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
順治帝是滿清王朝的第三個皇帝,他也是清王朝入關以後的第一個皇帝。崇德三年,他出生在永福宮。崇德八年,他繼承了父親的皇位,改年號為順治。這時候的他才只有六歲,因為年齡太小,所以由叔父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
《康熙王朝》順治劇照
在順治七年的時候,多爾袞因為外出涉獵不幸去世,在這以後順治帝才親臨朝政,掌握國家的實權。順治帝是一位很有上進心的皇帝,親政後在母親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他為國家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他整治官吏體系,特別注重農業的生產發展,對百姓採取溫柔的政策。
另外,順治帝提倡勤儉節約,他為百姓減免了許多苛捐雜稅,使得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國家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這也為後世的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後來順治帝因為自己寵愛的妃子和喜歡的兒子相繼去世,在精神上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在這之後他的身體也變得不好,後來他還感染了天花病,最終於順治十八年駕崩,年僅二十四歲。
後人對順治帝的評價褒貶不一,對他的褒揚是因為他是一位有能力有進取心的皇帝,他在面對反清勢力時,能採取安撫重於圍剿的政策,他為百姓免除苛捐雜稅,鼓勵生產,恢復國民經濟。但他有時候心浮氣躁,特別容易生氣。有時候對大臣一些激進的進言不能保持沉著冷靜,並且因為這樣還治了許多大臣的罪,這也使得人們對他有了不好的評價。
順治皇后
順治皇后是順治帝的皇后,順治帝的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順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帝的母親孝莊文太后孃家的侄女,她是順治帝在位時期,攝政王多爾袞為順治帝做的選擇。
博爾濟吉特氏像
博爾濟吉特氏的父親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因為多爾袞已為順治帝選好了他的女兒作為皇后,所以在順治八年的時候,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親自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到了京城,等待皇帝與女兒完婚。可是順治帝對這個博爾濟吉特氏並不喜歡,他不想與博爾濟吉特氏結為夫妻,所以他就一直拖著沒有完婚。這樣一直等到了秋天,吳克善等得不耐煩了,於是他找人向太后帶了話,後來順治帝才不得不與博爾濟吉特氏完成了婚禮。
這次婚禮舉行的特別隆重,婚禮的過程充滿了皇家的貴族氣息,但婚禮過程也格外繁瑣。順治帝因為厭惡自己母親和攝政王多爾袞的不同尋常的關係,所以他對這位由他倆人為自己選擇的皇后也心存芥蒂。順治皇后聰明美麗,但是順治帝就是不喜歡她。兩個人在性格上也有很大的矛盾。順治帝喜歡過簡樸的生活,然而順治皇后喜歡鋪張奢華。順治皇后當了兩年的皇后以後,她就被順治帝貶為了靜妃。當然順治帝廢除順治皇后,孝莊文太后不同意,但是在侄女和兒子之間,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兒子,因為這樣對國家也有好處。
順治的母親
順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他攻進了關內,統一了中國。順治名福臨。父親為皇太極,順治的母親為孝莊文皇后。十七世紀初孝莊文皇后為皇太極生下順治,為皇太極的第九子,取名為福臨。當時的皇太極二十五歲,後來皇太極英年早逝,當時福臨才剛剛六歲。又因為皇太極沒有立下誰是皇太子。導致朝政頓時動盪不安,整個朝廷人心渙散。
順治劇照
順治小時候是生活在政治鬥爭中的,在其生母和庶母的幫助下,沒有成為這次政治搏鬥的犧牲品,後來在其叔父多爾袞的幫助下登上皇位。成為了清朝統一天下後的第一位皇帝,改年號為順治。順治的母親名義上有兩位,一個是他的親生母親。一個是後來養他,輔佐他的庶母,也是就是孝端文皇后。順治的生母以前是皇太極的永福宮莊妃。因生下了清世祖,死後被追封為孝莊文皇后,他生母的一生是不幸的,在未生育之前,不受皇帝寵愛,後來生下皇子之後,母憑子貴,才在後宮中有了一絲地位。在皇太極死後,後宮中各妃子為爭權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對福臨下黑手。莊妃捨生才保住了他。最後莊妃死於了這場政治爭鬥中。
順治的母親中另一個是庶母孝端文皇后,是皇太極在位時立的皇后。孝端文皇后除了是順治的庶母之外,還是順治生母的姑姑,他們的關係很複雜。但是孝端文皇后對順治卻是極好。孝端文皇后一生沒有子女,在那場政治搏鬥中保住了順治,後來一直教導順治。並聯絡多爾袞一同輔助順治登上皇位。
順治與董鄂妃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皇帝們向來都是愛美人更愛江山的。可偏偏順治帝是個異類,與其說他是個皇帝不如說他是個多情的詩人。他的浪漫與惆悵讓他厭惡包辦婚姻,在董鄂妃出現之前這個與眾不如的皇帝一直是過著有性無愛的生活。直到順治與董鄂妃相遇後,順治帝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愛情。他痴迷的愛著董鄂妃,愛到可以拋棄江山拋棄政治。
董鄂妃劇照
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董鄂妃到底是怎樣一個奇女子?據歷史記載,董鄂妃是出了名的“賢良淑德”。每當順治帝下朝後她總是親自安排飲食,就連順治帝的起居都是她親自打點.並在順治帝批閱奏摺時她都是陪伴在左右噓寒問暖。他們之間的情感除了有小夫妻的卿卿我我,更多的是理性的互促互進。這也是董鄂妃進宮一月有餘就被封為賢妃的理由。
不過這對天作之合似乎不受上天的厚待,順治十七年董鄂妃在承乾宮病逝,年僅22歲。順治與董鄂妃結束了神仙眷侶般的生活。董鄂妃的離世給了順治帝一個致命的打擊。痴情的順治帝開始自暴自棄,不顧政治,更有為心愛者拋棄一切剃度出家的想法。出於對愛人的極度思念,順治帝在經過半年一蹶不振的生活之後就染上天花不治而亡了。
這個悲情天子的一生有很多無奈,他不能自主婚姻,不能把最愛的人封為皇后,這些都給順治的人生增添了無限傷感。雖不能白頭到老,死後順治與董鄂妃能安葬在一起也算是這段曠世奇緣最圓滿的結局了。
玉林通琇禪師與順治
玉林通琇禪師他的一生能取得那麼多的名號,根本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愛新覺羅福臨。那為什麼要把玉林通琇禪師與順治帝聯絡在一起呢?其實這與玉林通琇禪師在佛學上以及禪學上做出的貢獻是離不開的。
玉林通琇禪師圖片
玉林通琇禪師他出生於1614年,清朝初期人,他俗家姓楊,字玉林,所以世人稱呼他為玉林通琇,他是江陰人。玉林通琇禪師他自從出了家開始,就認真學習佛學,認真悟道,尤其是玉林通琇禪師在禪學的研究很有成就。他早年去過很多地方,跟隨著很多著名的禪師都學習過佛學,並且和他們一起研究過禪學,故而,才成就了一代偉大的禪學大師。而當時的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他非常喜歡佛學,因為就派人去請了當時在民間名氣非常大的玉林通琇禪師。當玉林通琇禪師透過召見來了京城之後,就開始在京城的很多地方宣揚佛家理念以及文化,繼而吸引更多的佛教信仰者。並且還在萬善殿,為皇帝祈福,為百姓祈福,故而,順治皇帝封玉林通琇禪師為“大覺禪師”,用來表示對玉林通琇禪師的感謝。
順治皇帝至此之後就和玉林通琇禪師關係交好,玉林通琇禪師也經常為順治皇帝講解疑難。次年的時候,由於玉林通琇禪師對佛學的通透理解,以及他有著普度眾生的慈心,所以又被順治皇帝加封為“大覺普濟禪師”,並且御賜紫衣。於是,由以上就可以看出,玉林通琇禪師和順治皇帝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同一般的。
順治皇帝出家偈
順治皇帝對佛教很是痴迷,他認為自己前世就是就是佛教中人,甚至因為家庭和個人原因,順治帝有過想要出家的念頭。他曾經做了一篇《順治皇帝出家偈》,以此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那麼順治帝的《順治皇帝出家偈》具體寫了些什麼呢?
《康熙王朝》順治帝劇照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這是《順治皇帝出家偈》的前兩句,意思是普天之下的廟宇中有堆積如山的飯,只要拿著缽盂就能夠盡情享用。黃金白銀和玉器,這些都不是最珍貴的東西,能穿上袈裟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從這兩句可以看出順治帝不看重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和權位,他認為出家人最自由自在。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這兩句的意思是我雖然作為天子,但每天都為國家和百姓的事情所煩心。一百年的三萬六千個日夜裡,我卻沒有出家人那種半日的悠閒可以享受。順治帝在歷史上是一位有遠大抱負又有才幹的好皇帝,但他為世俗事情所煩擾,沒有自己的空閒。如此看來,確實是當皇帝沒有做一個僧人好。
《順治皇帝出家偈》的最後兩句“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戰幾時休?朕今撒手歸西去,管你萬代與千秋。”意思是當皇帝的十八年來沒有自由的時間,為了國家不得不南征北戰,這樣的日子又什麼時候能停止呢?我今天就去往西方極樂世界,不管你朝代的時間長短。從《順治皇帝出家偈》可以看出順治帝雖然對政事兢兢業業,但是他卻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可惜的是,終其一生也沒有實現他出家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