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元稹的作品行宮內容賞析 元稹與崔鶯鶯愛情故事

行宮元稹

行宮主要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元稹則是唐代著名詩人,那麼行宮元稹之間有什麼聯絡呢?行宮元稹主要講述了什麼呢?

元稹雕塑

元稹生活的中唐年代正值安史之亂後的動盪期,《行宮》便是他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看似短小的絕句卻具有深邃的意境,描繪了當時國力各方面在走下坡路時宮女們悽苦的生活,寄託了元稹對盛衰之感的沉痛。從整首詩的內容上看,荒涼的古行宮正是一年春到花開時,但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侵蝕,不僅古行宮變得殘敗不堪,入宮時的妙齡宮女青春逝去也變成了白髮蒼顏的“白頭宮女”,元稹用白頭宮女與紅色宮花相襯的手法,隱晦的暗示了宮女的悲慘宮廷生活,他不憑熱烈感情見長而是以深沉境界取勝。

從表現手法來看,其一是以少總多,整首詩僅僅二十字,但其中人物、地點、時間、動作等全部極致表現出來,構成了一副非常生動的畫面。其二則是以樂景寫哀情,最主要的突出點是紅花這一物,盛放的紅花和殘敗古行宮相反襯,加強世事變遷的滄桑感,紅花美景和宮女的寂寥心境相襯突出宮女的悽苦心理。整首《行宮》元稹所用的語言平實無華,但能夠給予人無限的想象空間,一直廣受讚譽。其內容廣博而深刻,憑藉字字珠璣的二十字後來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元稹名句

古人常用詩讚美“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前有東晉陶淵明愛菊,留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金句;後有唐朝杜甫賞菊,留下了“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的名句;白居易也曾作“耐寒唯有東籬菊”以歌頌菊花;而到了貞元十八年,正值二十四歲的詩人元稹在看到秋冬季節毅然傲放的菊花時作下了“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詩句,這成為元稹名句之一。

元稹畫像

這首詩名為《菊花》,其一、二句語句平鋪直敘,僅十四字卻從三個方面表達了元稹的愛菊之心,充分描寫出他對菊花的纏綿愛戀之情。三、四句則將他為何如此深愛菊花的緣由表達的淋漓盡致,有人愛菊花的奼紫嫣紅、有人愛菊花的清雋高雅,元稹則不愛那表面的色彩與香氣、卻獨愛百花中菊之最後凋謝,愛它這不懼嚴寒、依然傲放的精神。這首詩是從日常生活中發掘而來,看起來平淡無奇,實則韻味非凡,王安石也曾作同題《菊花》一詩,但相比較之下,元稹的詠菊詩更為世人所傳誦,他的摯友白居易更對此念念不忘,在詩中寫道“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這其中所表達出對好友的相思之情赫然在目。

作為唐朝著名詩人,他詩詞無數,元稹名句也不只限於詠菊,元稹名句還包括“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等。

元稹是哪個朝代的

元稹是哪個朝代的曾引發人們的疑問,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也就是今天河南洛陽人。

元稹畫像

他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出生於公元七七九年。元稹只有八歲的時候他父親就去世,十五歲時就出書,到二十五就成為出類拔萃的詩人。元稹非常聰明,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出名,元稹與白居易一起參加科舉,所以後來兩人成為很好的朋友,更是因為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平常兩個人就會在一起就詩的問題互相切磋,元稹跟白居易一起倡導了新樂府的運動,世人稱為“元白”,作號為“元和體”,他們二人都給人們留下了很多的千古佳句,直到現在還廣為流傳。因此,元稹是哪個朝代的這一問題本身不具有爭議。

元稹的詩用的修辭很好,意思表達的很到位,他的辭很淺但表達的意思有些哀傷,就像是一隻孤獨的鳳鳥在悲鳴,非常的打動人心,讓人感動。他創造的作品很多,但成就最大的是詩,其中包括很多樂府詩,大部分都是受到王建還有張籍帶給他的影響。元稹的“新題樂府”直接受到了李紳的影響。元稹的代表作有很多,有《菊花》、《離思五首》,他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表現得淋漓盡致,感動了無數的人。元稹現存的詩有八百多首,都收集在詩賦、論議裡面,一共一百多卷。這便是對元稹是哪個朝代的這一問題的解答。


元稹與崔鶯鶯

元稹筆下的《鶯鶯傳》刻畫了一則唯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後人對此也多有改編,其中尤以王實甫的《西廂記》最為出名,殊不知這其中的張生正是元稹,而女主人公崔鶯鶯的真實姓名則無從考察。

元稹像

元稹與崔鶯鶯相識的那一年,元稹在山西做九品芝麻官,而崔鶯鶯則跟隨家人在路過山西永濟時遇到軍匪,出於善意,元稹和軍匪交涉保護了崔家的錢財和性命,元稹在崔家設宴答謝他時結識了崔家大小姐崔鶯鶯,兩人很快互生情愫並每天半夜進行幽會,其詩句“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寫的便是當時的幽會情境。但好景不長,在崔家住了數月後元稹要奔赴長安參加吏部選拔考試,元稹與崔鶯鶯面臨分別,在元稹臨行的前一天,崔鶯鶯還強顏歡笑的送別元稹,元稹雖不捨但還是選擇離開。

不料選拔考試未中,元稹寄信與崔鶯鶯訴苦,崔鶯鶯回信道:保重身體,千萬珍重。元稹看完後得意洋洋的拿給眾人觀看,於是很多人都知道有這樣一位痴情女子愛慕著元稹。其後的兩年中,元稹與崔鶯鶯之間的感情剪不斷理還亂,直到元稹順利透過吏部的第二次選拔,才正式和崔鶯鶯提出分手,崔鶯鶯無奈的嫁給別人,元稹在得知她嫁為人婦後以“表哥”身份來到她的夫家相見,但被崔鶯鶯拒絕。這之後元稹便娶了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叢,後又娶過他人,崔鶯鶯只是他年少時的一場豔遇而已。

元稹墓誌銘

元稹是公元前779-831年人,字微之,今河南洛陽人,元稹是唐朝的著名詩人,家世本來很好,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世孫,元寬是他的父親,母親為鄭氏。

元稹圖片

元稹自幼便聰明伶俐,機智過人,少年時期就有才名在外,他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兩個人還結為了終生的詩友,感情非常深厚。他和白居易的思想同步,想法也非常默契,兩個人共同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世人稱為“元白”,詩的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成為千古佳句,流傳至今。

在白居易題寫的元稹墓誌銘裡面可以瞭解到,元稹的仕途並不順利,幾遭宦海沉浮,因為他性格豪爽,處事不羈,在朝中被貶數次,鬱郁不得志,只能把一腔熱血放在詩上,被貶數年間,元稹和白居易作詩詞多達180多首。在元稹墓誌銘裡白居易曾這樣寫到“執友居易,獨知其心,以泣濡翰”,者充分體現了元稹和白居易之間的深厚情誼,白居易知道元稹死後,傷心悲痛,泣淚之下寫下了這篇元稹墓誌銘。在元稹墓誌銘裡白居易還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心長而運短”,這句話充分表達出了元稹的鬱郁不得志,沒有辦法舒展抱負。雖然元稹在官場上鬱郁不得志,但他和白居易卻在中華詩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他的很多詩詞都被後人代代相傳,流芳千古。

元稹紀念館

元稹是唐代著名詩人,雖然他的詩名比不上初唐四傑,更不及人人稱頌的李杜,但他年少時就機敏過人,和白居易在同一年考中進士,並結為終生詩友,他之所以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也正是因為他和摯友白居易開創了新樂府運動,被後人尊稱為“元白”。元稹紀念館的地理位置處於四川省達州鳳凰山的半山腰上,背靠鳳凰山,面向達州城。

元稹紀念館

元稹紀念館整個主體建築是仿照唐代的風格,配予兩千平方米的廣場、浮雕護欄和青石石階,使整個紀念館顯得非常大氣宏偉,令人耳目一新。步入元稹紀念館,一覽無餘的便是元稹的塑像和他被貶達州時創作的彪炳史冊的長篇敘事詩篇《連昌宮詞》,前來參觀遊覽的市民紛紛在此合影留念。

其主要展示區分為四部分:元稹傳略、元稹與通州、元稹的文學成就、元稹的影響及傳承。沿著鳳凰山的黃角樹一直走到公墓路,就可以直達“元稹詩廊”,抬頭可以看見“元稹詩廊”的牌匾及兩側的元稹名詩名句,橫匾額的書法字型是行書,筆法蒼勁有力,給人以厚重質樸之感,側聯則是隸書書寫,凝練張開,給人以端莊古雅之意。在這座紀念館的主長廊中,一塊塊石碑整齊有序的排列著,團扇斗方,錯落有致,青石白字,落落大方,處處流露出清雅古樸的意境,讓無數遊客為之陶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86 字。

轉載請註明: 著名詩人元稹的作品行宮內容賞析 元稹與崔鶯鶯愛情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