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說:同學們好,最近 BBC 那部請了 5 箇中國老師去教(zhi)育(li)一幫英國學生的紀錄片都看了嗎?
此片一出,有人揚眉吐氣覺得我大應試教育就是牛逼,知識傳授槓槓的,也有人捶胸頓足覺得在自由的素質教育面前我們丟人了。
你是支援我們的基礎教育,還是嚮往自由的英式教育,抑或像愛思考的小友一樣心中有一絲疑惑?片中這麼多矛盾到底原因何在?哪種教育方式好?
實際上,這只是一場脫離文化背景的教育表演導致的戲劇化衝突。讓小友來帶你從教育心理學角度,有準備地深度圍觀這次教育大戰。
BBC 最近播放了一個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 掀起了中英兩國對基礎教育方法的討論。然而紀錄片中的矛盾實際上並非教學方法的衝突,而是中英大文化和中英課堂小文化的衝突。
1.權威指數高≠奴性
“入侵”英國課堂的中國教師
大家熟知的中式課堂通常是老師為主導,老師是權威,老師講學生聽;而英式課堂在紀錄片裡被定義為學生自主學習,相互討論,互相學習,老師輔助學習。
紀錄片首先展示了中英的大文化衝突—“老師是權威”vs“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這兩種觀念其實是根植於社會文化價值觀的,也就產生了此片中的大文化衝突。霍夫斯塔德 (Hofstede) 曾對全球 76 個國家和地區的權力距離指數 (Power distance index) 做過測評。權力距離指數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社會等級觀念和權威的重視程度。中英的權力距離指數處在兩個相對的極端: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指數較高,而英國和大部分西方國家指數較低。
如圖可見,中國的權力距離(80)遠高於 UK(35),在中國的觀念中,老師一般被視為不可撼動的權威,學生應該無條件服從;而在 UK,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更為平等,沒有上級和下級如此明顯的層次之分。
中國人普遍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價值觀,而英國人則沒有對高階層和權威的尊重觀念。有人簡單粗暴地把中國人對權威的尊重歸結為“奴性”,認為中國學生對老師言聽計從、不敢挑戰老師的權威也是“奴性”的表現。其實這只是權力指數的在生活中的一種體現。而它的另一種表現則為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等,這些為大眾稱讚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該為了較為負面的表現來否定我們的社會價值觀。再回來說片中的大文化衝突,它在中式實驗班中體現為老師對課堂秩序束手無策,而學生對老師的無禮言辭表示不滿。
這是典型的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 現象。它是可以透過中國老師和英國學生雙方的磨合和適應解決的。也就是說,隨著雙方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的提高,這種文化衝突和休克現象會得到緩解甚至解決。
2.教學方式沒有對錯,只有合適與否
接著,紀錄片強調了中英教學方法的衝突,即課堂小文化衝突。中式教學是“填鴨式”,知識都給你,自己慢慢消化。英式教學是“放牧式”,自己找草自己吃,老師會在你沒辦法的時候幫幫忙。根據前蘇聯心理學家維谷斯基 (Vygotsky) 的社會文化理論 (Sociocultural theory),知識是可以透過交流,從有經驗的同輩或老師那裡獲得的。也就是說,中英教學法都是有效的知識傳播途徑。在片中,學生對中式教學法褒貶不一。有人說跟不上教學進度,有人說收穫比英式課堂多更多。這就像網路上的甜鹹豆腐腦之爭一樣,沒什麼對與錯,只有喜不喜歡,適應不適應。從英式到中式教育是有阻礙的,同樣中式到英式也是困難重重。
剛到英國一個月的中國留學生,他們普遍認為英國上課很水,老師什麼都不講,就會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也超級沒營養,大家都是隨便說說,不走心的。反而三四個月後,中國留學生開始找到小組討論獲取知識的訣竅了,上課前多讀書,討論前分配好任務等等。這部紀錄片畢竟才播出了一集,相信這群英國學生在最後一集中會更適應中式教學法的,有更好的表現。
有趣的是,此片只用較少的鏡頭展現了中英文化對英國學生和中國老師的吸引力,以及在接觸新文化的好奇與興奮。根據文化適應的 U 型曲線,新鮮感(或者稱為“蜜月期”)理論上應該維持一兩天的。不知道是導演故意為之,還是事實就是這個樣子。當然,畢竟是紀錄片,它會有導演的個人傾向,可能不夠客觀,不夠學術。
其實沒有哪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教學方法總體上是根據社會文化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改變的。不合適社會文化的教學方式是很難得到學生認可的。比如片中用中國的方式教英國學生,中國老師的每句話都在挑戰英國學生的最基礎的價值觀,刺痛著學生們敏感的神經。如前文提到的,這種衝突其實是可以透過跨文化交流能力改善的。但是,實驗要求老師堅持用中式思維模式,所以導致老師會哭,學生會叫。
3.與其“撕”對錯,不如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外,講講前文延伸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包括交流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流能力包括: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就是在中國英語課堂裡學習的單詞、短語、發音、語法等;社會語言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是指根據社會場景選擇恰當詞彙的能力,一般包括口音、方言、習慣用語、專業詞彙和在不同社會場景中的禮貌用語等;實用語言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指的是語言在實際應用中的功能作用,例如邏輯表達、話題的展開討論等等。而跨文化能力一般包括對陌生文化的態度,知識積累,理解能力,學習和模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文化反思能力 (critical thinking,也可以翻譯成批判思考,但總覺得“批判”二字好嚇人)。文化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在深刻了解對方文化的基礎上,將對方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做比較。學生最終可以選擇接受對方的文化或者堅持自己的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常會對自己的文化和對方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像你把鹹的和甜的豆腐腦都吃了一遍,咂咂嘴,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吃哪種。
中國對普通大學生的培養似乎還停留在交流能力的語言能力層面上。外語專業的學生有機會接受社會語言和實用語言能力的訓練。但是跨文化能力還不在人才培養的範疇中。而歐盟在 2001 年就已經將跨文化能力寫進外語教學大綱 (Common EuropeanFramework) 中。這種能力的缺失可能會影響到中國人才在世界職場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提升。中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缺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補上。
結語:英國人已經意識到他們下一代的職場競爭對手可能會是中國人。而中國人有準備好和他們競爭了嗎?
楊笑吟
約克大學教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