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期間,我們軍中湧現出不少能征善戰的人,儘管當時的形勢不容樂觀,而且缺乏精良的武器與敵人正面作戰,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情境下,他們依舊在為了革命的勝利前赴後繼著。
今天筆者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叫做熊國炳,他的名字可能並不被大家所熟知,但要說起徐向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熊國炳就是和徐先前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他也是我軍部隊中一員能征善戰的勇將,為革命做出了顯著的貢獻,而就是這樣一位干將,在一場戰役之後,選擇了隱姓埋名。熊國炳的出生也十分貧寒,自幼吃了不少的苦,為了生計,他在很小的年紀就去參加勞動,身為底層人民的他從小就感受到了封建階級和地主階級對百姓們的壓迫,因此他便立志要為窮苦人民過上好日子而努力。
1932年,年近三十歲的熊國炳才加入到了革命的隊伍中,雖然相比起來,他參加革命的時間相對比較晚,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熱情,反而是厚積薄發,在往後的工作中表現的十分優異,由於出眾的個人能力和高效的辦事效率,他也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賞識和認可,他擔任的職務也再逐步的提升著,幾年時間就成為了部隊的領導者。
他與陳昌浩、徐向前等組成西路軍軍政委員會,當時所在的西路軍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十分兇殘的對手,那就是馬家軍,這支武裝力量前後約有七八萬人,而且隊伍中不乏身手矯健,毫不懼死的亡命之徒。在雙方的交手當中,熊國炳的隊伍其實並不佔優勢,再加上後續的補給十分困難,他部隊的戰鬥力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走著下坡路,最終導致了隊伍的大敗,他的妻子也犧牲在了突圍的途中,熊國炳最終也被敵人抓到,所幸被抓時他衣衫襤褸,灰頭土臉的,沒人會認為他是個大官,被關在了帳篷當中。後來被人悄悄放走。不過帶著傷病的熊國炳並沒能走多遠,好在被一位好心的張姓老者收留在家中,替他療傷,這樣才躲過一劫。此後的時間裡他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及時去回到大部隊當中,隱姓埋名生活了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