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看此語常說,這是最驕傲的史學家對自己文章的自述。也因此,《史記》成了中國正統史書中,個人感情色彩最豐富典籍,好惡非常鮮明。
《史記》中,司馬遷毫不掩飾對項羽悲情英雄的欣賞,對劉邦流氓做派的凸顯,甚至很多時候,有意無意暗諷漢武帝窮兵黷武的做派,愛屋及烏間,連帶著貶了漢武帝時代的帝國雙翼衛青和霍去病。
甚至在《佞幸列傳》中將衛霍同武帝男寵鄧通、趙同之流並列,言語輕慢顯而易見。
回想原裝男人司馬遷,因李凌案牽連遭宮刑事實。司馬遷對武帝的怨氣,延伸到衛青霍去病身上也算情有可原,漢武帝他哪敢咧。
由此司馬遷在《史記-霍去病列傳》中,描述了這樣一個霍去病。
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史記-霍去病列傳》
司馬遷這段記錄中,即說了霍去病豪言“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又貶了霍去病性格自傲自大,還說他不愛惜士兵。武帝賞賜霍去病數十車肉食美酒,霍去病寧願放臭都不給士兵分享,出征到塞外後,士兵個個飢腸轆轆,霍去病卻還讓他們蹋鞠場,供自己娛樂用。
在一褒三貶後,霍去病除了是戰鬥英雄外,私德上卻成了不與士兵同甘共苦的紈絝子弟。言外之意不就是說霍去病將兵不行嗎?
中國古代帝王,有將兵將將之說,言語來自韓信劉邦對話。
韓信說自己帶兵多多益善,劉邦帶兵最多十萬。
劉十萬聽了很不爽,就反問,那麼為何你要聽我的?
韓信急中生智抖了個機靈,大王善於將將,而我就是那個將。
由此才化解了一場信任危機。
這裡說這個故事意義是。
同劉邦一樣,漢武帝也是個將將的王者,屬政治家範疇,無論霍去病也好衛青也好,在漢武帝眼中都是帶兵的將,這樣的人,最需要的從不是參合政治,而是專注打仗。
如此正反論證後,我們在看霍去病不肯將漢武帝賞賜食物分給士兵,就能明白真相。
對政治家而言,好的戰將,打仗厲害就行了了,威望太高就是威脅。
霍去病深知漢武帝心思,面對漢武帝賞賜,寧可放臭也不吃,就是對漢武帝表態。
陛下啊:你給的東西我收了,但是我沒有用他去收買將士的心,不僅不用它收買將士的心,他後續還在行軍打仗中,踐行紈絝做派,將自己裝扮成即便吃的不夠,也要遊樂的紈絝,行軍途中硬是要玩耍。
這典故,讓我想起先秦時,王翦要田要房故事,漢初年蕭何自汙求自保故事。
其實目的都一樣,為了自保而自毀名聲。
由此可見霍去病,除了是少年軍事天才外,也是深知政治精髓人物,他的一生幾乎很少參與政治活動,也不追求在軍隊中聲譽,唯一追求就是戰功。
如此才有一個如流星般出現,閃耀一個時代的霍去病出現。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會問,士兵對待如此紈絝將軍,為何還能聽命甚至令行禁止咧?
同甘共苦不是帶兵的關鍵嗎?
我只能說這是知其表不知其裡的論斷,原因嗎也很簡單。對士兵或者部將而言,從軍打仗,三點最重要!
首先:國家榮譽感,這是從軍的動機。
其次:比較實在的問題,跟你混要避免盲目的犧牲,安全係數高。
最後:跟著你打仗我是否能獲得足夠的軍功,是否有仕途前程。
由此可見,基於這三點來看,無論霍去病紈絝也好,驕橫也罷,只要他能完成士兵的訴求,他就會有人願意跟隨。
那麼霍去病這三點完成的如何?答案是非常完美,幾乎無懈可擊。
作為古典時代閃電戰代表人物,霍去病一生都快如閃電,十七歲出道第一戰就帶領800精騎,以偏師之身成就曠古爍今戰功,遠途奔襲數百里,殺到匈奴核心腹地俘虜數倍於己俘虜。
出道早,戰績佳,這第一批跟隨霍去病的800精騎,試問誰沒有獲得封賞?
史書記載,封侯的都有不少。
實實在在的戰功就是霍去病凝聚軍心手腕,他自己受封冠軍侯,部下各個加官進爵!
這樣的將軍誰不愛?
看完霍去病,在看公認被稱帶兵有方愛兵如子的李廣,一生卻未得封侯。
李廣雖是英雄,可是自己如此不得志下邊人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見,愛兵如子在戰功後的封賞面前,兩相對比其實並不佔據優勢,反而有道德負累。吳起吸吮士兵傷口故事,熟悉歷史的也耳熟能詳,這背後士兵老母的哭泣,不就是這言外之意的證明嗎?
生命,才是士兵最珍視東西,封賞則是實打實收穫,榮譽感屬於錦上添花,滿足這三點,你就是個好將軍。
後續戰爭中,霍去病也用不斷的勝利,證明了這三點。
有命活,有功取,這將軍太給力了,絕對值得追隨。
次年夏天,漢武帝分兵進擊,再攻匈奴,這一次誰是好將軍,體現的淋漓盡致。
公孫敖率領的大軍,居然在行軍途中迷路,未能參與到戰鬥,李廣大軍出擊後,遭遇匈奴襲擊,力戰不敵,最後全軍覆沒。同行的博望侯張騫因疑誤軍機,判處死刑花錢贖罪成了平民,李廣本人則不賞不罰。
至於那些他愛計程車兵,不知還有幾人生還,看看李广部下,在看看霍去病部下,幸運兒當然是霍去病的部下。
由此可見,對戰將而言,愛兵如子沒錯,同甘共苦也沒錯。可這些並不是好將軍的必要項,只要你能帶領他們打勝仗,你就值得跟隨。
霍去病就是天生為勝利而生的天才,僅此一項,就足以讓漢武帝喜愛了!
除了天生的勝利者基因外,霍去病深諳政治明白自汙也讓漢武帝放心。
這點看看和他並列的舅舅衛青家族下場就可知。
自己身死後,因"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橫死,外甥太子劉據自殺,全家上下幾乎被誅殺殆盡,反而是霍去病一家,成了漢武帝託孤重臣。
霍去病去世後,他的遺孤霍嬗漢武帝視如己出,就如自己兒子一樣時刻帶在身邊,最後霍嬗早夭,漢武帝還深深自責沒有照顧好霍去病的孩子。
霍去病弟弟霍光,漢武帝也愛屋及烏非常重用。
霍光最後成就,人所共知!
這不得不說是霍去病會做人留給自家後代的福氣。
這也是帝制時代頑疾。
最大的忠誠,除了戰功赫赫外,也要深知進退之道,深諳政治,甚至自汙,如此才能長盛不衰。
衛青太過珍惜羽毛,他不懂,後世的岳飛,不也是如衛青一樣的反面教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