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前段時間,全國各地高考生的分數陸續出爐。

來自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績,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7月30日當晚,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抱著煙花爆竹連夜進村報喜,受到千萬網友祝福。

該影片在網上也火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村民們聽說了鍾家的大喜事,也到她家祝賀,還放起了鞭炮,氣氛十分熱鬧。

看到此情此景,鍾芳蓉的父親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鍾芳蓉父親

為了謀生,他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從1歲起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後來鍾芳蓉成了住校生,一個月才回家一次,父母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沒辦法給她幫太多的忙,很多問題都要靠她自己去應對和處理。

鍾芳蓉是一個懂事又努力的孩子,自己就能夠把學習和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成績在班上也一直是名列前茅,提到她的名字,爸媽都覺得非常驕傲。

這下鍾芳蓉又考了如此高的分數,更是讓爸媽欣慰不已。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選擇考古專業引發爭議

眾多網友也為優秀的鐘芳蓉獻上了祝福,不過大家也很關注這個女孩會選擇哪所大學的哪個專業。

鍾芳蓉大方地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說自己選擇了北大的考古專業,以後的打算是紮根這個專業,深入鑽研。

有些網友對鍾芳蓉的決定很不理解,他們認為鍾家經濟條件比較艱苦,鍾芳蓉既然考上了北大,應該選擇一個前景好的熱門專業,將來畢業後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改善家庭條件。

還有網友對鍾芳蓉的選擇表示了惋惜,覺得她是在浪費自己的高分,憑藉她全省排名第四的成績,本可以隨心選擇學校和專業,誰知她卻這麼衝動,非要選擇這麼個冷門專業。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對此質疑,鍾芳蓉解釋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北大的招生老師表示:北大有考古文博學院,全國第一我們就不說了,我們是想往世界第一這個方向。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當然,大部分網友還是非常支援鍾妹妹的選擇的。

大多數人對於考古可能存在一定的認識侷限:認為賺不了什麼錢。

還有的認為,考古就是拿著鏟子挖墓,灰頭土臉的工作......其實,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人工智慧技術,全息成像等新興技術正助力考古學,學科交叉,學科融合使每個古老學科散發著新生命!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最重要的是,這可是鍾芳蓉的夢想,不能因為她是留守女孩就得給套上“長大後必須賺錢“的環。

不是所有人都為錢而活,他們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選擇所愛,朝夢想前進

鍾芳蓉真的是在衝動下做出的決定嗎?當然不是。事實上,她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有清晰的規劃。

選擇考古專業,一方面是因為她自己非常熱愛這方面的知識,有深入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影響。

樊錦詩就是從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的,畢業後她紮根大漠,幾十年如一日守護著古代石窟,從事著石窟考古和科學保護工作,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樊錦詩的純粹、質樸、堅定讓無數人感動,而鍾芳蓉也將她當成最好的榜樣,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考古工作者。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有句話叫“名校是國之重器”,如果考上名校只是為了就業致富,而不是胸懷天下,想要去改變國家,那真的是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現代人過分強調選擇的自由,卻喪失了最應該去承擔的民族責任感。

餘秋雨先生曾經說過,文明的人類總是熱衷於考古,就是想把壓縮在泥土裡的歷史扒剔出來,舒展開來,窺探自己先輩的種種真相。

那麼,考古也就是回鄉,也就是探家。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另外,社會也需要鍾芳蓉這種明確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並願為之奮鬥一生的人。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這些考古大佬決定罩她

得知有網友覺得考古沒前途,有一群大佬表示不同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的水下考古領隊@考古君 在微博寫下這樣一段話↓↓↓

冷門的考古圈又一次喜提熱搜!年輕人加油,既然你已篤定信念,未來便不會迷茫。中國考古人都是你堅實的後盾,祝你學業有成。未來你就是乘風破浪的考古小姐姐。

他們做了一個霸氣的決定,為未來的小師妹送大禮包!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實現九省考古圈聯動,為鍾芳蓉送去祝福。↓↓↓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共青團發表中青評論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該

反思的是誰?

“留守女生”“北大”“考古”等幾個概念堆在一起,難免刺激到輿論的敏感點。不少網友對這個女生的選擇十分疑惑:好不容易考上北大,自己又不是“富二代”,為什麼選擇一個極其冷門又不賺錢的考古專業?

這些網友的看法,其實代表的是當前社會上常見的一種“成功學”觀念。一些人會完全用物質利益層面的標準來定位自己,也會憑此臆測他人的想法,評判他人的選擇。暫不說“成功”的定義本來就豐富多彩,僅是這種偏執狹隘的價值觀念,就實在令人難以苟同。

每個人面對人生關鍵十字路口時的選擇,其實都是心中價值觀念的呈現。這位女生雖然年紀不大,卻很有自己的思想。她曾表示,自己選擇考古專業,是受到文博大家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她也希望自己將來能在歷史與文保領域潛心研究。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女生,能有這樣的人文情懷與崇高理想,這難道不是極其可貴的嗎?難道不是應該引起外界讚歎嗎?

進入北大考古專業後,她能夠享受頂級名校的教育水平與教育資源,也有助於她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從現實層面看,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後,她可以繼續在本校讀研讀博,或者去海外名校深造,將來可以進入大學或科研機構工作。相比很多人的工作與生活,這依然是一條非常有前景並真正有希望“自我實現”的道路。可以說,這位女生的選擇,既有理想情懷的一面,也兼顧了現實的一面,有何不可?

事實上,社會的發展,歷史的進步,往往離不開一些具有理想情懷的年輕人的努力。這些年輕人或許無法成為輿論聚光燈下的“名人”,也或許無法取得與自己智力相匹配的物質報酬,但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卻是無法用名利標準來衡量的。就像有的年輕人從名校畢業,卻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紮根在農村,為當地百姓的脫貧事業貢獻一份力量;還有年輕人畢業後奔赴大西北,為國家航天科研事業默默奉獻。

這些年輕人的“志願”,並非出於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學”考慮,而是真心把自己的生命與整個社會民眾的福祉融為一體。雖然我們還不能斷言,這個年輕女生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其偶像樊錦詩先生那樣的大學者,但單憑這份情懷與熱情,我們就應該為之而欣喜。事實上,她的精神已經感染了身邊人,她的弟弟也以她為榜樣,還有一些網友也對她的選擇肅然起敬。輿論場上那些對這位女生的專業選擇表示質疑的人,真的該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來源 :歷史好教師綜合自共青團中央、南方都市報、瀟湘晨報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61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676分,報歷史學專業被嘲笑,喜歡學歷史怎麼了 - 楠木軒