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理學家朱熹是哪個朝代的,朱熹有哪些名言?朱熹非常的有名,他的著學精妙,後人少有能超越他的,被後世人尊為朱子,那麼朱熹是哪個朝代的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朱熹是哪個朝代的。
圖為朱熹的畫像
他是南宋時期著名的一個人物,古人說有兩種人可以超過皇帝,一是聖人,一是天人。在世人眼中,他就是個聖人。他留下很多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這些都是世人用之不竭的讀書和做人的最高準則。看了他的名言之後,深感做人應當如此。原來不僅孔子教育後人怎麼做人,而他也是一個不弱於孔子的聖人之一。
他號晦庵,別號紫陽。他的父親學問較高,是官場中人,他從小受他父親的薰陶,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後來他的父親在就任途中死亡,他聽從父親的遺命搬到五里夫他父親好友的家中生活。他19歲考中進士,隨後出入官場為百姓謀福祉。他任職期間促進了教育的發展,興辦了許多的學院,發表了許多關於讀書的至理名言。同時在做人方面他也深有感觸,留下了許多為人處事的法則。
後人也稱他為朱文公,他的理學重在以理為中心,認為理才是世界的本質,理的最高境界是太極。他是第一個完整地把四書集聚在一起的人,這成為科舉考試中必考點之一。他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不過他在1196年遭到彈劾,他被負於十大罪狀,不僅他自己遭殃,他的學生有被流放和坐牢的很多,晚景悽慘。但他還是不停地著書,並於1200年逝世。朱熹的不幸是他那個朝代造就的,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
朱熹的名言
想要讀好書、會讀書,就得先看朱熹的名言,朱熹的名言是我們讀書人的行為準則,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朱熹的名言。
圖為朱熹的畫像
他寫了很多關於讀書方面的名言,對我們後人的教育意義很大。朱熹的名言說如果書沒有讀懂的時候就要懂得思考,如果考慮之後還沒有讀懂的話就要再繼續讀懂為止。讀書的三點是非常重要的,哪三點呢?心要到、眼要到、口要到,就是說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他對讀書的要求很高,如下:他說當你在讀書的時候,聲音一定要洪亮。讀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不能漏讀了任何一個字、不能多讀一個字、更不能讀錯一個字或者把字讀顛倒了。讀書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記,理解非常的重要,只要多讀幾遍,讀熟了,一定會永遠記住的。
他除了講究讀書要舉一反三外,還留下了許多精闢的名言,都值得我們後人去牢牢記住。朱熹的名言說嬌妻美妾不一定就是好事,娶回家並非好事。家裡找奴僕的話,千萬不要找長相好看的,妻子和小妾也不要畫濃妝。祭祀祖宗的時候一定要虔誠。如果自己的子孫不聰明,但是也要讀書。教育子女要用方法和道理,意外之財千萬不要去貪,喝酒適量即可,朋友之間要有道義才能結合在一起。
他確實有聖人之風,他認為人應該是這麼做的:早上起來的時候就該穿整潔的衣服,並且把打掃房間和庭院打掃乾淨;吃飯的時候還應當想到口中的飯來之不易,所有的東西都不是輕易得來的。他還留下了很多金玉良言,後人都應牢牢記住朱熹的名言才不會犯錯。
朱熹家訓
看過朱熹家訓才知道自己做的有多麼不足,甚是感到慚愧,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朱熹家訓吧!
朱熹家訓碑文照片
朱熹家訓雖然是教育自己孩子,但恐怕是我們所有為人父母都需要自己子女做的地方。家訓是這麼說的:君王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有一顆仁愛的心;臣子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有一顆忠義的心;父親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慈祥;兒子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有一顆孝順的心;兄長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一顆友愛的心;弟弟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他對自己的兄長懷著恭敬的心。身為丈夫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和睦家庭;身為妻子之所以高貴,是因為她懷著柔和的心態周旋於家庭之中;對待長輩最可貴的是尊敬長輩;交朋友最可貴的地方是講信義。
朱熹家訓說見到年邁的老人一定要尊敬他;要愛護小孩;尊敬有品德的人;品德有問題的人一定要遠離;不要說別人壞話更不要誇自己;能化解與別人之間的仇恨、也能以怨報德;做人要隨遇而安;對待人小的過失能報以容忍的心;對待別人大的錯誤要跟他講道理;不要因為善事小而不去做、更不要去做很小的壞事;別人做了壞事不要到處宣揚、要讚揚別人做的好事。
朱熹家訓說不要懷著私心或個人恩怨去處理一件事情;治理家事不要單獨立私法;不要做損人的事情、更不要去妒忌別人的才能;對於蠻不講理的人多說無益;其次他還講了人要懂禮節、要知道孝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貪心等等。他認為人做到以上這些是順應天命,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份內的事情,也是我們的使命。
朱熹理學
朱熹理學自成體系,說的有理可尋,讓你無理可駁,真可謂諱莫如深。朱熹理學沿襲五百多年,至今無人超越,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朱熹理學。
朱熹的畫像
朱熹反佛崇儒,他一直在探索可以用來治國的方法。他的新主張對整個宋朝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他的理學,堪稱絕妙。他的理論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體系之龐大,是宋代理學的大成,他在理學方面所作的闡述,後人受益匪淺且對他的理學稱讚有嘉。他的理學思想到了元朝的時候受到歡迎,並作為治世之道和管理民風的良方。
朱熹理學避各家之所短,揚各家之長,集佛、道、儒為一體,吸取其中之精髓。而這思想的核心是理,他認為理是萬物之根本,萬物皆有理,也離不開理,當所有的理歸結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太極。萬物隨著理轉,理無所不在,既可以用來形容道德倫理,又可以用在人身上,即所謂的人性。
朱熹理學還分為靜和動、陰和陽,萬物迴圈、生生不息,動和靜都有它們自己的規律,這就是他的動靜觀。人若是能達到格物致知就是聖人,身為凡人的他已經在考慮聖人應該做到哪樣,說明他自己已經是個聖人。人要做到仁慈、講禮節、有義氣和有智慧,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成為聖人。他還闡述了人性二元論,人體的形成離不開理和氣,氣的不同讓我們有不同的脾氣和不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