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對後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靖康之恥韋賢妃
靖康之恥對後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靖康之恥韋賢妃!公元1127年,是北宋滅亡的最後日子。金兵二次圍困京城,最終城破國亡。皇帝、大臣、妃嬪被俘虜,京城被掘地三尺、洗劫一空。因當年年號為靖康,史稱“靖康之恥”。該事件縱觀華夏三千歷史也是絕無僅有的,對後續也有深刻的影響。
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的影響首先從當時的情況上,可以說完全擊破了宋朝高層統治的信心。後來即位的南宋高宗趙構更是將對金國的政策傾向於求和而不是力圖光復中原。金兵破城後的燒殺搶掠及被俘虜的王室大臣遭遇。嚴重打擊了當朝統治者的信心,偏安一隅似乎成為他們的唯一選擇。所此影響,北進抗金的岳飛等將士浴血拼殺,剛取得一定戰果就立即被“十二道金牌”勒令退兵。使南宋在戰略態勢上完全陷於被動之中。雖說南宋最終滅亡是有多種原因,多種因素共同引發的結果,但靖康之恥的影響視乎都一直伴隨著整個南宋,信心上的潰敗負面影響深遠、深刻。
但把靖康之恥的影響放入中國歷史長河中,它的影響有時卻不完全是負面的。在明朝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明英宗御駕親征,帶領著幾乎是當時全國軍隊主力討伐瓦刺。結果兵敗被俘,大明主力軍幾乎全軍覆滅。當時在制定與瓦刺是戰是和的方針也出現了重大分歧。最終主站派以宋朝之事說服當朝皇帝,發起了北京保衛戰,最終一戰力退瓦刺,取得勝利。
靖康之恥不但在當時影響深遠,且對後世也有較為深刻的影響。在當時一方面打擊了當局者反擊的信心,但另一方面也為後來的人提供了寶貴的借鑑意義。
靖康之恥韋賢妃
韋賢妃是宋徽宗的嬪妃,同時也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的生母。靖康之恥中的韋賢妃,也是在眾多被金人遷往北方的北宋皇族女性之一。
韋賢妃的畫像
時靖康之恥,韋賢妃已經四十六七歲了,她於建炎二年隨其他女俘一起抵達上京。根據不同的史料記載,在靖康之恥中被俘的宋朝女性數量也不一樣,但是在途中病死的數目都是驚人的。韋賢妃雖然年紀比別的女性稍長,但還算是比較幸運,活著到達了上京。
但事實上,活下來反而是一種受罪。剛剛抵達上京,韋賢妃和她以下的三百餘人就一起被沒入了“浣衣院”,淪為奴婢。其後由於宋高宗趙構在臨安登基,建立南宋王朝,和金國針鋒相對。金國軍隊南下,不僅沒有捉到趙構,反而被南方的義軍到處圍追堵截。金國人一肚子氣沒地方撒,就把矛頭對準了趙構的直系親屬。
所謂的直系親屬,包括趙構的原配妻子邢秉懿,妾室田春羅、姜醉媚等人,同樣也包括了他的母親韋賢妃。他們對韋賢妃進行了狠狠地折磨,讓她在“浣衣院”內淪為了妓女。據說她一天接客的數量是中國歷史上之最,高達一百零五人。而且還在金國,為金國人生下了兩個兒子。
其後,由於金國在對南宋的作戰中,進展不利,於是金國也開始採取了和南宋議和的路線。為了表示金國的誠意,原先已經淪為妓女的韋賢妃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並在1142年5月1日,韋賢妃和宋徽宗的骸骨一起,被釋放回南宋。臨行之前,尚存人間的宋欽宗拉著韋賢妃,表示如果宋高宗能將他迎回國內,他甘願做一個太乙宮主。
韋賢妃回到了南宋,一直活了九十歲。也有一種是活了八十歲。主要是宋高宗為了掩蓋他母親在靖康之恥時對醜聞,將她的年齡降低了十歲。
靖康之恥 岳飛
公元1126元,宋徽宗退位,太子趙桓即位,年號靖康。靖康意思為平靜安詳,也同時是當時宋朝皇族、貴戚、大臣子民們的意願。經歷了宋徽宗一朝的腐朽統治,大宋王朝已在風雨飄搖之中,面臨著金兵大軍壓境的險境。靖康之恥岳飛有什麼故事呢?
岳飛劇照
然而新上任的皇帝並無法扭轉局勢,開封再度被金兵圍困。靖康二年,金軍攻破京城,太上皇宋徽宗及皇帝宋欽宗父子被俘虜,隨同大量皇族、後宮妃嬪及王公大臣三千多人被逼北上,京城多載積蓄的財富被洗劫一空,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所稱的靖康之恥。岳飛,作為南宋抗金名將,此時的處境又是怎麼樣的呢?該事件又對他有什麼影響呢?
靖康之恥發生的時候,岳飛年齡在20出頭,正是血氣方剛,身強力壯之年。據歷史記載,靖康元年,岳飛已在開封至曹州一帶浴血奮戰,一路跟隨劉浩軍、宗澤進軍馳援開封。由於康王趙構自保不救,加之所屬部隊人數力竭,雖與金軍力戰多場取得勝利,但卻難以撼動金軍的根本。1127年四月京城淪陷,史稱“靖康之恥”,此時岳飛也只能在另一戰場上與金軍對持、激戰。
隨後,趙構即位,是為南宋高宗。岳飛不顧職位卑微,披肝瀝膽,直言上書。諫言趁金軍輕敵、懈怠之機北上討伐,光復中原。而然因趙構更器重投降派,千言上書換回來的卻是,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然而,親身目睹”靖康之恥”給百姓、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的岳飛並沒有因為被逐出軍營選擇歸隱。相反他北上奔赴抗金前線,再度投入與金兵的戰鬥。
“靖康之恥”對岳飛的影響巨大,使他更加堅定了抗金救國的信念,也是對“精忠報國”的完全詮釋。
靖康之恥 郭靖 楊康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兩個男主角郭靖、楊康的名字,是由全真教道長丘處機給他們取的,意思是讓他們記住靖康之恥,等長大後為國家戰鬥。
影視劇中的郭靖、楊康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成名作,這部作品也耗費了金庸先生的全部心血。他在書中所取的名字,都有深刻的歷史含義。比如楊康和穆念慈,引用的是楊家將的故事,指的是楊宗保和穆桂英夫妻二人抗遼的歷史。而郭靖、楊康名字的由來也同樣如此。
話說楊康的父親楊鐵心本身就是楊家將之後,善使一把鐵槍,只是當時的楊家已經今非昔比。楊鐵心的妻子包惜弱和郭嘯天的妻子李萍同時懷上了身孕。恰好在一天夜裡,他們遇見了武功高強的全真教道長丘處機。中國人總是相通道長和尚說的話,所以郭、楊二人就請求丘處機為他們的孩子取名字。
誰知道,丘處機也是個愛國人士,他略一沉吟,就為兩個未出世的孩子取名叫做郭靖、楊康,意思是讓他們勿忘靖康之恥,要時時記得宋朝兩位皇帝被金人擄走的故事。同時,丘處機還贈送他們兩把短劍,並在劍身上刻下了各自的名字。這大致的意思,和現在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意思差不多。
但總是事與願違,最終楊康流落金國,成為了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而郭靖則正如丘處機所期望的那樣,成為了民族英雄,最終在襄陽城抗擊蒙古入侵的戰爭中,有出色的表現。
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
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是什麼?熟悉北宋歷史的朋友對“海上之盟”的核心內容必定有所瞭解,沒錯,所謂海上之盟,乃是宋徽宗為殲滅昔日的強敵遼國,主動與金國簽訂的聯合攻遼軍事條約。憑著這一紙軍事同盟條約,宋金果然聯手一舉滅了遼國。
靖康之恥圖
宋徽宗滅遼之後,還曾沾沾自喜於自己正確的政治謀略,誰知,一紙海上之盟乃是一把雙刃劍,在滅亡遼國的同時,為北宋埋下了亡國隱患。
那麼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就得從海上之盟簽訂的前後說起。
據說宋金兩國使節頻繁往來,為促成海上之盟而多次會談之際,北宋朝野就有不少有識之士持反對意見,原因很簡單,遼國雖為強敵,但其地理位置在宋金之間,對北宋而言,起到了一定的軍事屏障作用,若遼國被滅,則大宋屏障頓失,野心更勝遼國的金國便可趁勢發兵攻宋,到時金國的虎狼之師,將成為宋國更危險的敵人。
然而鼠目寸光的宋徽宗根本聽不進這些中肯的意見,一心滅遼的他全然沒有意識到海上之盟即將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宣和二年,在歷經艱苦的談判過程後,海上之盟順利簽署,這意味著宋金兩國軍事同盟的正式締結。很快,遼國就在兩國的夾攻下遭到了滅頂之災。可是還沒等宋徽宗喝上滅遼的慶功酒,靖康之恥便隨之而言,北宋立刻陷入了亡國的深淵。這便是北宋的靖康之恥與海上之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