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出自成語“各自為政”,而成語“各自為政”,則記錄在《左傳·宣公二年》當中,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什麼意思?
故事是這樣的。
前607年,楚莊王命令鄭國出兵攻打宋國,討伐宋國不歸順楚國的過錯。
鄭穆公接到命令後,立刻命公子歸生帶兵出征,宋國宋文公自然不甘示弱,派大司馬,心直口快的華元帥兵抵抗,就這麼著,兩國軍馬相會於河南雎縣的棘地。
棘地一馬平川,非常適合兩軍決戰,開戰之前,華元殺牛宰羊,慰勞士兵,藉以鼓舞他們計程車氣,牛羊肉遍分將士,因為粗心的緣故,單單忘了自己的車伕羊斟。
羊斟非常生氣,認為華元沒把他放在眼裡,侮辱了自己的人格,於是決定報復。
兩國很快開戰,戰鬥的關鍵時刻,華元吩咐羊斟將馬車往左趕,可羊斟偏偏趕向右邊,一邊趕還一邊嘟噥:昨天分牛羊肉是你說了算,可今天趕車就是我說了算。
就這麼著一直把車子趕到鄭國陣營,鄭人一看,宋國元帥單槍匹馬跑了過來,想怎麼地,玩單挑啊。豈有此理,還把我們鄭國人放眼裡嗎,於是很不地道的一擁而上,將華元抓了俘虜。主帥被抓,宋國還能打得贏嗎,這場戰役,宋國副將樂呂戰死,士卒潰不成軍,鄭國俘獲兵車四百多乘,割掉了一百個死屍的耳朵,還俘虜宋兵兩百多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從故事中就可以看出,宋國元帥華元的車伕叫羊斟,羊斟呢,就這樣為了一塊羊肉,把元帥送給敵人,表面上看,他實在小心眼的不得了,然而問題是,羊斟之所以生氣,真的僅僅是嘴饞,因為吃不到羊肉的緣故嗎?
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哪兩個?羊斟的身份以及吃肉的問題。
一:羊斟的身份
羊斟是什麼身份,宋國元帥,也就是宋國大司馬華元的車伕,文雅一點的叫法就是御者,但軍隊當中的御者,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為什麼這麼說。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而春秋,只有國人,也就是京都及其附近的人才有資格當兵,這些國人都是什麼身份呢?
《國語》當中說: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
簡而言之,住在京都及其附近的,分工商和士兩類,工商同樣沒有資格當兵,只有士,有特權的貴族,才有當兵的榮幸。
也就是說,羊斟能當兵,能參加戰鬥,本身就不是普通人,他的身份起碼是士或者士以上的貴族,更何況。
遵照春秋兵制,春秋時期的兵,分甲士和步卒,一般情況下,一車配甲士七人,步卒十五人,合計二十二人,二十二人當中,只有三人有資格坐車,這三人按左中右排列,車左持弓,主射,也叫甲首;車右持戈或者矛,主擊刺和排除障礙,也叫參乘;車中呢,就是御者,沒別的工作,主要負責駕車。
試想一下,一乘二十二人當中,只有三人坐車,這三人能是普通人嗎,更何況,羊斟還不是普通的御者,而是給元帥華元駕車的御者,華元是什麼人,宋戴公五世孫,妥妥的公族,妥妥的卿,華元能伺候這等人,更是貴族當中的貴族,身份雖然沒有華元尊貴,但絕對不是等閒之輩。
二:吃肉的問題
綜上,正因為羊斟是貴族,而且還不是普通貴族,所以,他必定十分注重禮,因為禮是貴族的體面,是貴族的行為準則,是一點兒都不能馬虎的。
那麼,禮又跟吃肉有什麼關係呢?
古代,尤其是春秋時期,大約因為物資缺乏的緣故,導致飲食上是分等次的。
大要是《國語·楚語下》當中記載的: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有了這樣的規定,吃什麼已不單單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成了一種待遇,一種榮譽,而這種榮譽,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凡事都很講禮的古代,那是絕對馬虎不得的。
倘若不小心馬虎了怎麼辦?
羊斟就是很好的例子,大戰之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殺牛宰羊,這已經是諸侯和卿的待遇,很顯然,羊斟不是諸侯,也不可能是卿,否則,就不會當御者,而是像華元一樣,單有一乘,所以,他的身份充其量也就是卿之下的大夫。
這裡的問題是,華元以一種高規格的待遇激勵所有參戰將士計程車氣,可偏偏忘了在軍隊,在普通貴族當中還有一定身份的他,忘了他有什麼要緊。
當眾打臉那,對羊斟來說,華元之所以如此,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華元對他有意見,所以借這個機會當眾羞辱他。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華元的遺忘就不單單是吃肉的問題,而是已經上升到政治層面,一個小小的大夫得罪了卿,得罪了在宋國位高權重,深受宋文公喜愛的華元。
在羊斟心裡,這等於已經把他逼到了絕路,逼到絕路上該怎麼辦?
不順從就反抗,為生存起見,羊斟選擇了反抗,所以,交戰之中,將元帥送給敵人的事就發生了,從這個層面看,羊斟之所以將華元送給敵人,是有情可原的,那麼,他之後命運如何呢?
三:後來怎麼樣了
事後,可能華元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並不恨羊斟,還試圖原諒他。
宋鄭兩國的棘地之戰,以華元做了俘虜,宋國大敗虧輸告終,戰爭結束後,華元可是宋文公的鐵桿親信,為人又很能幹,宋文公能讓他長期做俘虜嗎,於是蒐集國內珍寶,準備贖回華元,可禮物才送到一半兒,華元就自己逃回來了。
據《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回來之後,華元是見到了羊斟的,見到之後會怎麼辦?
當面問他:子之馬然也
你把我送給敵人,是因為戰馬不聽話的緣故嗎。
面對華元的示好,羊斟卻很堅決的回答:非馬也,其人也。
不是馬不聽話,是人不聽話的緣故。說完這句話,就逃到魯國去了。
後人據此評價羊斟說: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於是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認為羊斟不是人,為一己之私怨誤國誤民,這種評價有沒有道理,就只能見仁見智了。
參考文獻:《左傳》、《國語》等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