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領雲貴二省兵權,手握西選大權,吳三桂為何反叛康熙給逼的
吳三桂和清朝之間的鬥爭,其實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最初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是以求援為名,這就好比唐肅宗請回紇入關鎮壓安史之亂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是多爾袞不這麼想,他答應入關相助,卻一直按兵不動,等到吳三桂和李自成在山海關殺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多爾袞這才衝了過來,一舉擊敗李自成。
九年,平西王吳三桂與固山額真李國翰分兵覆成都、嘉定、敘州、重慶。已而兩路兵俱敗,三桂退駐綿州。浴在保寧監臨鄉試,可望將數萬人薄城,浴飛檄邀三桂,激以大義,謂“不死於賊,必死於法”。逾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清史稿》
從此吳三桂手裡的關寧鐵騎殘破不堪,再也無力和多爾袞叫板,只能俯首稱臣,歸順大清王朝。這個時候多爾袞為了讓吳三桂臣服,將他打發到了關外戍邊,也就是雪藏。等他想通了這才將他從關外弄回來。
從此以後吳三桂發了瘋似的要為清朝賣命,他先跟隨阿濟格猛攻李自成,這還說得過去,畢竟李自成是滅亡明朝的罪魁禍首。此後又帶兵南下進入四川、貴州等地,擊敗張獻忠、南明的軍隊,基本已經徹底投降滿清。
那麼這個時候的清廷對吳三桂,是不是百分之百信任呢?尤其是李國翰死後,清廷對吳三桂放手不管。吳三桂來到雲南以後,便有了像明朝沐英家族坐鎮雲南的想法。
可是偌大的雲南,清廷是不會輕易留給外人的,這個時候吳三桂必須要用行動來表態。於是乎吳三桂跑到緬甸,將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抓回來勒死在了滇池邊。從而吳三桂再也沒有回頭路,清廷也就答應了他鎮守雲南的想法。
01清廷無時無刻都想要剝奪吳三桂的兵權。
正所謂卸磨殺驢,家裡已經不需要磨磨了,留著這頭驢在家吃草料不是浪費嗎?所以必須要殺掉,以此減少家庭開支。
同樣的道理,康熙初年,天下大定,清廷已經徹底掌握了天下大權。這個時候吳三桂還有什麼作用嗎?當然沒有了。
如果再讓這樣的人鎮守雲南這麼大一個身份,簡直就是一種資源浪費。為此清廷對吳三桂採取了一系列剝奪權力的措施。
第一,清廷將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留在了北京,雖然是高官厚祿,甚至娶了建寧公主做老婆,可是這無疑是清廷軟禁吳應熊以壓制吳三桂的做法。第二,清廷收走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理由很簡單,當時已經是康熙二年,天下太平,而且雲貴地區的戰亂也已經平息了。第三,康熙六年,吳三桂試探性地辭去雲貴兩省的總管職務,結果清廷不僅表示答應,而且還將遙控兩省督撫的權力收歸中央。甚至剝奪了吳三桂的司法特權。由此可見,清廷一直希望剝奪吳三桂的所有權力,但是又礙於他為清朝立下大功,以及他手裡掌握著兵權。
即使遲遲沒有動手,削藩的意思也已經昭然若揭。吳三桂對此也不是按兵不動,他自從坐上平西王這個位置的時候開始,就沒有一天不在行動。
02吳三桂勢力越來越大,整個西南都歸他指揮。
吳三桂比那兩個藩王權力要大得多,畢竟是第一個放清兵入關的漢人將領,待遇自然是不同的。而且這麼多年的出生入死,吳三桂身邊聚集了一大幫忠心耿耿的手下。
初,平西王吳三桂專鎮,漸跋扈。宮與名夏及大學士馮銓、成克鞏薦御史郝浴,命巡按四川。至是,浴露章劾三桂,三桂疏辨,上為罷浴,宮與銓、克鞏皆坐誤舉,鐫二級留任。---《清史稿》
當吳三桂進入雲南以後,他的權力,基本上跟雲南的土皇帝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當時南明還沒有徹底被清除,所以清廷對他也是聽之任之。
首先,吳三桂在雲南的所有賦稅,清廷是不允許干涉的,就算查也是入不敷出。因此清廷每年還要撥付大量真金白銀給吳三桂養兵。其次,吳三桂可以在自己的管轄範圍之內,任意選用官員,完全不受朝廷限制。此外吳三桂對管轄範圍之外的官員任命,也有建議權。雲貴二省的官員任免書上都要寫著聽王節制這四個字,由此可見吳三桂在清朝的地位。再者,吳三桂在雲貴兩地,有絕對的統兵權。這是清廷最忌憚的地方,因為他用大量真金白銀招降了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為自己效力,完成成為了一家獨大的雲貴割據力量。清廷對此非常頭疼,為此不斷採取措施打壓吳三桂,想要逐漸剝奪吳三桂的兵權。只要解除兵權,一切都好商量。可惜吳三桂多聰明?他總是以南蠻叛亂為名,加緊操練士兵,清廷一點辦法都沒有。
03清廷不讓吳三桂為王,吳三桂自然會反。
不僅沒辦法給清廷產生相應的收入,反而每年清廷都要貼給吳三桂大量金銀,這種事情一兩年還能忍受,長此以往,根本就是一筆賠本的買賣。
為此清廷是不可能讓吳三桂再這麼任性下去的,所以他們的打算是削藩。不光吳三桂削藩,另外兩個藩王也要一起被削藩。
清順治十七年,平西王吳三桂定雲南,明永明王走緬甸,以沐府舊地封三桂,永鎮雲南。康熙十四年,撤藩,三桂遂叛。三桂死,其孫世璠襲。二十一年,克之,世璠自殺,雲南大定。---《清史稿》
只有吳三桂不在雲貴地區稱王,那麼清廷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了。可是吳三桂會答應嗎?當然不會。
他辛辛苦苦出賣大明王朝,幫助清廷打下了偌大的江山。現在落得飛鳥盡良弓藏的地步,吳三桂自然不能束手就擒。而且當時他如日中天,根本就不需要就這麼喪失一切。
由此可見,不是吳三桂想要造反,而是清廷逼著吳三桂造反。清廷實在是不希望吳三桂的權勢再這麼維持下去,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清廷的利益。
如果給吳三桂一直坐鎮雲南的話,其實吳三桂是不會造反的。造反的風險太大,當初南明、張獻忠勢力還在的時候吳三桂都沒有想過聯合他們一起造反,現在勢單力薄,又怎麼可能輕舉妄動呢?
總結:明朝的氣魄,清朝未必就有。
明朝朱元璋時期,曾經將雲南封賞給自己的義子沐英,從此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沐王府一直坐鎮雲南,直到南明滅亡為止。
可是清朝和明朝的差別還是很大的,他們捨不得將雲南地區一直放在吳三桂手裡。因為吳三桂畢竟是外人,畢竟跟他們不是一條心。
其實如果清廷逐漸規範吳三桂的許可權,逐步收縮吳三桂的勢力,等到吳三桂一死,那麼雲貴地區的權力自然而然地就會大為收縮。到時候吳三桂的後人還是得聽從清廷的調遣。
可惜清廷根本等不及,他們希望能夠少花點錢,尤其是康熙皇帝,年少氣盛。他跟吳三桂沒什麼牽扯,所以自然是張口就要削藩,最終逼反了吳三桂。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