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廣的兒子
李廣是漢朝時期最出色的武將,出色的軍事天賦讓對手對其也是恭恭敬敬,匈奴口中的“飛將軍”就是指李廣;作為一名山村小夥,李廣自幼從軍,先後擔任御林軍統帥、北伐前鋒官以及邊關太守,三代忠烈的美名也是當時的一代佳話;作為一名千古流傳的常勝將軍,李廣的兒子也是有著很好地才華,李廣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也就是朋友熟知的李陵的生父,其餘兒子分別是李椒和李敢,二人均是自幼習武,其中李敢多次隨父出征,是李廣賬下的糧草運管,後來在李廣自殺謝罪時,帶領父親的屍體回到長安。
飛將軍李廣圖
李廣的兒子均被皇帝受封中郎將,其中李敢還擔任過御林軍的副都統,主要負責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李家三代忠烈,是漢武帝平定北方匈奴的主要力量,史書記載,長子李當戶就是早年征戰匈奴時候,誤入單于的包圍圈,最終身亡,二子李椒史書並沒有太多記載,根據後人猜測,應當也是戰死沙場,李陵是李家單傳,後在戰鬥中被匈奴招降。
李廣一生戎馬,最終如願戰死沙場,李廣的兒子以及李家軍是漢武帝統一華夏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雖然李家滿門忠烈,最終也沒有被皇帝授予王侯,但是在李廣的故居甘肅天水有當時鄉紳集資修築的李氏宗祠以及飛將軍的石像,後人連連跪拜,可以說飛將軍的稱號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長留。
李廣後人
李廣是大家熟悉的“飛將軍”,因為大家太熟悉他的名節了,因此也想要知道他的後人的結局。但其實,李廣後人的結局並不是很好。在李廣之後,李家基本上就是一派衰落氣象,在史書上都沒有留下幾個名字。值得一提的,也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了。
李敢劇照
這個兒子叫做李敢,一聽這個名字就能聽出這個人的膽子很大,膽子也的確是大。那個時候衛青已經成了駙馬爺,春風得意,又有赫赫的軍功在身,是皇帝面前的紅人,朝廷大臣追捧的物件。可是李敢覺得衛青和自己父親的自殺脫不了關係,都是衛青的錯,於是就想要暗殺衛青。雖然沒有成功,衛青為人厚道也沒有計較,皇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衛青的小外甥不幹啊。都欺負到自己的舅舅頭上了,於是在打獵的時候一支箭射過來,李敢就此英年早逝。
那個孫子叫做李陵,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大家一定對另一個名字爛熟於心——司馬遷。李陵是特別有李家骨血的孩子,英氣,皇帝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曾經那個自信的自己。就這樣,皇帝特別的喜歡這個孩子,也希望看著他重新掛起李家的招牌。於是,李陵就帶著軍隊打匈奴去了。但是也是時運不濟,因為帶的人太少,被困住了。沒有辦法,只能投降。司馬遷就是為他說情,才被“宮刑”的。
之後,李家被滿門抄斬,再無後人,這就是李廣後人的結局。
李廣與李陵
李廣與李陵都是漢朝傑出的將軍,雖然李陵最終被匈奴勸降,但是其中的緣由也是隻有自己清楚;李家三代將門,是大漢王朝的堅決實力,在漢武帝收復匈奴的戰鬥中,李廣和李陵以及李家軍都發揮出重要作用;李廣一生戎馬,最終因為在征討匈奴過過程中迷失路線,害怕貽誤軍隊戰機,最終選擇以死謝罪,一生與匈奴交戰七十餘場,出色的軍事天賦讓其在戰鬥中連連告捷,同時也贏得匈奴的尊重,被稱之為“飛將軍”。
李陵劇照
李廣與李陵屬於爺孫關係,在李廣的教導下,李陵自幼習武,棍棒槍法也是精通,成年之後,李陵就開始參軍,作為李家軍的一員,李陵在實戰中表現突出,被封為“中郎將”;北方匈奴進犯,漢武帝則命令年輕的李陵為先鋒官出征北伐,作為一名沒有實戰經驗的將軍,在北方惡劣的環境下,李陵以及李家軍誤入敵人的圈套,在副將的拼死保護下,李凌殺出包圍,但是還是被匈奴的左前鋒生擒。
李廣與李陵都是漢武帝賬下實用的武將,其中李廣還輔佐過文帝,是文帝時期的御林軍總管,多次救駕有功;二人的結局都不是太好,但是二人在戰場上確實表現出一個軍人的行為,是華夏統一的關鍵,二人死亡之後,漢武帝都深感悲痛;後人對二人也是十分尊敬,在其故鄉,也就是現在的甘肅天水處為其搭建石像,以供軍魂。
李廣的詩
李廣家族世代為將,到李廣時期,是西漢朝代,匈奴來犯,李廣帶兵抵禦被俘後炸死而得已逃脫。後來李廣立志討伐匈奴,多次英勇征戰取得勝利,匈奴也因為懼怕李廣再也不敢侵犯中原了。後代許多詩人都喜歡寫詩稱頌這位英勇善戰的將軍,尤其是李廣的特長箭術。
李廣畫像
唐代詩人寫了一首關於李廣的詩,描述了李廣神奇的射箭。“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中。”這詩歌第一句林暗草驚風,交代了事件的時間背景,李廣打獵的時候騎馬進入樹林,林中光線陰暗,林風陣陣,氣氛一下子就緊張起來。第二句緊接著交代了人物的出場和動作:將軍夜引弓。李廣騎馬在林中射箭。其實這個夜應該有暗指樹林光線暗,又因林風陣陣看不清楚對面的動靜是老虎還是石頭,而使得李廣拉弓射箭。這個夜並非就是指黑夜。第三句四句,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直接揭露了射箭的結果,第二天早上去找昨天射出的箭羽卻發現箭被李廣射進了石頭裡。雖然就短短四句,卻活靈活現的描述出了樹林昏暗風吹草動李廣一箭射出,沒入石頭的情景。這個詩歌講述的是李廣把箭射入石頭的故事,據說李廣後來再試著射第二次卻沒有辦法把箭射入石頭,這說明一個真正的將領在警覺發現獵物的時候那種本能的射箭殺敵的英勇。
這首寫李廣的詩字詞緊湊,文字平實易懂讀來朗朗上口,押韻工整,意境險奇,轉折對比都非常引入入勝。這首詩也廣為流傳。
李廣是個什麼樣的人
後人透過王昌齡所寫《出塞二首其一》一詩中,知道了“飛將軍”李廣。但是李到底廣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引起了很多讀者的思考。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李廣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首先,李廣是個驍勇善戰,智謀雙全的人。
李廣畫像
李廣曾在漢文帝年間、漢景帝年間、漢武帝年間任職,先後率領士兵平定過吳楚七國之亂,在雁門、代郡等地打擊匈奴。據不完全統計,李廣曾率兵征戰七十多回,並立下多次戰功。李廣曾率領數百個騎兵用智謀矇騙了上千匈奴大軍,並且全身而退。匈奴人一聽到李廣的名字,都十分害怕,連匈奴單于都很敬佩李廣的才智與謀略。
其次,李廣還是位持之永恆,敢於追求夢想的人。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名將李信,所以李廣在小時候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即要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將士,為保衛國家而努力。因此,李廣從很小時候起便練習射箭,無論嚴寒酷暑,李廣總能堅持不懈的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廣精湛的射箭技術終於練成,併成為西漢時期著名的神箭手。
除去上述的優點,李廣還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事實上,李廣還是位心胸狹隘,錙銖必較的人。李廣為人比較小氣,如果別人得罪了他,李廣一定會想辦法報復回來。比如,李廣殺霸陵尉一事中,就可以看出李廣報復心比較強。李廣在貶謫期間遭到了霸陵尉的奚落,等他再次受到重用時,毫不猶豫地便殺掉了霸陵尉,足以看出李廣是位心胸狹隘的人。
飛將軍李廣的故事
時至今日,飛將軍李廣的故事仍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今天就來說兩則關於飛將軍李廣的故事吧!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遣李廣、衛青、公孫賀、公孫敖四位將領率兵從雁門、代郡等地分頭攻打匈奴。
李廣射虎
匈奴單于早就聽說飛將軍李廣是位智勇雙全的將領,便告訴匈奴軍,如果抓到李廣,一定要將他活著俘虜回來。匈奴軍攻打李廣軍隊時,李廣因為生病受傷而被俘虜。於是,匈奴士兵謹記單于的話,將李廣放在一個網兜中,將他帶往單于處。李廣假裝昏迷,走了大約十多公里時,李廣斜著眼睛看見旁邊一匈奴少年騎著一匹不錯的馬。於是,李廣一個鯉魚打挺跳上了匈奴少年的馬,並奪取了少年的弓箭,將他從馬背上推了下去。李廣飛快地賓士,等匈奴軍反應過來了,李廣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隨後,李廣向南疾馳幾十裡,碰見了他的部隊。於是,李廣和士兵們一起進入了關塞。
還有一則關於飛將軍李廣的故事,那便是射石搏虎的故事。一次,李廣在打獵中,走入到了森林深處。草叢中隱藏著一塊大石頭,李廣以為是一隻老虎,便使出渾身解數拉弓射擊。霎時間,整個箭頭都射入到了石頭中,李廣以為射中了老虎便下馬檢視。原來是一塊石頭,過後李廣再次射擊石頭,無論怎樣也無法把整個箭頭射入石頭中。後來,李廣駐紮右北平時,一隻老虎襲擊了李廣,隨後,李廣拉開弓箭將這隻老虎射死了。
李廣難封
李廣是一名出色的將才,中華民族在漢武帝時期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統一,作為漢朝歷史中最出色的武將之一,李廣為大漢王朝與北方匈奴戰鬥七十多場,在戰場上連連告捷的李廣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軍功卓越而被分為王侯,相反,最後還選擇自殺;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令北方遊牧民族聞聲喪膽的飛將軍為什麼沒有受到漢武帝的受封?自漢朝之後,很多懷才不遇的文人、俠客都會吟唱李廣難封,暗喻自己的仕途不得志。
李廣劇照
李廣一生征戰沙場,雖然沒有獲得王侯爵位,但是史書記載,李廣在軍事方面的才華確實讓人欽佩,自發組建的李將軍在與匈奴交戰過程中也是發揮巨大作用,李廣及其李家軍是漢武帝平定北方匈奴戰亂的主要力量;李廣難封,對於一名忠君愛國的將軍而言,國家平復戰亂或許比任何君王獎賞都要重要,李廣是文帝、武帝時期最優秀的將軍,先擔任過御林軍統帥以及征伐匈奴左前鋒,仕途最得意的時候,擔任邊關太守,保得一方數年平安。
李廣難封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廣的個人問題,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實行軍功制,李廣一生雖然與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勝利數不勝數,但是在大規模的五次戰鬥中,李廣並沒有為漢王室帶來勝利,三次在沙漠迷路,兩次因為寡不敵眾而失去勝利,所以在以軍功制選拔王侯的漢武帝時期,李廣確實沒有得到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