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史官司馬遷被宮刑 司馬遷退禮講的是什麼

大漢史官司馬遷被宮刑,司馬遷退禮講的是什麼?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被漢武帝關入大牢,司馬遷的案子分到了當時一個名聲不好的酷吏杜周的手上,杜周絲毫沒有要手下留情的意思,對司馬遷嚴刑拷打,司馬遷就是不認罪。不久之後,公孫敖傳回了李陵在匈奴訓練軍隊,要出兵長安的的假訊息。漢武帝盛怒之下,處死了李陵的家人,還給司馬遷定了誣罔罪。按照漢朝當時的律法,誣罔罪是要問斬的,但是律法中還有規定,受刑人若能交出五十萬的贖金或者受宮刑就免了死刑,司馬遷當著一個小官自然拿不出五十萬的贖金,但是為了保住性命,司馬遷就選擇了宮刑。

原創歷史大戲《司馬遷》劇照

宮刑是漢朝的五大酷刑之一,受刑之人除了要承受身體上的摧殘,還要承受心靈上的創傷,對人格是極大的侮辱。司馬遷也一度悲痛欲絕要到自殺,但是司馬遷卻有著異於常人的勇氣與毅力。司馬遷深知“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於是他選擇了重於泰山之死。

從《史記》後的文章《報任安書》中,後人也能知道,司馬遷當時是以前人的榜樣作為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以周文王被拘,孔子一生困頓,屈原被放逐,左丘失明,孫子被臏腳等慘痛的經歷自比今日之遭遇,在逆境中強大起來,完成了父親和家族交付的使命,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財富。

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後,一度一蹶不振,經受著身體摧殘的同時也飽受精神上的折磨和巨大的人格侮辱,因此司馬遷甚至想到了一死了之,但是偉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輕易放棄,沒有輕易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對抗生命對他的考驗,司馬遷也是如此,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楊之光國畫人物系列之司馬遷

司馬遷想到了自己父親臨死交代自己的事情還未完成,想到自己的身上還擔負這家族的使命,一想到自己尚未功成名就,這樣死了就如同螻蟻一般,於是司馬遷選擇在飽受摧殘和屈辱之後活下來。

司馬遷以先世賢人的事蹟勉勵自己,周文王被紂王拘禁在獄中推演出了《周易》,大聖人孔子一生困頓晚年才寫出《春秋》著作,屈原被放楚懷王放逐漢北這才寫出了《離騷》,左丘失明之後才寫了《國語》,孫臏被處以臏足之刑才修兵法,呂不韋也是因為被貶才能夠有《呂氏春秋》流傳後世,韓非子被囚禁在秦國因此寫了《說難》和《孤憤》。一想到這些賢人都是在自己身處困境,因滿腔憤懣才寫出傳世的著作,司馬遷就以此為鑑,發奮努力。

當時能夠支撐司馬遷活下的去的信念就應該是要把《史記》寫完,也正是因為沒有完成《史記》司馬遷才能忍辱負重的活著。當然,努力的人總會有回報,司馬遷花了十數年的時間,最終完成了這本被稱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

司馬遷退禮的故事是一個出現在小學教材中的故事,史書上具體沒有記載。這個故事講的是司馬遷拒不收禮的事。

司馬遷畫像

當時司馬遷已經是太史令了,有一天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派了僕人給司馬遷送了一份禮物。司馬遷的女兒小心翼翼的把禮物開啟,裡面裝了一對晶瑩剔透上好的玉璧。小女兒不禁驚呼,這對玉璧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在屋中寫《史記》的司馬遷聽到了女兒的聲音,於是就放下筆出來一看究竟。司馬遷看著玉璧,把它拿在手上仔細看了看,稱讚道,真是白璧無瑕啊。女兒聽到了司馬遷的稱讚,心裡很高心,拿著玉璧不肯放下。司馬遷就語重心長的和女兒說,白璧最可貴之處就是因為它沒有瑕疵,這就和我們人是一個道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太史令,不敢自比這麼好的白璧,但是把這白璧收下,那麼思想上的瑕疵就要多了。女兒聽了司馬遷的話,就把玉璧還給僕人,退還給李廣利了。

這個故事其實多半是杜撰的,退禮的故事有很多,大概是將別人退禮的故事算在了司馬遷的頭上。但是這篇文章中所表現的司馬遷公正無私、淡泊名利的精神卻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歷史上的司馬遷也確實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司馬遷必須做到公正才能夠將歷史書寫好,而從司馬遷沒有錢為自己贖這死罪之身,就知道司馬遷也是個淡泊名利,不看重錢財的人了。


 

司馬遷的名言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記》中也有許多振聾發聵的言語,被後人奉為圭臬。

司馬遷小時候學寫字

其中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出自《報任安書》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用這樣一句話,解釋了他內心甘願為自己的理想抱負飽受屈辱的決心和毅力,但是使這句話出名的還是毛澤東主席,這句話曾被毛澤東主席引用到《為人民服務》中,高度臧洋了張思德為人民犧牲的奉獻精神。因此,這句話也為廣大人民所熟知。

“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一句體現了司馬遷的思想追求,為道而生,為道而死,這是司馬遷人生的真諦,也是後世萬千人的人生的信條和準則。當然司馬遷也說過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話,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所用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做人要真誠、誠實,這樣就能夠感動別人收穫回報。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以食為天”也是司馬遷所說的話,能有這樣的覺悟,司馬遷在今天也應該是個吃貨吧。

另外我們常用的成語“兔死狗烹”也出自司馬遷的名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也揭露了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形容有的人過河拆橋不懂回報。“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都是出自司馬遷的名言。

司馬遷的思想

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史學家之一,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文學家、思想家。在許多學科領域都有所建樹,也有著超前的思想境界。

司馬遷畫像

首先,司馬遷具有非常進步的歷史觀,對社會現實也有公正、先進的批判精神,這些思想也都體現在了司馬遷的《史記》中。首先司馬遷對封建統治階級,尤其是漢朝時期最高權力統治集團陰暗一面的諷刺和揭露。大膽地揭露了漢武帝的殘暴與虛偽,其中《封禪書》寫的就是漢武帝行“鬼神之說”的事情。但是因為司馬遷個人情感原因,很難客觀的對漢武帝進行評價,這也是歷史上公認的。另外司馬遷也在《史記》中反映了人民對封建暴政的反抗,並且還肯定和讚揚了一系列的底層人物,描寫了一系列的愛國英雄形象。

除此之外司馬遷對歷史的“實錄”精神,也影響著《史記》的內容。在記錄下客觀真實歷史的前提下,司馬遷也用藝術手段塑造出了一系列鮮活的歷史人物,將人物置於矛盾與衝突中,透過人物的言行來完成對認為性格的刻畫。

另外司馬遷的文章中也能夠看出經過他自己改造的治世理想,其中保留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另外司馬遷也受到董仲舒和孔國安的影響,在《史記》中也多能看待公羊學的思想。當然從司馬遷推崇孔子的態度,也能夠看出儒家思想對司馬遷也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66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漢史官司馬遷被宮刑 司馬遷退禮講的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