渠道。學校同時結合自治區建築業產業特點,探索差別化的校企合作路徑,從而完善專業群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設計等。

  “大師”領銜 增強師資力量

  教師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徐建平校長表示,“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四有’為標準組建高水平雙師隊伍,從多個環節入手提升師資水平。”

  在教師入口關,學校分年度招聘具有土建類專業背景、企業工作經歷的專業教師,並培育引進建築類高層次人才、行業專家、技術大師等,推進自治區級及以上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以校企合作為契機,學校不斷完善職教教師國培基地職能,建立“培訓包超市”培訓平臺,舉辦名師引領、以老帶新等活動,確保老中青教師協調發展。

  同時,學校鼓勵教師走進行業企業、生產線,與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合作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開發新產品,推進技術成果轉化,以提高教師技術研發能力,提升學校的社會服務能力,促使學校逐步成為行業企業發展的“伴跑者”,甚至是“領跑者”。徐建平校長同時說道,“學校還建立了師德師風常態化建設機制,形成以貢獻和業績考核為重點、師德師風前置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

  “此外,‘雙高計劃’對專業群教學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徐建平校長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學校致力於組建在行業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專業群帶頭人隊伍,建立“大師工作室”,完善“雙師三能”型特色教師隊伍建設,聚焦“1+X”證書制度以開展教師培訓,並組建行業精英領銜的兼職教師隊伍,“打造一支‘大師帶動、能力突出、國際視野’的國家級創新型、研究型服務教學團隊,以帶動專業群建設與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反饋評價 確保專業群高水平“成色”

  “專業群建設除了有思路、有師資以外,還需要建立‘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機制。”徐建平校長介紹道,學校主要透過建立專業群建設機制與動態最佳化評價機制,實現專業群的持續改進。

  ※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機制

  圍繞國家和自治區建築安裝產業的新業態、新技術、新市場,學校會修訂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對接產業鏈需求變化。同時,學校基於專業群校企合作和國際合作等渠道的反饋資訊,常態化組織面向產業領域和教育領域的產教融合發展研討會議,每兩年形成一份專業群組群發展效果及專業群可持續發展報告,不斷最佳化專業群對接產業度和自我完善能力,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

  同時,在專業群的專業組成上,學校重視專業群結構戰略,鞏固產業鏈人才供給能力,在通用共享的群基礎平臺之上,靈活調整專業組成和專業方向,拓展相近或新興專業,透過原有專業的衍生開發、滾動發展,在專業群主體保持穩定的同時,增強外部適應性。

  ※建立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和動態最佳化評價機制

  學校同時與第三方評價機構合作了在校生、畢業生、主要用人單位等調研專案,根據調研反饋持續改進培養質量,從而保障專業群利益相關方的長效發展利益,不斷提升各利益相關方的滿意度。

  調研專案的開展確立了以教學診斷與改進為基本制度,以學習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為核心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同時有機結合行業、企業等外部質量評價渠道,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動態化,持續推動專業群高質量發展。

  建設目標的國際化展望

  根據“雙高計劃”的發展規劃,到2035年,一批高職院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這意味著,學校應當強化專業群建設的戰略思維和總體規劃,而不囿於短期做法。”徐建平校長表示。

  對此,學校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持“三全育人”的理念,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屆時(2035年)學校力爭進入本科層次職業高等學校發展序列,完成職業教育向型別教育轉型的院校使命。

  從“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群發展規劃來看,學校藉助區位優勢,健全“興泰學院”職能,與蒙古、俄羅斯等東北亞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建築安裝工程行業技能培訓與技術服務,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技術技能人才。在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撐之際,學校透過商貿、教育等國際合作專案,積極向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提供職業教育服務。

  注:

  興泰學院由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與內蒙古興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創辦,校企協同育人。

  同時,該專業群對內發揮橋頭堡作用,與國家、自治區建築節能協會合作,承辦國際建築節能優質行業活動,加強與同類專業團隊的合作,以期提升國內相關專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水平與質量。為自治區建築裝置行業和教育領域引入優質的國際化建築安裝產業資源和職業教育資源,發揮並擴大專業群的行業影響力。

  此外,除了與第三方評價機構合作開展國際正規化專業建設外,學校還積極“走出去”,每年以訪問學者、短期研學等方式前往德國學習雙元制模式,去英國學習BTEC職業教育模式,以及學習歐洲高寒國家供熱與通風領域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等。

  “總體來說,學校期望建築類高水平專業叢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專業群建設達到國家先進水平。健全產教融通、校企融通、學歷教育與培訓融通、師資融通、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融通等橫向融通的制度體系。健全服務社會和行業的教育與培訓功能,支撐產業鏈人才終身學習。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民族復興、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徐建平校長總結道。

進入“雙高計劃”首批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名單,這所高校的經驗值得一看!
進入“雙高計劃”首批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名單,這所高校的經驗值得一看!
  作者 | 麥可思 範春駿

  責任編輯 | 麥可思 王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35 字。

轉載請註明: 進入“雙高計劃”首批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名單,這所高校的經驗值得一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